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籌轉正”后,南科大校長接受本報專訪回應焦點話題
朱清時:不在乎是否招到狀元
自4月16日“去籌轉正”,5月7日入列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名單”,南方科技大學迎來了春天。南科大今年將執行怎樣的招生政策?教改實驗還能否持續?
5月9日,記者第二次來到位于深圳西麗大學城的南科大創校校區,對校長朱清時進行了專訪。
談選才標準>> 可降分錄取特殊才能考生
根據南科大申報的招生安排,將在高考提前批中進行錄取。這也意味著,南科大將與北大、清華等國內985名校展開生源競爭。
“是。”朱清時對此并不否認。
“但我不在乎狀元。”他表示,現在教育界有比較普遍的共識,人才經常出在第10名,“這個狀元壓力太大,他的包袱太重。”他注意到,中國高考恢復30多年,絕大多數高考狀元沒有真正成長為一流的人才,“所以,高考狀元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南科大希望招到什么樣的學生?朱清時描述,他們希望學生既在高中階段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又有特殊的記憶力、理解力和想象力。他強調說,通過能力測試的學生,能力特別好或有異常的,南科大可以在高考成績方面降低要求。“我們屬于本科一批高校,但如果學生有特殊才能,經過教育部批準,我們也可以降低到本科二批來錄取。”
談自主招生>> 親自出題,不搞“題海戰術”
目前,80余所高校進行的自主招生考試,常常伴隨著“偏題”、“怪題”的爭議。南科大的自主招生考試又將是何種形式?
“我們肯定讓大家耳目一新,但暫時保密。”朱清時謹慎地表示,南科大自主招生考試不搞“題海戰術”,就是一張卷子,“題目是我自己來出,我正在組織一個專家組。”
“歡迎農村孩子報考。”他同時強調,在三個能力的考察上,農村和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有很多農村的孩子,能力很強,但是因為他機會不足、學校條件差,知識學得不好。書本上學的東西可以由高考測量,我們自己測的不是知識面,就看你記憶力有多好,想象力有多強,理解力有多強。”
談改革前景>> 反復爭取教改先行先試
對朱清時來說,教育部批準南科大招生的批文,是讓他更輕松,還是意味著南科大的教改之路將遭遇更多“紅燈”的壓力?
朱清時笑了一下說,“每一件事情都要反復商量、討論和爭論。這次招生方案,我們跟教育部商量兩三次了,和省教育廳也要商量,這是我們教育體制決定的。”
“現在就需要把我們的改革方案提出來,給教育部商量,看看他們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教育部也希望推進教育改革。南科大是個小學校,由一條小船挑頭比較容易,所以教育部也愿意讓我們先行先試一些改革。”
在南科大官方網站上,此前發布的公告中,南科大明確表示將“推動教改實驗”。而一位南科大工作人員的qq狀態或許更能反映南科大教改的心態:改革是一個妥協的過程,而不是另起爐灶再請客。
南科大依然歡迎蘇劉溢
在談到南科大的學生時,朱清時自然而然提起了山東學生蘇劉溢。當年,蘇劉溢以10歲的全國最小年齡入讀南科大,朱清時對他的喜愛溢于言表。
“去年蘇劉溢之所以一下子就被我們選中了,就是因為他的記憶力、理解力和想象力都特別強。”朱清時說,“最后的遺憾是他年齡太小了,沒有正規上過學,后來在課堂里坐不住了。”
朱清時透露,蘇劉溢目前不算是退學,南科大仍然視他為在家里自學。
他表示,蘇劉溢需要學會與社會相處,因為他從小到大一直和父母相處,沒有經過正規學校好好學習,所以沒有學會和同學相處、和社會上的人相處。
他最后說,如果有一天,蘇劉溢還想回來上課,南科大依然歡迎他。
將對首批學生自授文憑學位
去年,南科大首批教改實驗班招收了45名學生,如今,除了一人退學,仍有44名學生(包括在家自學的蘇劉溢)。
南科大獲得招生權后,外界普遍擔心40多名教改實驗班學生的“身份”問題,對此,山東籍學生小李聽后拋給記者一個反問:“為什么會覺得擔心呢?”
這與朱清時在面對同一問題時的表態相呼應:“這些孩子很平靜、很淡定,他們不考慮這些事。”
朱清時介紹,這40多名教改實驗班的孩子將是中國第一批自授學位、自授文憑的學生。他認為,這樣的學生如果受到社會的歡迎,對于我國的教育改革會有很大的影響。
對想要報考南科大的學生,小李給出兩點建議:“第一,你要真心喜歡科學,認真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你要有自我控制能力、有擔當,能對自己負責任。”(記者 楊凡 發自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