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被稱之為“千古第一才女”,可見其才情橫溢,讓古今之人都佩服不已。讀她的詩詞,可感受到其使用的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
李清照的才情不可多得,就讓我們一起重溫她的詩詞,感受其中的意境吧!
一、《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二、《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三、《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四、《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五、《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六、《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七、《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八、《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淚濕羅衣脂粉滿。
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
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十、《清平樂·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十一、《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十二、《點絳唇·蹴罷秋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十三、《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暖雨晴風初破凍,
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
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
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
夜闌猶剪燈花弄。
十四、《浣溪沙·閨情》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十五、《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更挼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
十六、《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淡蕩春光寒食天。
玉爐沈水裊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
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秋千。
十七、《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小院閑窗春已深。
重簾未卷影沉沉。
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
細風吹雨弄輕陰。
梨花欲謝恐難禁。
十八、《點絳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
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十九、《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
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
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二十、《念奴嬌·春情》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二十一、《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二十二、《行香子·天與秋光》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
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二十三、《永遇樂·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二十四、《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
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
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二十五、《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
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二十六、《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二十七、《菩薩蠻·歸鴻聲斷殘云碧》
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二十八、《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賣花擔上。
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二十九、《新荷葉·薄露初零》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
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
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
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
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
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三十、《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三十一、《臨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
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
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三十二、《釣臺》
巨艦只緣因利往,
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
特地通宵過釣臺。
三十三、《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髻子傷春慵更梳。
晚風庭院落梅初。
淡云來往月疏疏。
玉鴨熏爐閑瑞腦,
朱櫻斗帳掩流蘇。
通犀還解辟寒無。
三十四、《憶秦娥·詠桐》
臨高閣。
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
棲鴉歸后,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
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
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三十五、《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
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
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箋花。
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三十六、《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藤床紙帳朝眠起。
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玉爐寒,
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
梅心驚破,
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
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
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
人間天上,
沒個人堪寄。
三十七、《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
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
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三十八、《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三十九、《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四十、《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四十一、《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四十二、《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
畫樓重上與誰同?
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潤煙濃。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羅襟前日淚,彈與征鴻。
四十三、《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四十四、《慶清朝·禁幄低張》
禁幄低張,彤闌巧護,就中獨占殘春。
容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
待得群花過后,一番風露曉妝新。
妖嬈艷態,妒風笑月,長殢東君。
東城邊,南陌上,正日烘池館,竟走香輪。
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
更好明光宮殿,幾枝先近日邊勻。
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四十五、《長壽樂》
微寒應候。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
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斗。
慶高閎此際,掌上一顆明珠剖。
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
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綠綬。
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
況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
看彩衣爭獻,蘭羞玉酎。
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