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7日晚,在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仰之彌高—中國古代書畫夜場”唐寅《月泉圖卷》以7200萬元起拍,8000萬元落槌,成交價9200萬元。
唐?寅(1470-1523)?月泉圖卷
手卷?水墨紙本
畫心:31×113 cm.?12 1/4×44 1/2 in.?約3.2平尺
題跋:31×135 cm.?11 3/4×53 1/8 in.?約3.7平尺
題識:吳郡唐寅為月泉作。
鈐印:吳趨、唐伯虎、唐子畏圖書、六如居士
題跋:
1.道人號月泉,邀作月泉篇。道院常有月,道院本無泉。碧落空歌罷,斜倚長松眠。竽籟盡沉寂,云煙紛綿聯(lián)。上有黃玉頂,下有碧瑤淵。心賞極神暢,不測何名天。怳然欠伸雙瞳開,手握碧蘿,腳躡紫苔。猶是朝元之宇,步虛之臺。人間少玄境。況此百肆萬火中,安有廣寒與蓬萊。吾聞太湖之傍,洞天之幽,千山繞繚,相羅周其間,飛珠噴玉,貫穿漱滌多異流,夜夜玉鏡,擎上千山頭,來印萬壑金波,滉漾寒光浮。姮娥下浴,魈魅避眼波,瑩照大九州島。授仙老以玉訣,與三光而俱留。道人已自夢中,受得金鎻流珠之洞文。吞黃月而飲上池,舞貝闕而遨瀛丘。世間月泉空悠悠,軒轅之孫爾同儔。胸有日月袖有海,能為道人作此謳。向來院宇多垢濁,勿將靈詮語蜉蝣。正德乙亥三月望,吳中祝允明賦。鈐印:允明、吳郡祝生
2.山石犖確空山中,寒泉潺潺來不窮。千回百折蕩明月,東巖西壑含清風(fēng)。素光自足照野鶴,幽韻何必聞絲桐。但知岺寂是吾境,不問門外為吳淞。征明題。鈐印:文征明印、衡山
鑒藏印:雪坪心賞、新安程雪坪氏鑒賞圖書、云華仙館審定
著錄:祝允明著《懷星堂集》卷五。
出版:《香港蘇富比三十周年》第35頁,2003年9月出版。
說明:
1.本卷為程雪坪舊藏。程雪坪,活動于19-20 世紀(jì)初,新安人,齋號為“尋樂齋”、“云華仙館”。據(jù)考證,程雪坪善鑒古籍善本并多蓄宋元書籍,精書畫鑒別,或為安徽“榆村程氏”家族的繼承者。“榆村程氏”是徽州休寧有名的收藏家族,據(jù)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與吳其貞《書畫記》記載,其家族藏有:韓干《五牛圖》、王維《江山雪霽圖》、李唐《晉文公復(fù)國圖》、翟院深《雪山歸獵圖》、趙孟俯《水村圖卷》、王羲之《行穰帖》、王蒙 的《秋丘林屋》題記、黃公望《同天春曉》、吳鎮(zhèn)《水竹山居圖》、郭熙《喬松山水圖》、荊浩《山水圖》等諸多曠古爍今的巨跡。
2.“月泉”其人名可浩,明代高僧,活動于15 世紀(jì)末至16 世紀(jì),嘉靖年間(1522-1566)曾任右覺義,住持金陵(南京)靈谷寺,與吳門畫家交往深厚,在當(dāng)時的蘇州文人及政要圈內(nèi)極有影響力。可浩亦善畫,畫葡萄不減溫日觀,纂有《重修寶公塔記》。
本幅唐寅作《月泉圖卷》,水墨紙本繪就,畫心長113厘米,題跋長135厘米,寬31厘米,卷首下部鈐朱文“唐子畏圖書”方印、朱文“六如居士”方印,圖前段繪諸山曠遠(yuǎn),曉霧迷蒙,竹籬參差掩隱茅堂數(shù)間,蒼松郁茂,山泉奔瀉而下,木橋橫臥其間。墨色明潔,營造出幽深靜謐的氣氛。圖后段繪山石雜木高聳,下有一高士,頭戴方巾,身著寬袍,雙手撫岸而坐,神態(tài)深沉,遙望萬頃湖光。畫尾有作者自題“吳郡唐寅為月泉作”行書款,下鈐朱文“吳趨”圓印、朱文“唐伯虎”方印,畫尾下部鈐朱文“雪坪心賞”方印。卷后有祝允明(1460-1526)行楷題《月泉篇》詩一首,款署:“正德乙亥(1515)三月望吳中祝允明賦”。鈐朱文“允明”方印、白文“吳郡祝生”方印。此詩著錄祝氏的詩集《懷星堂集》卷五中。除祝允明題跋外,另有文徵明(1470-1559)題行書七言詩一首。款署:“徵明題”。鈐白文“文徵明印”、朱文“衡山”,卷尾處鈐 “云華仙館審定”、“新安程雪坪氏鑒賞圖書” 兩枚朱文方印。
2017年12月18日下午,在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大觀——四海崇譽(yù)慶典之夜·近現(xiàn)代”張大千《江堤晚景》以6800萬元起拍,1.15億落槌,成交價1.3225億。
張大千 江隄晚景立軸設(shè)色紙本
丙戌(1946年)作
題識:?
(一)南唐北苑副使董源江堤晚景大風(fēng)堂臨本。
(二)十年前予客故都,曾見此董元雙幅畫。自南北淪陷,予閑關(guān)還蜀,數(shù)年來每與人道此諮嗟嘆賞,不能自已。去秋東虜瓦解,我受降於南京。其冬予得重履故都,亟亟謀覯此圖,經(jīng)二閱月,始獲藏予大風(fēng)堂中,勞神結(jié)想,慰此遐年,謝太傅折屐良喻其懷。米元章嘗論董源畫天真爛漫,平淡多奇,唐無此品, 在畢宏上。今世欲論南宗,荊關(guān)不可複見,遑論輞川。惟此董源爲(wèi)希世寶。予尚有淡設(shè)色《風(fēng)雨出蟄圖》,亦雙幅絹,與此可謂延津之合,並爲(wèi)大風(fēng)堂雙璧。 丙戌春日,昆明湖上臨記,愛。
(三)故宮藏趙文敏與鮮于伯幾書,言于都下見董元雙幅青綠山水,有雲(yún):近見雙幅董元,著色,大青大綠,真神品也。若以人擬之,是一個無拘管放潑底李 思訓(xùn)。上際山,下際幅,皆細(xì)描浪紋,中作小江船,何可當(dāng)也。即此幅是。丁亥(1947年)三月又記。
黃君璧(1898-1991)題簽條:張大千仿董北苑江堤晚景。黃君璧題。 鈐印:君翁
鑒藏印: 王振宇印、餘廬珍藏
說明:另附有印章一對。
展覽: “張大千近作展覽”,上海成都路中國畫苑,1947 年 5 月 9-13 日。
著錄:《張大千近作展覽目次》,第71號,上海成都路中國畫苑,1947 年。
出版:
1.《大千居士畫影集》,民國三十六年(1947 年)。
2.《張大千畫集》,第 9 頁,東方學(xué)會(香港),1967 年版。
3.《張大千溥心畬詩書畫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第 92 頁,故宮博物院(臺北),1994 年版。
4.《張大千的世界》,第 204 頁,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臺北),1998 年版。
來源:王振宇夫人唐兆穎舊藏,1947 年購自上海。
2017年12月18日晚,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大觀——四海崇譽(yù)慶典之夜·默齋掇英”張大千《水月觀音》以7100萬元起拍,8800萬元落槌,成交價1.012億元,創(chuàng)其人物畫最高價。
張大千 水月觀音
癸未(1943年)作
鏡心 設(shè)色紙本
156.5×85.8 cm
展覽:
1.“Challenging the Past: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1991.
2.“張大千在加州百歲特展、舊金山州立大學(xué)百年慶”,舊金山藝術(shù)博物館(美國),1999年9月24日-11月20日。
出版 :
1.“Challenging 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 Fu Shen, pp.138-14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1.
2.“Chang Dai-chien in California”, Johnson,Mark,pp.50-51,Fine Arts Gallery,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1998.
3.《中國現(xiàn)代繪畫史·民初之部》,李鑄晉、萬青力著,第3頁,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灣),2001年版。
4.《中國現(xiàn)代繪畫史·民國之部》,李鑄晉、萬青力著,插圖、第20 頁,文匯出版社,2003年版。
5. 《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集萃—曹氏默齋藏·三》,中華美術(shù)基金會編,封面、圖編299,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年版。
6. 《中國現(xiàn)代繪畫史·民國之部》,李鑄晉、萬青力著,封面、插圖、第49頁,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2年版。
2017年12月18日晚,在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大觀——四海崇譽(yù)慶典之夜·古代”,沈周《送吳文定行圖并題卷》以9500萬元起拍,1.29億元落槌,成交價1.4835億元,創(chuàng)其作品拍賣紀(jì)錄,躋身億元俱樂部。
沈周 送吳文定行圖并題卷
手卷 水墨紙本
卷首:23.5×27 cm;沈畫:31×1089 cm;沈字:31×108.5 cm
跋1:27.2×137 cm;跋2:31×200 cm
跋3:22.5×26.5 cm;跋4:30×64 cm
全卷長:1652 cm
鈐印:啟南(七次)、石田
題識:贈君恥無紫玉玦,贈君更無黃金箠。為君十日畫一山,為君五日畫一水。欲持靈秀擬君才,坐覺江山為之鄙。峙而不動衍且長,惟君之心差可比。君初如蕡躓場屋,復(fù)曾如郊失三子。方其處逆自有道,泰然委命而已矣。時來獻(xiàn)策入明光,兩元到手等探囊。長裾本不利疾走,三年一鳴驚鳳凰。當(dāng)時聞?wù)呓韵矑\,意閑心小無矜張。胸中所養(yǎng)已浩大,盡付得喪于茫茫。泛求細(xì)行無不合,似此淳全何可當(dāng)。截瓊作柱豈摘齒,用著終須白玉堂。歸來哭親哀毀足,鎮(zhèn)日聊生惟菜粥。我因羸瘦勸進(jìn)肉,輒見麻袍淚相續(xù)。琴和服吉當(dāng)北行,鄉(xiāng)人載道羨登瀛。家家買書學(xué)教子,地下丈人寧不榮。文章只今老更成,浩蕩豈類今之作。夜雪淮西躡亂鵝,秋風(fēng)赤壁招孤鶴。其言則古人則今,要將根柢重詞林。隆阡為我表先子,發(fā)潛闡幽故誼深。緘詩亦為閔墊溺,推我曷忘天下心。聲光固是天下士,先憂后樂君須任。吳太史原博,奔其先大夫之喪還蘇。制甫終,告別鄉(xiāng)里以行。友生沈周造此追餞于祖道之末,辭鄙,曷足為贈,太史寧無教我乎?
鑒藏印:
王世貞:貞·元、乾坤清賞、有明王氏圖書之印、撫治鄖陽等處關(guān)防
嚴(yán)澤:嚴(yán)澤之印、西方之人、嚴(yán)澤私印、道普(七次)、嚴(yán)道普圖書印、道普氏、嚴(yán)氏道普
袁樞:袁樞之印、袁伯應(yīng)家藏書畫之印、樞(七次)、袁樞印信、伯應(yīng)印章、袁氏珍玩之印、袁樞之印、睢陽袁氏家藏圖書記、石寓、石寓
王頊齡:瑁瑚珍秘
王芑孫:惕甫經(jīng)眼、王芑孫審定
許乃普:滇生乃普(二次)、滇生所藏(二次)、許乃普印、堪喜齋、堪喜齋書畫印、許乃普印、滇生、臣許乃普(二次)、臣許乃普
梁章鉅:茝林審定、
廷雍:廷雍審定、廷雍曾借讀過
寶熙:沈庵長物、沈堪審定、熙、沈庵平生真賞、寶熙、沈盦、侯籍寶熙、沈盦二十年精力所聚
金城:吳興金城章、金城之印、金鞏伯精鑒印(二次)、鞏伯平生真賞、金城臨過、金城
其它:曾藏舒一山家、伯司農(nóng)(半印)、張镠(二次)、子后(半印)、超然室(五次)、蔣韻之印、吳仁子后、緣率齋、長州吳仁子后珍藏印、蔣璉私印、金璐之印、王氏珍藏書畫之印、含暉閣圖書印、嘉定程祖慶過眼經(jīng)籍金石詩文書畫記、在陸園
簽條:
1.梁清標(biāo):沈啟南層巒疊嶂。蕉林鑒賞。
2.王芑孫:明沈石田送匏庵出山長卷。華亭沈氏十峰珍藏。惕甫題。 鈐印:王芑孫
3.孫毓汶:石田翁贈吳匏庵行卷。伯羲祭酒鑒藏。孫毓汶題記。 鈐印:毓汶私印
說明:
1.是圖卷后有沈周長詩題記,稱歷時三年完成,贈送好友吳寬。經(jīng)明代王世貞、嚴(yán)訥嚴(yán)澤父子、袁樞;清代梁清標(biāo)、王頊齡、沈慈、許乃普、盛昱、寶熙遞藏。據(jù)朱省齋《海外所見中國名畫錄》,曾歸日本兵庫(縣)原田悟朗氏,并將是卷攝制珂羅版兩張,刊登于日本著名美術(shù)雜志《國華》第五百四十五期(一九三六年四月號)。1956年冬,朱氏獲觀于東京角川書店主人角川源義氏府邸,當(dāng)系得自原田后人。
2.據(jù)沈周題識及吳寬回鄉(xiāng)返京時間推論,應(yīng)作于1477一1479年間。1477年沈父沈恒吉(1409一1477)去世,吳寬為作墓志;1479年吳寬為自己父親服喪期滿回京,沈周為圖餞行。
出版:
1.《國華》1936年第4期(總第545期),日本國華社,1936年。
2.《海外所見中國名畫錄》,朱省齋著,第41-43頁,圖二十九-圖三十二,香港新地出版社,1958年。
3.《The Field of Stones, A Study of The Art of Shen Chou》,Richard Edwards,p29,by Freer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1962。(《石田:沈周藝術(shù)研究》艾瑞慈,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史密森學(xué)會“東方研究”)
4.《Chinese Painting: Leading Masters and Principles》PartⅡ,The Later Centuries,vol.VI,Osvald siren,p186,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mpany, 1973.(《中國繪畫史-大師與法則》喜仁龍)
5.《Parting at the Shore,Chinese Painting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Ming》(《江岸送別:明初期與中期繪畫》),第72頁,Weatherhill,1978年。
6.《沈周—人と藝術(shù)》,第193、194頁,京都文華堂書店,1982年。
7.《The Painting of Tang Yin》,Anne De Coursey Clapp, 74-75頁,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8.《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研究》,第154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
9.《沈周繪畫作品編年圖錄》(上卷),第88、89頁,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年。
著錄:
1.《珊瑚網(wǎng)》(汪氏珊瑚網(wǎng)名畫題跋·卷十三),明·汪砢玉輯著,《中國書畫全書》第五冊,1110、1111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
2.《清河書畫舫》,明·張丑撰,《中國書畫全書》第四冊,362、363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
3.《真跡日錄》,明·張丑撰,《中國書畫全書》第四冊,411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
4.《佩文齋書畫譜·卷八十七》,清·王原祁等纂輯,《佩文齋書畫譜》第五冊,第4083、4084、4686頁,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
5.《式古堂書畫匯考》,清·卞永譽(yù),二冊,一一頁。
6.《諸家藏畫薄》,清·李調(diào)元撰,卷一〇,三頁。
7.《中國畫論》卷二,第896、897頁,安徽美術(shù)出版社,1995年。
8.《日本現(xiàn)在支那名畫目錄》,大塚巧藝社,1936年。
9.《沈周年譜》,第149頁,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93年。
10.《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沈周》,第226頁,吉林美術(shù)出版社,1996年。
11.《明中葉蘇州詩畫關(guān)系研究》,第109、267頁,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12.《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畫壇明四家》,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
13.《明四大家研究與藝術(shù)鑒賞·沈周》,第175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
14.《沈周集》第38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5.俞丹《沈周“送別圖”研究》,第54-55頁,2014年華東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16.《雅聚——沈周文人圈研究》,第168、169頁,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
2017年12月18日晚,在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大觀——四海崇譽(yù)慶典之夜·古代”,《石渠寶笈》著錄、乾隆八次御題徐渭《寫生卷》以6000萬元起拍,成交價1.27億元,創(chuàng)其作品拍賣紀(jì)錄。
徐渭 寫生卷
手卷 水墨紙本
29×38.8 cm;29×39.4 cm;29×31 cm
29×40.3 cm;29×119.2 cm
鈐印:徐渭印、酬字堂、徐渭之印、金云山人、文長(二次)、鵬飛處人、佛壽、公孫大娘、海笠、天池漱仙(3、4、5、7、8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徐渭》13、53、8、18、65印)
題識:
(一)鯉魚墨中神采多,赤尾銀鱗古婦梭。二月桃花水春漲,一須萬斛上天河。
乾隆御題:不羨千里身,都同此六鱗。濁游還食濁,神到乃傳神。意得何愁蟻,偽求應(yīng)笑人。循名詮字義,也覺與相親。?鈐印:乾·隆(參見《清代帝后璽印譜》第五冊,19頁)
(二)一斗湖光不放寬,特于紙上定波瀾。犀盤黑畫渾無奈,捧出蒙山女道冠。
乾隆御題:了了揮數(shù)筆,超超見一花。出塵惟凈直,照水亦橫斜。那避初更月,休夸十里霞。不衫還不履,君子定無差。?鈐印:大塊假我以文章(參見同書第七冊,265頁)
(三)真珠螺肉殼,仙藥虎須蒲。
乾隆御題:實虛隨望晦,沈伏隱泥沙。閉戶公輸仿,為卮漢武夸。味非鼎俎貴,文豈飾雕奢。設(shè)不明珠韞,誰將刀剖加。?鈐印:潑墨(參見同書第五冊,32頁)?
乾隆御題:春水溶溶綠,新蒲剌水青。映波瀟復(fù)灑,度籟搖還停。李密韉勤讀,劉寬鞭示刑。寧同等閑草,壁寫贊明廷。?鈐印:寫生(參見同書第五冊,32頁)
(四)不用胭脂染一堆,蛟潭錦蚌掛人眉。山深秋老無人摘,自迸明珠打雀兒。
乾隆御題:榴花猶滿枝,榴實已累垂。可口還娛目,秋甘映夏蕤。玫瑰都得擬,鳥雀那容窺。謾議成欲速,紛哉奚啻斯。?鈐印:會心不遠(yuǎn)(參見同書第五冊,89頁)
(五)畫里看花不下樓,甜香已覺入清喉。無因摘向金陵去,短撅長丁送茗甌。
乾隆御筆:應(yīng)魄為圓缺,連春吐葉葩。風(fēng)前真野客,月落是誰家。粉膩燕來遠(yuǎn),香輕蝶掠斜。讕言佛見笑,迦葉轉(zhuǎn)為差?鈐印:幾席有余香(參見同書第五冊,84頁)
(六)芭蕉雪中盡,那得配梅花。吾取青和白,霜毫染素麻。
乾隆御題:蕉葉善鳴雨,窗前每種之。旱中欣聽處,霖際厭聞時。愁喜原殊托,蕭騷自不知。粗疏寫數(shù)筆,說偈付伊誰。?鈐印:幾暇怡情、得佳趣(參見同書第六冊,90頁)?
乾隆御題:猶過楊家野,還輕羅氏榮。籟香那論暗,魄影每同明。寫綻弗寫謝,得神勝得情。應(yīng)嫌名近濁,潑墨寄幽清。癸巳(1773年)春日御題。?鈐印:比德、朗潤(參見同書第六冊,91頁)
鑒藏印: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重華宮鑒藏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御覽之寶(1-3印,5-8印參見《清代帝后璽印譜 · 乾隆卷》116、28、7、94、29頁;9印參見同書《嘉慶卷》75頁;10印參見同書《宣統(tǒng)卷》6頁;《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 · 弘歷》147頁,247頁)
說明:
1.清宮玉質(zhì)別子鐫:乾隆御賞徐渭寫生。
2.據(jù)《賞溥杰書畫目》可知,此作由溥儀于宣統(tǒng)十四年(1922)十二月初十日賞溥杰。
著錄:
1.《石渠寶笈續(xù)編》《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五冊,第1628-1629頁,上海書店,1988年。
2.《故宮已佚書畫目校注》,陳仁濤著,第22頁,統(tǒng)營公司(香港),1956年。
3.《重訂清宮舊藏書畫錄》,徐邦達(dá)編,第113頁,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7年。
12月18日晚間,在北京保利2017秋拍“禹貢(二)——康熙御制黃花梨大四件柜唐英督陶與大清的輝煌時刻”專場,清康熙御制黃花梨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成對以4200萬元起拍,在最終以8600萬元落槌,加傭金9890萬元成交,刷新古典家具的拍賣紀(jì)錄。
清康熙 御制黃花梨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成對
成交價: 98,900,000 RMB
2017年12月19日晚,在中國嘉德當(dāng)代藝術(shù)夜場,陳逸飛《玉堂春暖》以1800萬元起拍,1.3億元落槌,成交價1.495億元,創(chuàng)其作品拍賣紀(jì)錄。
陳逸飛 玉堂春暖
1993 年
布面 油畫
169.5×243.5cm
發(fā)表:
1、《CHENYIFEI陳逸飛》,P68-69,瑪勃洛藝術(shù)(倫敦)有限公司,1996年出版;
2、《神話陳逸飛》,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3、《陳逸飛》,P65-66,瑪勃洛藝術(shù)(倫敦)有限公司,2003年出版;
4、《上海油畫雕塑院四十年》,P106,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唯美至上》,P28,天津楊柳青畫社,2005年10月出版;
6、《逸飛視界》,華文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7、《陳逸飛》,P70-71,天津楊柳青畫社,2008年4月出版;
8、《陳逸飛》,P314-315,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9、《CHENYIFEI》,圖版17,瑪勃洛藝術(shù)(倫敦)有限公司;
10、《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之源》,P404,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展出:
1、陳逸飛回顧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12月22日-1997年1月19日;
2、陳逸飛回顧展,中國美術(shù)館,北京,1997年2月1日-3月1日;
3、陳逸飛藝術(shù)展,上海美術(shù)館,上海,2010年4月10日-5月9日;
4、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之源,中華藝術(shù)宮開幕展,中華藝術(shù)宮,上海,2012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
估價:RMB 25,000,000-35,000,000
陳逸飛在20世紀(jì)90年代正經(jīng)歷著海上舊夢系列、西藏系列,并同時進(jìn)行視覺藝術(shù)拓展的藝術(shù)實驗。《玉堂春暖》作為其“海上舊夢”系列之一(同系列還創(chuàng)作了《黃金歲月》、《春風(fēng)沉醉》等)是該系列最重要的作品,影響了陳逸飛此后的繪畫特色和精神風(fēng)格,可以說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油畫。此作將三十年代老上海華美、精致而頹唐的生活濃縮于畫面,而作品的精神內(nèi)核早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代表著整個東方溫婉、細(xì)膩之美。
陳逸飛《玉堂春暖》過往成交價
1100萬
拍賣公司:上海弘盛
成交時間:200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