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大王!何必開口閉口都是利字呢?只要講仁義就對了。以“利”為出發點,人們便會為了追逐利益而致使良知蒙昧。
2.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騰文公下》。
淫:迷亂。移:改變。富貴不能使其心志迷亂,困苦不能使其改變操守,威武不能之其有所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孟子·告子上》
無論學習什么技能,都應當專心致志,持之以恒。否則,即便是經過名師的指點,也是不可能學會的。
4.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長的生物,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日,卻又接連地凍個十日,在這樣的狀態下,不可能有植物能夠生存、生長的。
5.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孟子·告子章句上》
天下有賢明君主行道的時候,德性小的諸侯聽命于德性大的諸侯,才能小的諸侯聽命于才能大的諸侯;天下混亂無道的時候,小的國家聽從大的國家,弱小的諸侯聽從強大的諸侯。
6.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
好的政治,能夠使人民畏懼他,好的教育,能夠使得人民喜愛他。好的政治獲得人民的財物,好的教育能夠得到民心。
7.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
君子有三種快樂,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
8.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孟子·離婁上》
沒有得到別人的親近,就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是否不夠。不能管理好別人,就要問自己是否具有管理的才智。禮貌待人,但卻沒有得到別人的尊敬,就應當自己是否禮貌到家。
9. 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沒有固定的產業,又要保持自身的良好品德,只有賢達的士人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10.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愿藏于其市矣。——《孟子·公孫丑上》
在市場上儲存貨物的地方,不征收賦稅,將滯銷的貨物按照法制收購,不使得貨物積壓。這樣天下的商人,便都會樂于在這樣的市場中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