油氣:中國石油地質勘探三大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系統通過加強地質綜合研究,在巖性油氣藏勘探、前陸盆地沖 斷帶油氣勘探、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勘探三個新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巖性油氣藏勘探已成為中國石油儲量增長的重點。在中國石油最近幾年年新增探 明儲量中,巖性油藏所占比例超過50%,成為中國石油新增儲量的主要類型。前陸 盆地沖斷帶油氣勘探所獲得的油氣田不但規模大,儲量豐度高,而且單井產量也較高 。中國石油近幾年天然氣儲量的一半以上來自于前陸盆地,來自前陸盆地的石油儲量 占總儲量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4%增加到2002年的13%,成為中國石油未 來發現整裝大中型油氣田的重點領域。 在前陸盆地勘探中大力推廣斷層相關褶皺理論與構造建模技術,加強陸相層序地 層學研究,發現了一批油氣田。在海相碳酸巖鹽勘探中加強儲層機理研究,應用儲層 預測技術,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同時加強主導勘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使這一系列 技術在油氣勘探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據中國石油總地質師賈承造介紹,巖性油藏勘探的難點在于目標隱蔽,依靠常規 的地震解釋技術發現目標很難。前陸盆地沖斷帶是油氣最富集的一類盆地,目前全球 發現的438個大油氣田中,前陸盆地占150個。但這種類型的油氣藏圈閉復雜, 描述難度大,鉆井、測井、試油等方面存在許多技術難題,勘探工作具有高風險、高 投入的特點。海相碳酸巖鹽勘探已進入新的大油氣田發現階段,正處于重大突破發現 階段,目前最關鍵的問題和需要重點攻關研究的是儲層。 中國石油將針對這三個新領域中的難點,進一步加強地質綜合研究,在實踐中完 善油氣藏勘探理論、技術和方法,發展適用有效的勘探新技術,確保勘探工作的成功 率,達到高效益,實現油氣勘探的新突破。 [] [37] 來源:石油商報 作者:張開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