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怎樣才能抽出時間讀書?有哪些高效的讀書方法?
我認為,獲取知識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獲取知識的途徑除了與他人進行交流之外,就是讀書。
眾所周知,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能夠接受不同的思想,不斷擴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懷,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從小學到中學,從認字到學會閱讀,再到大學時期與老師、同學進行思想觀念的碰撞和討論,我們都是在獲取知識和智慧。
除了與他人交流,另一個獲取知識的方法就是閱讀書籍。閱讀書籍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更豐富,精神更充實,同時也更容易辨別出是非對錯。一個人如果不讀書,那么他的思想就會日漸貧乏,靈魂也會缺乏養分。
對我來說,讀書就像一日三餐,一日不讀書,內心就會感覺饑渴甚至空虛,每天必須有些新的觀點、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識進入大腦,才能感覺到日子沒有虛度。所以,我認為,生而為人,最重要的一個標志就是讀書。
那么,如何抽出時間讀書呢?
我的工作確實非常繁忙,一年中可以用來閱讀的完整時間最多只有幾天。因此,我只能利用大部分零碎時間去讀書,我每年閱讀的100本書基本上都是用零碎時間來閱讀的。
不管到什么地方,我手邊總有書。過去帶紙質書相對麻煩一點,出差的時候,我都會在箱子里裝幾本書。現在有了kindle電子書以后,就沒有那么麻煩了。出差的時候,我會在kindle里下載幾本自己喜歡的書,然后利用路上的時間進行閱讀。
我的閱讀時間主要集中在車上。在北京,我平均每天有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間是在車上,這樣的時間就可以用來閱讀。當然,我有時候也會在車上工作,但更多的時間會用來閱讀。
在旅途中,我也會用讀書來打發瑣碎的時間,比如在火車上、飛機上。另外,在上廁所時,我一般會帶著一本書。睡覺之前,我通常也會閱讀一刻鐘到半個小時。
一般來說,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工作、思考是比較困難的,但利用零碎的時間閱讀,汲取別人的思想來充實自己,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這樣的方式,我每年能夠讀完很多書。
在世界上,每天可能會有幾萬本新書出版;在中國,每天上架的新書可能也有幾百本甚至幾千本。因此,讀什么書就變得非常重要。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對閱讀的書進行預篩選。
那么,如何能夠選對好的書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去網上查看書的相關評價。
從評價中,你就會明確哪些書值得閱讀,這樣你會獲得一批定向的書目。一般來說,我不大會閱讀過于青春或單純講情懷的書,而是會更多地挑選歷史、哲學、社會科學、小說、詩歌、散文、管理學、傳記、科學著作去讀。
盡管每個人對讀書的觀點不同,利用評價去選書也不能說百分之百可靠和準確,但是參考別人的觀點會對篩選書籍有一定的幫助。
二是自己到書店去翻看。
到目前為止,我依然比較喜歡逛書店。一排排的書放在那里,我就會一本本地翻過去。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跳著閱讀,通過閱讀一本書的幾頁,大概就能知道這本書的文筆、立意、布局是不是值得繼續閱讀。當發現感興趣的書籍時,我就會把它買下來。
當然,如果你到圖書館閱覽室去看,那里的書就更加豐富了。在那里,你既不用自己掏錢,還有成千上萬本書擺在你眼前,你可以挑選感興趣的書籍來閱讀。
三是與周圍的朋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