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父母來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有的時候就會對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由于太小,對這些道理根本聽不進去,沒有任何的效果。其實孩子不愿意聽道理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這些道理都相當的乏味,即使讓成年人聽可能也聽不進去。不過一旦孩子嫌父母啰嗦的時候,可能都會導致親子關系變得緊張起來,那么如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既不傷害親子關系,又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的用心呢?
1、父母的言傳身教
其實所有的道理看上去都是比較空乏的,如果和孩子一味的講道理,孩子肯定不愿意聽。因此父母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對孩子言傳身教,從自己的行為規范做起,親自交給孩子該怎么做。這樣子孩子才會對自己的錯誤有所認識,并及時改正。
2、合理的贊美和批評
在現實生活中有兩類家庭都是比較極端的,第一類是認為孩子不管做什么都是好的,而且都會不停的夸孩子,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往往都變得非常驕傲,也會變的相當蠻橫,對別人的批評根本聽不進去;第二類就是對孩子全然否定,孩子不管做什么都是錯的,這樣下去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對性格的養成也會帶來很大不利。因此一定要學會合理的去批評和贊美孩子,這樣才會對孩子起到最大的激勵效果。
3、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是有自己的意識和行為規范的,因此不妨給孩子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和環境,不要什么事都嚴格管制著孩子,這樣孩子才可以擴散思維,對是非進行更合理的辨識,慢慢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主見,這對孩子性格養成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小結:在生活中很多時候給孩子講道理是根本沒用的,父母不妨從自身做起,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給予合理的贊美和批評,同時給予孩子足夠的自我發揮空間,這樣孩子才可以積極糾正自身錯誤,健健康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