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在這件事上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是如果想要給太子安罪名,也應該找個靠譜點的。太子本就是個孝順的兒子,他的表現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說他不孝不是赤裸裸地告訴別人自己是造謠的。第二個錯誤是不應該找溫嶠來佐證他的謊言。如果想要找同謀,應該跟人家事先作好溝通,也不應該找正義的人。溫嶠正直勇敢,不向惡勢力低頭,王敦到底是怎么想的,才會選擇他來配合自己的謊言。如果世上多一點溫嶠這樣的人,那些陰謀家們是不是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
王敦之亂爆發東晉初年,歷時兩年,王敦與他的堂弟曾經一起幫助晉元帝在江南建立威望。王敦掌握軍事大權,而王導主要掌管朝中的一些事物。晉元帝希望減弱瑯琊王氏的影響力,提拔了一些其他世家子弟,這些世家子弟要求皇帝削弱王敦。
王敦知道后給他們寫了一封信希望與他們修好,但被不客氣地拒絕了,皇帝為了防備他,還假意借防備北方的名頭讓那些新就任的官員領兵,種種行為都激怒了王敦,決意起兵反抗。 王敦逼近京城,皇帝親自準備迎戰。但他的部下認為都城沒這么容易攻克,建議先攻石頭城。它是一處離京城不遠的軍事要塞。石頭城的守軍逃走,很快就被王敦攻下了。皇帝又命令數個將領一起率兵攻打石頭城但失敗了。京城的大部分官員都逃走了,皇帝只好向王敦求和,他被逼給王敦加官進爵。王敦不久后回到武昌,整個朝堂都被他遙控掌握,不僅四方的朝貢進了他的府第,他還把自己的人都任命為重要官員。王敦病重,晉室反擊的機會來了,任命王敦堂弟為大督軍討伐王敦,皇帝和大督軍都假稱王敦已經病逝,這讓己方士氣大增。晉軍隊全力進攻,終于打敗了王敦,攻進城的時候,王敦已經病死了,但他的尸體被人們拉到大庭廣眾。人們焚毀了他的衣服并把尸體擺成下跪的模樣,一刀砍下了他的頭顱把它掛在了城門口,至此王敦之亂結束?!?/div>
晉王室所有的心力都在應付王敦之亂,沒有力量去考慮北方的侵犯,這導致北國奪取了東晉北邊的大片土地。而平定王敦之亂的有功之臣,實力也逐漸強大,成為了第二個王敦。
王敦與王羲之是什么關系
王敦是王獻之的族叔。王敦當時是東晉的大將軍,掌握重兵。在朝堂上,王敦的強勢作風引起了皇帝的不滿。皇帝漸漸疏遠了王氏家族。王敦很不甘心,自己當初為司馬家付出了這么多的心血,結果卻要遭受猜忌。
他開始在荊州訓練兵馬,為發動政變做準備。在王敦的眼里,除了軍政大事外能讓他上心的就只有他的侄兒王羲之了。一次,王羲之在王敦那兒玩得有些遲了,就不愿回家了。王敦就讓他睡在自己的屋里。
第二天的凌晨,王敦的謀士找他來商量有關政變的計劃。迷迷糊糊的王敦與他的謀士一起梳理細節,完善計劃的不足。談到興起,王敦才想起自己的侄兒還睡在屋里。謀士一聽,這還得了。政變能牽扯到的人太多了,不能有絲毫的泄露。他建議王敦殺掉他的侄兒。在里屋早就醒了的王羲之,一聽自己要被殺死了,急得腦門上冒出冷汗。他靈機一動,決定裝成熟睡的樣子表示自己沒有聽到他們的談話。
他拼命地回憶熟睡的樣子。手腳該放在什么位置?表情又是怎樣的?王羲之狂吐口水,粘得床單上到處都是。王敦拿著刀無奈地掀起床簾,看見侄子這副樣子立刻笑了。對謀士說,“不用殺羲之了。你看他睡得多熟?!笨谒瓦@樣救了王羲之一命。逃過鬼門關的羲之醉心書法,成為了一代大書法家。他所創造出來的書法藝術被后人推崇。
揭秘王敦為什么擊鼓
王敦出自世家,按理說應該是貴公子做派。記得有個大臣見到王家子弟后,逢人就說王家滿是珠玉,從這句話就可以想象王氏子弟的光芒了。可是王敦是個家族另類,在他年少的時候就有鄉巴佬的外號,而且他說話帶著口音,因此常常遭到眾人的嘲笑。
其實王敦的樣貌很好,但他的眼睛長得太兇了,不討人的喜歡。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個性豪爽,不拘小節,在崇尚清淡的東晉上流人物看來王敦過于粗俗了。
有一次,皇帝舉辦了宴會,邀請了城內所有的青年才俊。眾人在皇帝面前都高聲談論詩詞藝術,說上幾句文雅的詞,只有王敦一言不發,臉上還露出了嫌棄的表情。這個樣子沒有逃過大家的眼睛,大家就想了,你一個鄉巴佬也敢看不起我們,看看你有什么本事。他們懇請皇上讓王敦來談談藝術,本意是想刁難一下王敦。王敦說他只會擊鼓。鼓架被仆人抬了上來,王敦卷起袖子就上。他很有樂感,敲得很有節奏也很大聲,一時之間宮殿里的人仿佛覺得自己正在戰場上陣殺敵,心中涌現了一股慷慨豪邁之情。人們這時看擊鼓的王敦,覺得他風流倜儻,一時之間竟把在場所有的男兒都比了下去。在經過這次宴會后,王敦漸漸得到了眾人的傾慕。人們都贊嘆他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后來當人們稱贊別的名士意氣風發時,看過王敦擊鼓的人就會說,你是沒看過王大將軍的風采啊。王敦也因此成為了東晉名士的代表人物。
東晉開國功臣王敦大將軍的相關資料
大將軍王敦是東晉的開國功臣。他出自世家王氏,娶了司馬家的公主為妻。那個時候他和堂弟一起幫助瑯琊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由于司馬家族剛剛經過了內亂,這位新皇在江南需要依靠士族維持政局,其中瑯琊王氏的實力是最強大的。
當時的經濟中心在荊州和揚州。王敦那時剛被封作鎮東大將軍,統領六州軍事,其中包括了荊州和揚州。這樣一來,這位大將軍掌握了國家經濟中心的軍事大權。一時之間,登他家門的人不計其數。但是這位大將軍性格強勢,威脅到了皇權?;实蹪u漸疏遠了王氏家族,扶持了江南其他士族。王敦起兵叛亂,他很順利就打贏了。
司馬睿做出了讓步,賦予了王敦更大的權力,不久就因為思慮成疾過世。繼任的新君不像他的父親,他是一個既得民心,又有手腕的帝王。他暗中聯絡忠臣,拉攏王導與王敦對抗。王敦意圖想要發動第二次兵變。但這時,他得了重病。在病榻中,他想了他的身后之事,找來了親信。對他們說,有能力的人才能做難的事,他馬上就要死了,世子屬于沒有能力的,在他死后最好立刻解散軍隊,讓子弟入朝為官。這是上策。中策是退回武昌,有軍隊做后盾,表現地對朝廷恭敬一些,這樣皇室也能允許他們活著。下策是趁他還有一口氣,另立朝廷。其實大將軍王敦的判斷是對的,可是他的親信自作聰明地選擇了下策。王敦在說完不久就病逝了。他的親信鼓動世子發起叛變,最后的結果是叛軍全軍覆沒,大將軍王敦一脈徹底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