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駿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意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作品,其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可謂曲盡駿馬之態。
郎世寧自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來華,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去世,在中國共度過了五十一年。他為二百多年前中國與歐洲的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重要和積極的貢獻。
《百駿圖》長卷,絹本,設色畫。縱:94.5公分, 橫:776.2公分。 《百駿圖》畫姿態各異之駿馬百匹,放牧游息於草原的場面。馬匹們或臥或立、或嬉戲、或覓食,自由舒閑,聚散不一。
清代是中國宮廷繪畫的高峰,來自意大利的畫家郎世寧,是清代宮廷繪畫領袖。在郎世寧中西合璧的技法的影響下,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清代宮廷畫風。郎氏善畫馬,文從沈夢了解,《百駿圖》是其平生百余幅馬作品中的杰作。
郎世寧原系來華傳教的耶穌會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為皇帝作畫,竟沒有機會傳教。他擅于采納中國繪畫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藝術的基本特點。今日全球各大博物館都有他的作品陳列。
《百駿圖》長卷洋洋灑灑,塑造了一大群或站或臥、或翻滾嬉戲、或交斗覓食的馬兒,它們聚散不一,自由、舒閑。畫作中的馬兒還有人物、山水、草木,無不精致寫實,比例結構的精準和對光的運用所表現出的立體感,顯示出畫家深厚的西學功底;而勾線、皴染又都是傳統的中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