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延禧攻略》,被一個事實驚呆了,記得高貴妃在自己的宮里,和身邊的宮女說:“皇后的一年例銀是1000萬兩,我一年才300萬兩?!彪y道貴妃和皇后真的差這么多嗎?清朝時候后宮嬪妃工資又是如何發放的呢?
皇帝的妃子可不像土豪包的小三兒一樣,沒錢了就撒個嬌,皇帝就會給錢。事實上,有許多宮斗劇反映現代職場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古代皇帝的后宮包括太后在內所有的人,全都是由內務府撥給例銀,靠著這些例銀來生活的。
清朝后宮的年薪分為九個等級,太后工資最高,每年2000兩白銀加20兩黃金,而當時一兩黃金大概能換八兩白銀,所以太后每年的年薪大概在2160兩白銀。清朝初期,一兩白銀,相當于現在的300人民幣,那么太后如果放到現在,每年的年薪600萬,還不包括福利。而往下數皇后工資是太后的一半,就是一千兩白銀,皇貴妃800兩,貴妃600兩,妃位300兩,嬪200兩,貴人一百兩,常在50兩,答應只有30兩。
所以在后宮當中,貴人的工資僅能達到現在的職場菜鳥的水平,常在和答應就更慘了,一個年薪1萬,另一個年薪只有9000,簡直是退到了80年代。但是好在除了這些工資以外,宮里的生活福利還是很不錯的。在宮里,衣食住行,一切應用之物,宮中都會供應。
比如說食物,太后每日的份例是兩頭豬,皇后是一頭豬,還有其余的蔬菜,米面油等若干。每年外地進貢的水果,還有一些特產,皇帝都會分給各宮。就連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宮中每年會為每個人量身定做,宮女都不例外。各宮妃嬪更是可以按照份例領取屬于自己的綢緞,自己去宮中的繡房,讓他們做成成衣。
除此之外還有化妝品,以及宮里擺設的擺件,全都是皇帝會給她們發的福利。所以說,雖然看起來皇后的工資好像還沒有一個最普通的程序員工資高,但實際上他們這些所謂的年薪,其實是凈賺,衣食住行,一切事物都不需要他們動用自己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