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當我們去醫院看病時,有一個檢查步驟就是醫生會要求我們伸出舌頭給他們查看,通過觀察舌頭的色澤、形態等變化來輔助診斷及鑒別身體的健康狀況及病癥的性質和輕重等。這其實就是中醫所說的“舌診”。
舌頭被中醫視為身體健康的“晴雨表”,也是他們在望診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舌頭不同的部位代表不同的臟腑,中醫在舌診時主要看兩個部分:舌質和舌苔。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由胃氣所生。當身體出現狀況時,就會引起舌苔、舌質所處微環境的改變,從而致使舌頭表象出現變化。因此,學會“舌診”之術,平常自己也可以大致判斷出身體的健康狀況,而對于本就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來說,更可以通過舌診及時發現病癥變化進而送醫診察。
一般來說,健康的舌頭呈淡紅色,舌苔較薄,舌苔顏色微白且濕潤。舌下靜脈呈現淡紫色,表示血液循環順暢,身體較為健康。而如若發現舌頭顏色異常,舌體腫大甚至出現裂痕,那么一定是你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由于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想要擁有一個健康、漂亮的舌頭可不是那么容易。多數人的身體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有的是體質過差,偏寒或偏濕,這些倒是不會有很大影響,注重調理即可;但有的可能已經患有某些慢性病而不自知,那便要多加注意以免疾病惡化。
三大舌質看體質:
一、裂紋舌
舌面分布著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的裂紋,即為裂紋舌。
(1)紅絳舌有裂紋,多為熱盛傷陰。如果發現自己有這種現象需要及時就醫,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攝入熱性食物,多吃滋陰降火的食物。
(2)淡白舌有裂紋,多為血虛不潤。這類舌質多為貧血或者大病、手術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但是補血過程不可過于激進,應當循序漸進。
(3)舌質淡白胖嫩、邊有齒痕和裂紋,多為脾虛濕浸。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食山藥、薏米等補脾健胃祛濕的食物。
二、齒痕舌
舌體的邊緣有牙齒的痕跡,即為齒痕舌。
(1)舌色淡白,濕潤而有齒痕,屬寒濕內盛。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保暖,飲食上避免生冷食物,不能長期處于潮濕陰冷的環境。
(2)舌色淡紅,邊有齒痕,屬脾虛或氣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黨參、茯苓泡水沖服以益脾補氣。
(3)舌色過紅且舌體腫脹滿口,邊有齒痕,多屬濕熱痰濁壅滯。這類患者病情比較嚴重,建議及早去醫院就醫。
三、胖大舌
舌體虛浮胖大,或邊有齒痕,色淡而嫩,即為胖大舌。
(1)舌體胖大而嫩,舌邊有齒痕,舌苔薄白。
表現:臉色蒼白,氣息虛弱,食欲不振,易疲憊,腹滿便溏等。多為脾虛。
建議: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藥、茯苓、薏苡仁等。
(2)舌體胖大而嫩,色淡,邊有齒痕。
表現:下半身易水腫,小便少,神色疲倦,四肢冰涼怕冷等。多為腎虛水泛。
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八種舌象提示健康隱患:
1、舌生橫裂紋為陰虧,如冰片紋,多為老年陰虛。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見。
2、舌苔厚且膩,舌上有“阻隔感”。多因脾虛濕重,常見于水腫、消化不良、慢性結腸炎。
3、中風先兆、腦血栓、腦溢血,或者舌下神經麻痹者,當舌頭伸出時常向一側傾斜。
4、舌頭顏色不紅潤,呈淡白舌,多見于各種貧血、慢性腎炎、慢性腹瀉等。
5、出現黃褐色、灰黑色舌苔的患者,多見于濫服廣譜抗生素后。
6、舌苔發黑,呈棕黑色、焦黑色等,常見于一些慢性疾病,如肝硬化晚期、尿毒癥、惡性腫瘤等,在病情惡化時,會出現黑苔,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7、肺炎、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的患者,紅腫的舌刺會過于突出舌體表面,狀如草莓表面。
8、“地圖舌”:舌面上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沒有苔,像地圖似的。常見于某些慢性病,如肺結核,甲狀腺機能亢進,晚期肝炎、腎炎,以及長期營養不良等。
此外,自己在觀察舌頭前要注意光線、飲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這樣才能得出更為準確的判斷。如果一旦發現異常,還是要及時去醫院就醫診斷哦。
參考文獻:
1、朱逢春:《淺議舌象觀察在臨床護理中的指導作用》,2019年,《名醫》。
2、周曉鳳、王晶晶、周岳君、邵牛、蘇維潔:《特稟質人群常見舌象的應用探討》,2018年,《中華中醫藥雜志》。
3、王晶晶、周曉鳳、蘇維潔、邵牛、周岳君:《陽虛質人群常見舌象特征探討》,2018年,《中華中醫藥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