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博物館收藏著一件造型非常奇特的青銅器,名字叫“商代豕形銅尊”,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歷史了。這件青銅器的造型是一頭野豬,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唯一一件商代時期的野豬尊。說起來,這件青銅器的出土背后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這件青銅器的發現者名叫朱桂武,是湖南湘潭九華公社的一位普通農民。在1981年的年初,朱桂武家準備蓋新房。那時候蓋新房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那時候人們蓋房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動手,自己做不了的活才請瓦匠來干,這樣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
蓋房子需要挖地基,這算是比較簡單的事情,所以朱桂武也沒打算請別人幫忙。他每天一大早就帶著兒子,一人一邊順著坑道給新房挖地基。有一天朱桂武在挖地基的時候,突然在坑道里挖出了一頭“豬”。當時朱桂武跟兒子說的時候,他兒子還不相信,認為他父親是逗他玩的。等到他從坑道那頭跑過來一看,還真是一頭體型碩大的“銅豬”。
這尊銅豬高40厘米,長72厘米,幾乎和一頭真豬一樣大了。朱桂武和兒子廢了不少力氣,才把這只銅豬抬了出來。當時的人都比較淳樸,挖到這么一件寶貝,父子兩人都不知道如何處理,只好暫時先放在家里。那時候農村生活的人比較多,各家各戶之間也沒什么秘密,很快朱家父子挖出一頭古董豬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村子。
村民們看到朱家父子在地基里挖到古董,也都跟著一塊在朱家新房子那里接著挖,但是并沒有挖到其他的古董。那時候人們對于文物保護的觀念還比較缺乏,朱桂武和兒子挖到這么一件古董,起初也想著要是有人收了的話,就賣點小錢改善一下家庭經濟。但是,很快他家挖到古董的消息就傳到了縣里的文物保護部門。
文物保護部門在接到消息之后,就把消息上報給了湖南博物館。沒幾天博物館就派來了專家,到朱桂武家里對這件文物進行了鑒定。專家們在經過反復鑒定之后認為,這件青銅器是一件商代的珍貴文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看完這件青銅器之后,專家告訴朱桂武,這件文物非常珍貴,應該上交給國家,個人是不允許收藏的。
朱桂武聽專家說這個大銅豬是珍貴文物,一下子就慌了。因為他知道,凡是跟“珍貴”兩個字沾上邊的,那都是了不得的文物。他生怕被專家說成是私藏文物,于是趕緊跟專家說愿意把這件文物捐獻給博物館。在征得朱桂武的同意之后,最后湖南省博物館派人取走了這件青銅器,成為該館青銅器藏品中的一件奇葩。
這件大銅豬造型精致,神態逼真,確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銅器珍品。更重要的是,這件“商代豕形銅尊”可以證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們就已經開始普遍馴化野豬進行飼養了。這件造型奇特的青銅器,具有非同一般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古人的智慧結晶。
【來源:樹人談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