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答案
1.別再怠速溫車了,真的很耗油
如果你早上出門,習慣發動引擎,讓車子溫個幾分鐘,千萬別再這麼做,這樣停車利用怠速來溫車相當耗油,而且會讓引擎夭壽短命。如果一天怠速溫車五分鐘,一年就要一小時八十多分鐘,那得耗費很多油。怠速溫車,時間一長,引擎室汽缸壁會產生水珠,水會使機油的潤滑效果衰減,引擎反而容易損壞。
現在的車子不再使用化油器,不必再像以前那樣,冷車要拉阻風門來溫車,正確做法是一邊開車、一邊溫車,只要速度不要太快,開個一兩公里,引擎就能達工作溫度。
2.不必要的電器別用啦
車子許多電器化的配備其實很耗電,電能來自發電機,所有的電器,包括冷氣、車燈、防盜器、測速器、除霧器等等,都會讓發電機負載量升高,發電機發電量要增加,就得靠引擎帶動皮帶來發電,當然會讓引擎的油耗增加。
如果要省油,就不要在車內使用太多耗電的配備,尤其是雨天,開著音響、打開車燈、再加上雨刷啟動,這樣是絕對耗電、耗油。
3.別再推雜物,里里扣扣很耗油
雖是老生常談,不過許多人的車內總是放一堆不必要的雜物,根據保養廠過去接觸過的案例,許多人不清車內不必要的物品,有些重量達到四五十斤,等於多載一個人在車上,當然耗油。
一些不必要的配備,也許可以考慮從車內移走,例如在無安全疑慮的情況下,可以用補胎劑取代備胎,備胎的重量少說也有八九公斤。又例如寶寶不搭車時,兒童安全座椅可以拿下車,雖然麻煩一些,但是可以省一點油,積少成多。
4.不要大腳踩,循序加速起步最省油
省油和激烈開車、追求速度感有時是矛盾的,要省油就得避免起步時重踩油門,重踩油門比一般正常速度起步,耗油量會增加2到3倍。其實重踩油門和逐漸加速,要達到時速60公里,兩種開法在時間上只差不到10秒到20秒,要省油就不要搶那十多秒的快感。
5.保持車距而不頻踩煞車,省下的油量更多
如果不保持車距,你在馬路上很容易需要踩煞車,當你踩煞車,自排車檔位會下降,車子就得再從低速檔拉上來,靜止起步或低速檔起步,引擎得吃掉較高的油量。
接下來,開車的方法很重要,我們都知道兩點之間,直線的距離最短,如果你常常變換車道,行駛距離也比較長,這樣也會多消耗一點點油,而常常變換車道,為了超車,一定得重踩油門,油耗自然會增加。
6.不要亂改裝,省不了油反而多花錢
有些改裝店老板會建議車主拆掉車子的觸媒轉化器,換上所謂的代觸媒,一家汽車改裝廠的技師說,其實拆下觸媒轉化器,反而會造成排氣管回壓過大,消耗引擎的力量,想要省油反而得不償失。
7.莫信「超級補藥」, 效果有限
時下各種改裝店會賣一些號稱能增加馬力、提高省油的添加劑,有些商品其實效果有限,多花錢買補品,卻不一定省很多油錢。如果不慎用到一些仿冒品或劣質添加劑,車子更傷。
8.不要隨便換扁胎, 跑得穩但也吃油
有些人為了追求操駕的快感,換了扁平比過高的性能胎,也就是胎面的寬度比較大的輪胎,這種胎提供抓地性能,但胎面接地面積大,摩擦力也大,引擎就得增加動力,油也就吃得多一些,尤其是靜止起步時,耗油特別明顯。
2個YES/幫你揩油
1.找個蔭涼地方停車,老車別在烈日下太久
如果可以的話,車子盡量避免在烈日下曝曬,停在地下停車場或有樹蔭的地方。對一些老舊車輛來說,管路可能破漏,烈日下油箱內的油容易蒸發,變成碳氫化合物,會從一些老舊的管路或不夠密封的油蓋泄出。
此外,烈日曝曬,車內溫度升高,發動引擎、開啟冷氣,要讓車內溫度降下來,冷氣運轉的時間就比較久,當然會多消耗一點汽油。當然,如果換裝隔熱效果較佳的隔熱紙,也可以讓車內冷房效果比較能維持,如此冷氣壓縮機運轉時間就比較少,引擎也就比不那麼耗油。
2.定期保養,不可忽視
大家都知道車子每跑五千或一萬,就要定時回保養廠做保養,不過如果你的車子長時間在壅塞的路段行駛,保養周期就得縮短一些。油、氣、水、電的補充,讓車子保持最佳狀態,會比較省油,尤其是胎壓一定要足,不足時最耗油,胎壓過大,輪胎容易跳動
下面是幾位經常開車的人總結出來的開車省油訣竅,供我們借鑒.
加速省油法(ZT)
就是利用電噴車在發動機被車子拖著跑時不噴油的特點省油。
在任何檔位先踩油門進行加速,等速度提起來后,比方轉速達到2200轉時,腳離開油門,虛懸在剎車踏板上面,帶檔滑行,等轉速下降到1800轉后再踩油門加速,加速時不要將油門踩到底,踩個六七分,溫柔加速即可。完成一個循環,如此往復。 如此開車,一般能省油20%以上。
問:這樣開車,是不是很累呀??!
答:這就像說做事按規矩辦是不是很累一樣:是很累,習慣了就不累了。
問:這樣對發動機是否有害處?
答:對于發動機應該有益:在不噴油的循環中,發動機的汽缸及活塞的溫度能下降,有利于減少磨損。
問: 但這樣發動機的運動件會超負荷,并且負荷周期性的不平穩,我覺得機件的壽命會降低。
答:當我們在市區內頻繁加油、剎車時,其實做的是同樣的事,機件同樣會受損,而且因力量比帶檔滑行更大,受損的可能只有更大。
問: 帶檔滑行時,滑行距離太短。
答:帶檔滑行時,發動機不供油,但滑行距離短。 空檔滑行時,發動機的油耗就是怠速油耗,滑行距離長。 比方俺的美鹿,從2600轉滑行到1800轉時,滑行距離約四百米,就得加油了。 而空檔滑行,則要長得多。 但是,空檔滑行在市區內不易操作,而帶檔滑行卻因其滑行距離短而方便操作。
俺在沒學此方法前油耗一般是每百公里七個多,曾有一次認真使用空檔滑行法,油耗是6.8個;而使用加速節油法后,最低油耗曾低到6.2,但是這種方法也不容易掌握:加油的速度比較難控制,如果太快,油耗就升上去了。我曾有失敗的記錄:因心情不好,開車動作生猛,雖采用此法但油耗立升回原樣,仍到七個多。
★挑戰油耗一:高溫下汽油容易流動,加之量孔孔徑因膨脹變大,使汽油流量增加,而且汽油容易蒸發,結果使混合氣變濃。
應對招數:適當調小量孔,調整加速裝置與節氣門搖臂連接位置,適當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以減少供油量。
★挑戰油耗二:炎熱地區夏季行車,容易產生氣阻,使啟動次數增加,油耗升高。
應對招數:為了防止產生氣阻,可以用石棉墊將汽油泵和排氣管隔開,或用濕布將汽油泵包住,降低溫度,使汽油不致過熱。
★挑戰油耗三:油和水的蒸發在高溫下都會增加。
應對招數:油箱蓋要蓋嚴,油要防止滲漏。經常檢查水箱的水位、曲軸箱的潤滑油油面高度、制動總泵內的制動液面高度及蓄電池內電解液密度電燈,不符合規定時要及時添加和調整。
★其他招數: 夏季地區氣溫高,晝夜溫差變化不大,為了防止發動機產生過熱現象,您在維護時要注意風扇傳動帶不要沾油,以防打滑,傳動帶緊度要適當;行駛途中要適時休息,休息時要盡量選擇陰涼處,并打開發動機蓋通風散熱;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采用增加風扇葉片、加裝護風圈及散熱器噴水等方法。在機油使用方面,可以打開潤滑油散熱器的開關,保持曲軸箱通風,調節潤滑油溫度使之在正常范圍內。
百公里4.5升,不是沒可能。 省油的大原則:
1 只踩油門不踩剎車;制動只能白白消耗能源,做的是無用功,而踩油門做的才是有用功。
結論1:多踩油門少踩剎車。
2 摘了檔比掛著檔滑得更遠;顯而易見,大家公認。以致于東北有個人發明了一種節油裝置,摘檔更徹底,連傳動軸、變速箱都摘開,因而節油效果特別明顯。稱:省的是很大的傳動阻力。
結論2:條件適宜時,摘檔滑。
3 猛提速比緩提速費油;我師哥開車屬于狂躁型的,開排量1升的車,非要找到1.3升的感覺。加一次油,他開只能開300出頭,而我開,能開400或400往上。
結論3:緩加油比猛加油省。當然有急事例外,總不能為了省油把事耽誤了。
4、有人說開空調費油,實際上,費油的原因是心急。開著空調,又想讓車象沒開空調時那么有勁,那空調需要的那部分動力誰提供呀?當然是油了。如果提速稍慢點,省的那點油勻給空調使,不就省了嗎。
結論4:當一兩個人開夏利以60-80的速度勻速跑時,開空調和沒開空調、費油還是不費油并不明顯。車上拉5個人開空調跑,對7101來說肯定夠一嗆,費是沒說的。
1、原地熱車時間非常短:除在冬天特別冷的時間外幾乎不原地熱車,而是怠速行進熱車,走大約1公里進入車多的路段就必須提速了。
2、如果知道某一路口的紅綠燈時間間隔比較短,當紅燈進入路口時,并不快速進入然后停車等待,而是在緩慢行進中等待燈變綠。要知道,車從靜止到運動要耗費相當多的燃料。
3、除必要的東西外,車上不放任何雜物。
4、輪胎氣壓不低于2.0
5、經常清理空氣濾清器
6、除必要外,不猛加速。根據慣性定律,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要施加力,改變得越快(即加速度越大)力就需要越大
7、寧可繞彎路,也避免去擁堵的路段(不能饒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