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荻的最后歸宿-----王安石逼兒媳婦改嫁(五)
王雱,從小就有“神童”之譽,才思敏捷。明代學者馮夢龍所著的筆記《古今談概》中有一則題為《王元澤》的故事:一次,朋友給王安石送來一只獐和一只鹿,五歲的王雱知道了,馬上跑去看。那位朋友很早就聽聞王雱聰明過人,便有心考考他,于是問道:“你猜猜看,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
王雱從來都沒見過這兩種動物,所以根本分不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但他卻沒有被難住,巧妙地回答說:“我知道,站在獐旁邊的是鹿,站在鹿旁邊的是獐。”
那位朋友一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對王安石說:“這孩子聰明絕頂,將來長大了,一定是個不可多得的才!”
王安石主張變法,以圖富國強兵,而龐公則屬于保守派。政見不同,兩家甚少來往。由于兩個小年輕相互欣賞愛慕,還是結了親。
龐荻的慘境讓她的父母和王安石本人都不能在坐視不理了。所有關心她是人中最焦急的是昌王趙顥。昌王和當朝天子神宗同母所出。但是生性溫良的他卻一直是保守黨的支持派。盡管分屬兩派,同樣是才子型的趙顥和王雱卻結為了摯友。趙顥的王妃已經去世多年,但仍是青年才俊的他卻因為對舊愛的長情而未再續弦。溫柔聰慧的龐荻是這么多年來唯一打動他的人。故爾,他決定將這份感情永遠藏于心中。可是王雱如今的所作所為已是他所不齒的了。于是,昌王大膽地向王氏父子請求讓龐荻改嫁予自己。
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大逆不道的事情。可嘆可贊的是,龐荻一生即使有過傷痛,卻最終遇見了兩個至情至性的男子。王雱自知自己的病情只會拖累妻子,毅然要求父親答應這個看似“荒唐”的要求。而生性耿直的王安石盡管心疼兒子,卻也不忍讓懂事的媳婦再受苦難,總有萬般不舍,只得應允了。傳說龐荻再嫁的前夜,王雱還曾找過趙顥私談,要自己的好友許諾會一輩子善待她。而這首流傳千古的《眼兒媚》正是寫于龐荻再嫁之日。
趙顥也是一條有情有義的漢子,龐荻改嫁過來后,他自始至終都善待龐荻,就是在他臨終前,還對三個孩子說要替他繼續照顧他們的媽媽。
每次讀到這段故事,都很是感慨。龐荻何其幸福,上天何其眷顧寵愛。龐荻在王雱生前就別嫁而非被休,在那個時代石破天驚;王安石父子對龐荻的一番良苦用心,超越了時代的人文精神;而昌王趙顥的愛之如初,亦羨煞了多少墮入愛河的眷侶。有這種人品,這種情懷,北宋也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