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是中醫里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執業中藥師的考試要點,但是其運行規律對很多人來講比較難以理解。醫學教育網的老師們,特意做了圖標,幫你匯總、分析,希望各位無論是執業中藥師考生還是中醫考生,或者是想要深入學習中醫的朋友,都詳細看一下!
藏象,指藏于體內臟腑及其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與外界環境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
臟腑,是內臟的總稱,也是藏象學說中的主要內容。
臟腑分類:
(一)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性
(二)五臟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具體談↓↓↓
(一)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脈
2.心主神明
心居于胸腔,橫膈之上,有心包衛護于外。
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心在志為喜,在體為脈,其華在面,開竅于舌,在液為汗,與夏氣相通應。心與小腸相表里,手少陰經屬心而絡于小腸。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上接氣管、喉嚨,與鼻相通。在諸臟腑中,肺位最高,故稱“華蓋”。由于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臟”。肺在志為悲,在體為皮,其華在毛,開竅于鼻,在液為涕,與秋氣相通應。
(1)主氣,司呼吸
(2)主宣發與肅降
宣發:
a.呼出濁氣
b.脾所傳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達皮毛
c.宣散衛氣,將津液化為汗液,并調節其代謝
肅降:
a.吸入自然界清氣
b.排除異物,呼吸道通暢
c.將津液向下布散,代謝后成為尿液
(3)通調水道,促進水液輸布和排泄
指肺氣的宣發肅降作用推動和調節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
(4)肺朝百脈,主治節
(三)脾的生理功能
脾位于中焦,橫膈之下。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志為思,在體為肉,主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在液為涎,與長夏之氣相通應,又有“脾寄旺于四時”之說。足太陰經屬脾而絡于胃。
1.脾主運化
(1)把水谷化為精微。
(2)精微物質吸收、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2011A 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運化食物
運化水液又稱運化水濕,是指脾對水液代謝的調節作用。
2.脾主統血
脾主統血,是指脾能統攝、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脈內,而不逸出于脈外。
基礎——脾的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
機制——氣的固攝作用正常,則能統攝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脈內,不逸出脈外。
(四)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位于右脅之內,橫膈之下。肝具有剛強之性,喜條達舒暢而惡抑郁;內寄相火,主升主動,易亢易逆,故稱“剛臟”。肝在志為怒,在體為筋,開竅于目,在液為淚,其華在爪,與春氣相通應。肝與膽相表里,足厥陰經屬肝而絡于膽。
1、主疏泄
2006A 調暢全身氣機
剛臟、主升、主動的生理特點
①調暢情志
肝主疏泄
②促進脾胃運化和膽汁分泌
③促進血液與津液的運行輸布
胸脅、少腹脹痛(肝氣郁結)或胸脅刺痛或為癥積(瘀血)或梅核氣(痰),臌脹(水飲) 肝失疏泄
(1)調暢情志
(2)促進消化吸收
(3)促進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代謝
2、主藏血
肝藏血,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其一,肝為血海,能貯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約肝的陽氣升騰,勿使過亢,以維護肝的疏泄功能,使之沖和條達。
其二,肝調節人體各部分的血量分配,特別是對外周血量的調節起著主要的作用。
其三,肝具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
肝藏血是疏泄氣機的物質基礎
肝疏泄氣機是藏血的具體表現
(五)腎的主要生理功能
腎左右各一,位于腰部,故“腰為腎之府”。腎為先天之本、臟腑陰陽之本。腎在志為恐,在體為骨,齒為骨之余,其華在發,開竅于耳及前后二陰,在液為唾,與冬氣相通應。腎與膀胱相表里,足少陰經屬腎絡膀胱。
1.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
(1)腎藏精的生理效應
①主生長、發育:
②主生殖:人體的生殖功能主要與腎有關。
其一,腎藏先天之精,其攜帶遺傳物質,促進人體胚胎發育,是生命起源的物質基礎;
其二,腎精能化生“天癸”。所謂“天癸”,是隨著腎中精氣不斷充盈,所產生的具有促進人體生殖器官發育成熟和維持人體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質。
(2)腎中陰陽為各臟陰陽之根本
2.腎主水
3.腎主納氣
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人體的呼吸功能,雖為肺所主,但吸入之氣必須由腎攝納,才能使人體的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肺為氣之主——肺主出氣
腎為氣之根——腎主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