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黃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個自然景觀,是晝夜交替的一個特定時間段,是光明與黑暗的一個臨界點。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黃昏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時間或景色,而已成為詩人借以抒發(fā)心中復雜情感的意象。
黃昏時候,太陽徐徐而落,縱有好景,亦不過轉瞬即逝,給人一種美麗而又傷感之情。
日暮黃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個自然景觀,是晝夜交替的一個特定時間段,是光明與黑暗的一個臨界點。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黃昏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時間或景色,而已成為詩人借以抒發(fā)心中復雜情感的意象。 黃昏時候,太陽徐徐而落,縱有好景,亦不過轉瞬即逝,給人一種美麗而又傷感之情。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
——杜甫《日暮》
西邊的最后一道夕陽也從柴門上掃過,天地都安靜下來,家家點上了燈,人們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或者談天說地,或者灶前忙碌,或者給牛喂草,或者溫酒準備喝上一杯。
這樣的地方雖然美好,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有無限清景,而我只是一個過客。闃寂也好,喧鬧也好,都不是故園。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其至哉?
雞棲于塒,日之夕矣,
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詩經·王風》
夕陽余暉下,雞兒歸了窠,牛羊從村落外的山坡上緩緩地走下來。一切即歸于平和、安謐和恬美。
大地上出現(xiàn)白天未有的溫順,農人以生命珍愛著的東西向他們身邊歸聚,這便是古老的農耕社會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時刻。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韋莊《憶昔》
追昔撫今,感慨萬端,此地此景,昨日的繁華,今日的亂離,多么像一場夢。
夕陽西下,逝水無語東流,這暗淡的景象,悲涼的意境,不僅預示著大唐帝國的行將滅亡,也是詩人悲恰情懷的折射。
上吞巴漢控瀟湘,怒似連山靜鏡光。
魏帝縫囊真戲劇,苻堅投棰更荒唐。
千秋釣舸歌明月,萬里沙鷗弄夕陽。
范蠡清塵何寂寞,好風唯屬往來商。
——杜牧《西江懷古》
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
曹操能以布囊盛沙塞斷長江,苻堅自稱投鞭可以斷流,可是這些荒唐與狂妄的人如今都早已灰飛煙滅,而江上漁歌依然、沙鷗依然,夕陽西下,明月東升,又何嘗因為這些狂人而改變半分?
還不是一抔黃土、化為清塵了嗎?只能讓人千載之下感到寂寞而惆悵。
長安古道馬遲遲,
高柳亂蟬嘶。
夕陽鳥外,
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
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
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柳永《少年游》
飛鳥隱沒在長空之外,而夕陽則隱沒在飛鳥之外,層層望去,無涯無際。然而,環(huán)境越是開闊,人就越顯得渺小、孤獨。
沒有了高山綠樹的掩映,樂游原上秋風勁吹,直吹到游子的心頭上。此情此景,游子理應尋找棲身之所,去安頓那顆疲憊的心。
只是,望斷天涯,只看到四垂的天幕,哪有什么投身之地呢?
南園滿地堆輕絮,
愁聞一霎清明雨。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
時節(jié)欲黃昏,無憀獨倚門。
——溫庭筠《菩薩蠻》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黃昏時候人世間有多少浪漫故事發(fā)生。
她也是人,也有愛情婚姻的要求,她的那顆心怎么也無法平靜下來,只能無聊地起身依門張望,會不會忽然有人出現(xiàn)?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曾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因此他處在前線,為國家的安危而辛苦作戰(zhàn)。
然而,思鄉(xiāng)之情,人皆有之,就算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愛國將領也不能免俗。
愁并不是單單的鄉(xiāng)愁,而是以憂國基礎的鄉(xiāng)愁。只是,這“一杯”濁酒,哪里能消除千絲萬縷的鄉(xiāng)愁呢?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凈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
一年佳節(jié)過西廂。
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兩鬢蒼蒼,而那秋風偏偏勁吹,似乎是來故意追弄人。面對著滿目的秋色,再聽到一兩聲大雁的哀鳴,心中涌起了千愁萬緒。
人生易老的感慨,客居他鄉(xiāng)的傷懷,功業(yè)未就的悲哀,一時間都在這茫茫秋色中噴薄而出。
“都在斜陽”,這所有的不如意都齊聚在暮色蒼茫之中,人生也如西沉的斜陽一樣,就這樣暗淡地漸漸隱去......
樓外垂楊千萬縷,
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
猶自風前飄柳絮,
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
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語,
黃昏卻下瀟瀟雨。
——朱淑真《蝶戀花·送春》
春天即將離去,詞人懷著滿腹的惆悵和傷感,默默無言,誰知黃昏時刻,又下起了瀟瀟的夜雨。
黃昏兼夜雨,既靜謐又抑郁,這是一幅多么凄美而感傷的畫面。
“不語”與“瀟瀟雨”之間存在著一種似有若無的對應與聯(lián)系,好像這悄然飄灑的“雨”是春天在不語而“語”。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又是秋天,又是黃昏,容易讓人心生悲涼的時候。夕陽晚照,大地一片蒼茫,草木搖落,萬物蕭索,只剩下孤零零的枯藤。寒鴉繞樹而飛,還不肯安身,不知何處是歸程。
突然,流水淙淙,小橋出現(xiàn)在眼前,還有那炊煙裊裊的人家,一切都是那么溫馨美好。只可惜,在想家的時候,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家,那個令我魂牽夢縈之地。“
只有踏上秋風勁吹的古道,牽著一匹瘦馬,走向前途未知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