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年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縱觀溥儀一生,充滿了悲情,是一個連自身命運都不能掌控的封建王朝最后的代言人。
1946年5月3日~1948年11月12日,中、美、英、蘇法等11個國家,代表聯合國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對二戰期間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了國際審判。本次審判采用的是英美法系抗辯式訴訟,法官必須保持中立,遵循"無罪推定"和"證據規則"。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給這些戰犯定罪,甚至會出現無罪的判決。
這次世紀大審判耗時兩年半,進行的異常艱苦。日軍投降之前,從上至下銷毀了大量罪證,土肥原賢二("九一八"事變主謀之一、建立"偽滿洲國")庭審一言不發,保持沉默;板垣征四郎("九一八"事變主謀、策劃東北自治)公然宣稱無罪,甚至叫囂和檢查方大戰三百回合……"偽滿洲國"時期是日軍發動戰爭的關鍵時期,作為親歷者,溥儀在關鍵時刻作為中方證人出庭,在審判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為了扶植傀儡政權"以華制華",從而達到吞并中國的圖謀,極力蠱惑溥儀出任"偽滿洲國"皇帝。滿心喜悅的溥儀以為可以借助日本人的勢力恢復祖宗基業,趕到東北后才發現自己不過是日軍隨意擺布的一枚棋子。
在庭審中,溥儀慷慨激昂,歷陳自己所遭遇的種種屈辱和所知所見日軍的暴行,很多外國記者被溥儀展現的皇室風范和氣度所折服。關東軍曾逼迫溥儀將象征日本人先祖的"天照大神"從日本請回供奉,定期祭祀,并用詔書將之確立為偽滿洲國的"建國天神"。當庭談到此事,有日本律師提出攻擊日本祖宗,不和東方道德。溥儀發飆咆哮,"我可是并沒有強迫他們,把我們的祖先當他們的祖先!"
在回答法官提問是否有個人自由時,溥儀說,"所謂自由一詞,十幾年中與我毫無關系,簡直就是猴戲。"談及祥貴人譚玉玲被日軍所害,言辭激動,連續用手拍打證人臺。
溥儀的出庭,令日方戰犯大為緊張。日方律師千方百計試圖證明溥儀說謊,從而喪失證人資格。八天的庭審,溥儀頂住了重重威逼與恐嚇,完成了作證。在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坦率承認在東京庭審期間,為逃避責任,掩蓋自身罪責的同時,也掩蓋了部分歷史真相,沒有徹底揭露日軍的罪惡行徑。
庭審結束后,11名法官就死刑進行表決,結果以6:5的微弱優勢通過。28名戰犯,3名已死或喪失行為能力。最終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等7名甲級戰犯被處以絞刑;16名戰犯被判處無期徒刑;1名戰犯20年,一名7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