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佛經(jīng)》
彼岸花,花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正所謂:“彼岸花開開彼岸, 斷腸草愁愁斷腸 。奈何橋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因此,她在日本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在韓國的花語則是「相互思念」。
彼岸花原意為天上之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分為紅白兩種,白色的又名天堂之花、曼陀羅花,開在天上,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它的花語代表著無盡的思念,絕望的愛情,天堂的來信。紅色的稱為地獄之花,又名曼珠沙華,代表著無盡的愛情,死亡的前兆,地獄的召喚,悲傷的回憶。
無論紅白,都一樣美麗、堅韌、獨立,即使花開無葉也不顯得單調(diào),這種美讓人見之忘俗、獨一無二。
任我看遍世間所有的花,都不及我第一次回眸看見在太陽下發(fā)光的它!
你站在那里 / 一站就是一世 / 而你的一世 / 就是永恒 / 你的語言 / 早就被遺忘 / 被記住的 / 只有你的一個名字 / ──彼岸花 / 你獨自站著 / 如同每一次一樣的等待 / 也如同每一次一樣的失望 / 你走了 / 他才來
彼岸花一般是作為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傳說中它是自愿投入地獄的花朵,然后被眾魔遣回,但它仍徘徊于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亡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因此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的開著這種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jīng)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彼岸花開
花開彼岸時,
只一團火紅;
花開無葉,
葉生無花;
相念相惜卻不得相見,
獨自彼岸路。
關(guān)于彼岸花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從前有兩個人分別叫做彼和岸,上天規(guī)定他們永不能相見。他們心心相惜,互相傾慕,終于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規(guī)定偷偷相見。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見面后,彼發(fā)現(xiàn)岸是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樣發(fā)現(xiàn)彼是個英俊瀟灑的青年,他們一見如故,心生愛念,便結(jié)下百年之好,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廝守在一起。結(jié)果是注定的,因為違反天條,這段感情最終被無情的扼殺。天庭給他們下了一個狠毒的詛咒,讓他們變成一株花的花和葉,只是這花非常奇特,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
彼岸花開,花開彼岸,花開千年,葉落千年,生生世世不相見……
彼岸花,忘情之花,花落忘川情彼岸;彼岸花,惡魔之花,情早已殤不愿念;彼岸花,紫陌之花,滾滾紅塵點不沾
佛曰: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
彼岸花因為在花落后葉才生,花和葉永不相見。于是有人就煽情的用它來比喻沒有結(jié)果的愛情。可是佛家卻說“即使愛情沒有結(jié)果,彼岸仍會開出盛放的花朵.”
曾經(jīng)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一個人生活下去的意義在于,他對生活的希望,不屈和勇氣;他不會因為遭遇的困難,挫折和不幸而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結(jié)果并不是結(jié)束,有了希望和勇氣就如彼岸依然會盛放的花朵。愛情如此,事業(yè)如此,生活亦如此!如果今生你我注定只能做彼岸花,永遠生長在彼岸,那么不如讓我們相約:珍惜當下,在彼岸好好生活,你好,我即心安;我好,你亦歡喜。得知,我幸,不得,我命!彼此安好,便是人間芬芳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