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簽到
少年,你有點偏科呀!
2018中考逆襲宣言
(建議wifi下觀看)
調查顯示,20%的小學生有偏科現象,而到了初高中則有70%的學生有偏科現象。
記筆記:一個水桶最終的盛水量取決于桶壁最短的那塊木板!
而我們學習中最弱那一科的成績也是影響我們整體成績的重要因素!
偏科對每個同學來說絕對是致命傷!本來能上個重點高中,偏科后很可能就只能上普通高中。本來能上重點大學的,有可能只能上一本,或者一本變二本,二本變??啤?/span>
弱科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考試的不穩定性,甚至還會擾亂考生的心態,導致強科發揮失常。
偏科是極易影響學生在學習上的信心的。如果一個學生很努力,但成績還是上不去,無法從這門學科中得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心理,甚至會懷疑自己在該學科上的能力,嚴重的會質疑自己的整個學習能力!
偏科還會影響其他學科。我們比較容易看到的情況是,偏科的學生一般不會只偏一門。邏輯思維能力差,那么可能數學差,進而物理也有可能會差;記憶力不好導致英語差,那么可能歷史這樣需要記憶的學科也會差;語文不好,理解語言的能力差,那么像政治這樣需要形而上的判斷理解的學科也有可能會差。
別慌,還不是浪的時候!即使中考漸近,只要找到根源,還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同樣的偏科,卻可能是不同的原因,只有找到最根源的偏科原因,我們才能從源頭出發,堵上偏科的漏洞!
其實偏科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下面這些原因,你屬于哪一個?
1. 個人因素
(1)學生偏重什么學科學習,跟不同智力發展有一定關系。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個人至少存在著的7種智力,即言語、邏輯、視覺、音樂、身體、交往、自知。7種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
(2)“興趣差異”也是造成偏科主要原因之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因為不喜歡、沒感覺等將潛移默化中造成學生在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上的差距,這種差距經時間放大,便逐步導致了偏科現象的發生。
(3)某個科目總是學不好,導致對這個科目產生了恐懼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績也就越來越下降。 一旦學生出現了偏科,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幫助和引導,往往會越是偏科,越容易走入厭煩該科的惡性循環。
2. 教師因素
很多學生偏科受老師的影響很大。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上課是“認”老師的。有的學生非常喜歡某一位老師,同時也喜歡他的教學風格,上課的時候就認真聽講,這一學科的成績也自然很好;由于不喜歡某門課程的老師,不想聽這位老師講的課,甚至留作業也不想做。導致這門課的成績上不去。
3. 學習方法因素
都說努力很重要,但其實選擇正確的方法比努力重要一萬倍!
有的同學對某門課程的習方法不對,學習效果不高,老師教育又不得法,家長也沒及時給予幫助,造成學習興趣不濃而產生偏科現象。
同樣智商的學生,方法和教育上的差異可能導致的成績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良好的學習方法是規避偏科現象的重要手段。不同學科,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差異性,甚至同一學科的不同知識板塊,對人的智力因素、知識本身的特性等都要求我們學習方法上有所調整;新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的復習,方法要求也不同。
4. 家庭原因
學生的學習跟家長的職業和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家庭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興趣選擇。
有的家長是搞計算機的,他的孩子從小也對計算機產生興趣,對數字和網絡比較獨鐘;有的家長愛好文學,孩子便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后也喜歡讀書寫作······雖然有家長對孩子進行引導是很好,但也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
5. 學校原因
一般來說,學校重視的科目、一些考試的科目,學生大都比較喜歡學,而一些不受重視的科目,由于受大環境的影響,學生也會不重視。
如何解決偏科問題?
1. 心理暗示,樹立自信心
如果出現了偏科,家長、學生都不要太著急!
家長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然后教育孩子要自信,不要自卑,教會讓孩子掌握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要在自己的心里暗示自己:加油,我一定能行!
偏科肯定是不能不管的,要先仔細分析自己,做個全身透析,到底這門學科是哪里出了問題,寫到本子上,順便列出三到五個解決辦法。
2. 消除對老師的個人看法
我們有時候天生單純、直接,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不會偽裝。對于因為老師引起的偏科,要靜心下來多想一下。
學習畢竟不是給老師學的,更不能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就不喜歡他所教授的課。因為個人情緒而厭惡某一學科,甚至放棄學習,是非常愚蠢和不理智的行為;要積極地和老師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師的糾正和幫助;告訴自己,老師是所有同學的老師,不能只顧及你一個人的感受。所以,互相體諒才能雙贏。
3. 時間上從短到長
有些人一提起不擅長的學科就非常煩惱,學習時提不起精神,興趣索然,因此用在這些學科上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減少。這不足為怪,但正因為如此,導致了不擅長學科的成績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要終止這一循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硬著頭皮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花大量時間。
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花更多的時間,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如果你一開始便不顧一切地花費大量時間,就會感到不適應和疲憊不堪。最理想的辦法是“循序漸進,逐日增加時間”。也可以把不擅長學科的學習穿插在其他學科之間進行,做短時間內的多次重復,這個辦法是非常有效的。
4. 將最基本的知識理解透徹
這里所說的“透徹”,絕不是隨便看幾眼,稍加重復即可,而是包含極為嚴格的意思。它要求你只能前進不能后退——不理解透徹絕不能罷休。
如學英語,不僅要對單詞、語法、基本句型等最基礎的東西徹底理解,而且要背得滾瓜爛熟。無法做到這一點,戰勝不擅長學科的計劃只能是紙上談兵。
5. 加強薄弱環節
倘若你對不擅長的學科稍加分析,便能發現,雖然有的內容你會一問三不知,但有的內容你也略知一二,并不都是一竅不通。這是常見的現象,如果你能做地毯式的清掃工作,把薄弱環節一一找出、逐個擊破,你將會逐漸恢復對這些學科的興趣。
6. 用筆來幫助記憶
要想戰勝不擅長的學科,必須勤動筆來增強記憶。當你記的越來越多時,自然而然就會對它產生興趣了,也就有成就感了。
7. 至少重復100次
這不是說真要記上100次,很多重要的內容我們簡單的記幾次可能會非常容易忘記,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并不是我們記憶力不好??!那些很重的內容,一定要多次重復記憶才能牢牢地記在腦海中。一定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重復100次的決心,才能獲得令你滿意的效果。
這樣一番攻略下來,不知能不能拯救你的偏科呢?不管怎樣,學習最終看的還是成績,踏踏實實把每一門功課搞好才是王道!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