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一般用它來衡量一個地區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
2018年第一季度30個省份(除了內蒙古)GDP排名數據中顯示,廣東以經濟總量為21705.29億元排在全國第一位,江蘇以經濟總量為21093.3億元排在第二;排在第三的是山東18900.6億元。其中廣東和江蘇的經濟總量更是首次達到2萬億元,而河南也有所突破,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的省份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另外,第二名江蘇與第一名廣東的經濟總量差距逐漸在拉近。
從GDP增速的數據可以看出,經濟增速最快的是貴州的10.1%,同時貴州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增速是兩位數的省份。排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分別是西藏和云南,它們的經濟增速各為9.5%和9.3%。
除了經濟實力排名外還公布了全國城市社會發展水平的前十一座城市排名,城市社會發展的評價指標用經濟發展與國民收入、人口發展與社會福利、社會治理和社會救助、社會保障與公益慈善、公共醫療與衛生服務、公共教育與公共文化、生態文明與環境治理這七個指標來衡量。
全國城市社會發展的前四名分別是北上深廣,這兩份榜單中可以看出,上海的經濟總量排在第八名,全國城市社會發展卻排到了第二,由此可知,城市經濟發展實力并非是衡量城市社會發展水平的唯一一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