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是宋代著名詞人,字美成,錢塘(浙江杭州)人。元豐初,游京師,獻《汴都賦》萬余言,神宗命為太學正。徽宗時,拜秘書監。好音樂,能作曲,詞作講求音律。是北宋后期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每以柳永與之并稱,詞人張炎論以“周情柳思”,著有《片玉詞》。
《花犯·小石梅花》是北宋詩人周邦彥(1056年-1121年)所寫的一首詞。 全詞如下:
花犯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翠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在低矮的白墻邊,盛開的紅梅鮮艷奪目,映人眼簾,絲毫未減舊時淡雅的天然風味。花瓣上輕輕地點綴著露水的痕跡,如同一位洗凈了脂粉的少女,素潔而又清新,恢復了那無比美麗的本色。記得去年我曾獨自在花下快意地游賞,將梅花摘下放入素白的瓷盤中,飲酒賞花,當時心中真有說不出的暢快。
更讓人憐惜的是,那高聳的梅樹上剛好壓著厚厚的白雪,遠遠望去,覺得像是于熏爐上蓋了一層瑩潔的素被,熏得連雪也滿是梅花的幽香。今年我重新又遇上盛開的梅花,卻已經不能像昔日那樣從容賞梅。行色匆匆,難以留連。再度相逢時,我覺得花兒對我怨恨交加,依依不舍,以致顯得憔悴不堪。我久久地凝望著梅花,默默地想要吟詠幾句詩詞安慰它,卻僅見微風吹過,花瓣飄下,紛紛落于地面的青苔上。
殊不知花落以后不用多久,枝上就會結滿翠果,最后被人們一一摘去,成為人們酒筵上的食物。可惜到了那時,我可能正在煙波浩渺的江海中泛舟遠去。但是即使我在夢里,也能看見這枝瀟灑臨風的寒梅,清雅脫俗,影子正斜映在暮日的水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