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行漫記(四):西安市內
第七章半坡遺址和鐘鼓樓
8月14日,是我們到達西安的第三天。
今天本來計劃是去華山的。可旅行社打來電話,說華山今天封山。原來昨夜華山大雨,沖毀了纜車塔基。今天封山搶修。奇怪,華山昨晚大雨,可西安市區卻絲毫沒下。
于是,計劃改變。刁亞玲給我們安排:因為昨天太累,上午就輕松點,去半坡遺址博物館玩。中午,她請假到半坡遺址博物館門口與我們集中午飯。
我們就先去了著名的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是在著名的半坡遺址上建造的。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萬人次。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
半坡博物館陳列展覽分出土文物陳列、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陳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組成,主要展出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過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藝術品等,包括中學歷史書中記載的國寶人面魚紋盆,以及石斧、石鏟、石刀、刮削器、敲砸器、骨針、魚叉、陶缽、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遺址大廳是就地發現、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過的一部分,包括半坡先民居住過的房屋,使用過的窖穴、陶窯、墓葬等先民遺跡,生動而具體地展現了我們祖先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輔助陳列有第三、第四兩個展室,主要舉辦一些與史前學相關的專題性展覽。這些融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展覽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廣泛稱贊和歡迎。
遺址博物館內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外國人比中國人多。我玩過這么多中國景點,是第一次發現這個現象。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中國人游玩注重的是玩,不好玩的當然不來,而外國人來玩的是因為欽慕中國的古代文化。在國人眼里認為的毫無意義的古代物事在外國人眼中卻大放光彩。他們是因為喜愛中國文化而玩,我們卻是為了玩而玩。這可能就是兩種游客的區別所在吧!
記得在館內,我還第一次用英語和一個老外談了幾句話!館內陸方比較大,玩的地方也較多,所以時間也容易打發。
中午,在半坡大門口與刁亞玲會合。今天她特地請假專門請我們去吃正宗的西安小吃,她還抱歉說沒有陪我們玩,使得我們反而更過意不去了。因為這個地方不僅有西安特色的小吃,主要是有熟人,能夠正宗。餐桌上擺的多是西北面食,五花八門。除了羊肉泡饃沒吃到外,一應俱全。在這里,我第一次吃到了西安小吃,印象最深的是記得還吃到一種被稱為叫“饸饹”的東西,據說是西安特色食物,很有名,可味道我真的不敢恭維。說實話,西安小吃的味道整體不怎么樣,和江南小吃特別是秦淮小吃相比,簡直是沒法比。
吃過中飯,她第一次陪同我們玩了西安最美麗的地方——鐘鼓樓。西安鐘樓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筑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它以其金碧輝煌的雄姿踞于西安城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城西安的標志建筑,被譽為“古城明珠”。鼓樓位于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是目前所存在全國最大的鼓樓,東與鐘樓相望。在樓的南檐下正中,懸掛有“武盛地”藍底金字匾額。北檐正中懸掛有“聲聞于天”匾額。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辟為鐘鼓樓廣場,綠草紅花點綴其間,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變換,是古城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身處鐘鼓樓廣場,一個建在一塊巨大的樓層上的草坪廣場,看著愜意玩耍的人們,看著草坪下方的熙熙攘攘的喧囂市場,感受著草坪上帶來的安靜悅目,真的是比我所到得任何城市都有吸引力。西安鐘鼓樓——是我認為的整個西安古城中(市內)最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在巨大的牛皮大鼓旁照相,在鼓樓里看表演之后,去了鼓樓下方的著名的四民街購物。街道兩旁大多商品都帶有西北特色,回民較多。
第八章 西安城墻和大雁塔
之后,刁亞玲帶我們去了著名的西安城墻。原來,我一直以我們南京城墻而自豪。可和西安城墻相比,南京城墻特顯小家子氣。首先,西安城墻寬,高,氣派非凡。我們每人還花20元,坐了城墻上面的觀光游覽車,沿著城墻觀賞西安,約莫10里的距離再往回坐,感覺特爽心悅目,風景美不勝收。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墻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訪華來西安時,放著“世界第八大奇跡”秦俑坑不看,卻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門城樓,領略了這座古代城墻的雄姿。西安古城墻的開發,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評價:過去把古城墻看作是妨礙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枷鎖,如今它卻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環。
今天最后去了大雁塔廣場。大雁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西安市徽中央所繪制的便是這座氣勢恢宏、古樸雄偉的唐代著名古塔。此塔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以示區別,人們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大雁塔廣場才新建成不久,目前有一座號稱“亞洲第一”的音樂噴泉廣場,所以為了享受音樂噴泉的壯觀場面,幾乎所有的來西安的游客,都會于晚上來這里,所以人多的不得了。在廣場旁吃過晚飯,去廣場慢慢閑逛,找絕佳看點。在廣場玄奘塑像前,我們一家三口和刁亞玲拍了一張合影。等到晚上8點整,音樂噴泉正式開始。用人山人海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嘹亮的音樂,噴的幾十米高的泉水,伴著五彩的燈,動感奇強。場面宏大,動人心魄,打造了一派大唐盛世的氣派來。把整個大雁塔映襯的極美。
散場后,光是在路上攔的士,就攔了半個多小時。上了的士,從大雁塔回到賓館,一共13站,只花了五元錢。西安的的士費真的太便宜了。
回去休息。今天玩的地方很多,比昨天更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