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對儲物有稍高要求,預算又比較充裕的家庭,都會愿意選擇定制衣柜。
但就像我們之前說的一樣,定制柜的設計師們很多并不專業,所以自家的柜子,還得自己上心。
不要擔心復雜,衣柜的內部結構,其實就像搭積木,來來回回就那幾個部件。
因此,我們還不如借鑒宜家等成熟品牌的研究成果,弄清了它的基本結構,你搭出來的衣柜,絕對遠超市面上80%的“衣柜設計師”。
注:下面列出的高度都是普遍數據,你可以量量自己的衣服,根據自己的衣服進行調整。
短衣掛衣區
高度 ≥ 100cm
從收納效率上說,把衣服掛起來,是最好的選擇,能掛都盡量掛。
拿取方便,不容易皺,又不用花時間疊衣服,特別節省精力。
每一件衣服都露在外面,便于挑選搭配。
趕時間隨便一扯,都不會把衣柜弄得亂糟糟的。
衣柜不需要特別整理,更不需要學習任何收納技巧,用上一百年都不會亂。
因此我們非常推薦,把短衣掛衣區當做主力收納空間。
我需要多大的區域?(保守數量)
T恤:每50cm寬的掛桿可以掛30件
襯衫:每50cm寬的掛桿可以掛20件
冬季外套(帶帽):每50cm寬的掛桿可以掛3~4件
長衣掛衣區
高度 ≥ 120cm ~ 150cm
長短衣服分區掛,避免浪費短衣下面的空間。
每個人的長衣數量會差很多,有的男士可能一件長衣也沒有。
中長款外套和過膝連衣裙的長度也不一樣。
因此長衣掛衣區,需要根據自己的穿衣習慣來確定高度。
我需要多大的區域?(保守數量)
薄連衣裙:每50cm可以掛30件
春秋外套:每50cm可以掛10件
冬季外套:每50cm可以掛3~4件
褲掛區
高度≥ 70cm
褲掛區不是每個人都用得慣,但褲子數量比較多,褲掛區就顯得很好用了。
褲掛區有三種:
抽拉褲架,可以掛褲子的數量是固定的。
▲ 圖源:Bukalapak
普通掛桿,用衣掛夾住褲子,和掛衣區一樣,就是前面那張圖的樣子。
縱向伸縮掛桿,也是用衣架掛住褲子,但是豎著掛。
▲ 圖源:buzzfeed.com
第一種拿取更方便,但第三種可以收納更多的數量。
我需要多大的區域?(保守數量)
抽拉褲架(固定數量):每100cm可以掛12條
普通掛桿:每100cm可以掛20條
縱向伸縮掛桿:每30cm可以掛12條
薄抽屜
高度 6cm~12cm
薄抽屜又叫“百寶抽”,最早是設計來放置珠寶首飾的。
我們也可以利用它放皮帶、領帶、絲巾、襪子、內衣、手包,避免浪費大抽屜的高度。
用靈活的分隔配件,把內部隔成一個個小格子,東西不會亂七八糟地堆在一起。
當然,薄抽屜不是必須的。
▲ 圖源:IKEA
厚抽屜
高度 16~20cm
厚抽屜適合疊放。
疊起來的衣服,60cm深的衣柜可以里面一層,外面一層。
用抽屜,能方便地把里面的空間利用起來。
▲ 圖源:見水印
盡管疊放“看起來”能囤更多衣服,但拿取不便,特別容易亂,收納效率是要比掛起來低的。
能掛起來的衣服,優先考慮掛起來,針織衫這種掛不起來的,再考慮疊放。
而且抽屜不能太深,太深的抽屜,衣服堆得太高,拿取不方便,20cm是最深了。
除了衣服之外,別忘了給四件套也預留位置,全年都需要換洗的四件套,也要放在順手的地方。
層板
高度需要靈活
定制衣柜品牌很愛默認標配層板,可實際上它特別雞肋!
如果用作疊放區,每次拿下面的衣服,都會弄亂上面的衣服,而且衣服疊放可以放兩層,里面那層就非常不好拿。
因此層板根本沒有抽屜好用。
你以為會是下面這樣:
▲ 圖源:IKEA
實際會變成下面這樣:
右邊是剛整理完的樣子,3天后就會變成左邊那樣了。
▲ 圖源:simplenotstressful.com
層板真正的作用是用來放包包、鞋子和帽子的,屬于錦上添花,不是主力收納。
但預算不夠,層板放上來帶把手的收納盒,一秒變簡易抽屜,比一個厚抽屜要便宜很多,就是不能拉得太出來。
▲ 圖源:IKEA
所以層板千萬千萬不要做固定了,活動的層板,后期根據使用需求,自己調整高度。
掛衣服的地方不夠了,把層板拿掉,安裝一根掛桿,又可以拓展出更多的空間。
和廠家說排孔,然后做活動層板,要幾個層板你來定,剩下的他們就知道如何去做了。
空置區
衣服該掛的都掛起來了,掛不起來的都疊起來了,那么剩余的空間用來干嘛呢?
答案是可以空著。
一方面,每個家庭或多或少有一兩個行李箱需要收納,那么行李箱就可以塞到衣柜里了,行李箱內部還可以放一些不常用的換季衣物。
另一方面,空著,就代表以后要東西多了,還能再自己買來各種塑料抽屜。
避免把衣柜內部一次都做死了,萬一不好用,也沒有拓展的可能。
▲ 圖源:住范兒自攝
頂部區域
超過我們自己身高的掛桿,用起來就比較費勁了。
頂部的區域,拿取不方便,適合存放比較輕的換季衣物和被子。
換季衣物建議用帶把手的收納盒裝起來,踩在椅子上一拉,就拿下來了。
來搭積木吧!
這么高高一面的柜子,只用中間一段是最順手的,因此我們要把最常用的衣物放在中間。
下面的區域,盡量用抽屜,這樣我們只需要彎腰,不用完全蹲下來。
先確定衣柜的尺寸。
正常衣柜的深度都是60cm,如果定制,強烈建議到頂,那么其實需要決定的,只有衣柜的寬度(長度)。
這就是我們的“盒子”。
接下來,我們要往里面填“積木塊”了。
第一步:
超過2米的高度,我們做成頂部區域。
除非衣服特別多,需要更強的收納功能,那么可以配合下拉氣撐掛桿,把掛桿一路安裝到天花板。
第二步:
根據自己衣服的數量,安排長短衣區的比例。
掛桿的標準高度是1米6~2米之間,掛桿上面就全是頂部區域了。
短衣區、掛褲區是可以上下做兩層的噢。
大部分的衣服,就靠這些掛起來的部分收納了。
比如這里我們設置的區域,就可以掛下至少60條褲子、90件T恤、10件長大衣!
第三步:
布置了掛衣區之后,剩下的位置就可以任意布置抽屜。
胸部以下才適合做抽屜,而需要彎腰的高度,都是抽屜最好用。
通常,薄抽屜在最上面,厚抽屜在上面。
位置如果足夠,積木可以不用搭得太擠:
例如短衣區和褲掛區中間,特地留出了空白,那么之后還可以見縫插針地放一兩個包包,或者再買一個小塑料抽屜放襪子或內衣。
▲ 圖源:procareservices.us
第四步:
所有的衣服都有收納的位置后,剩下的空間,可以做一兩層層板,放包包和帽子。
第五步:
如果還有比較多的位置剩下,那么可以做活動的層板,也可以留空。
這些都是預留出來的區域,方便之后增加收納空間。
這就是一個安排衣服怎么放的過程。
衣服放完了,衣柜的內部結構也就出來了。
當然,衣柜的設計,遠沒有這么簡單。
板材的切割、尺寸的限制、五金的限制,這些也需要考慮進去。
但這就不需要你操心啦!
把你搭積木的成果畫成大概的草稿,與你的衣柜設計師溝通,那么他就能在這個基礎上,設計出更符合你需求的衣柜。
你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現有的衣柜方案合不合你使用。
這是你提交給設計師的想法:
這是設計師根據你的想法做出來的方案:
是不是發現,定制柜子一下就變得很輕松了呢?
如此一來,你根本不必去看什么柜子內部的設計方案了,不如按照搭積木的方法,從0開始打造最適合自己的衣柜。
這件事是不能省心的,建議一定要上心,要不做好的柜子不好用,那可真是要欲哭無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