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首描寫月亮的經典古詩詞,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一輪皎潔的明月從海上冉冉升起,遠在天涯的親人和我都沐浴在它的清輝中。有情人總是埋怨夜晚太漫長,因為思念讓人夜不能寐。吹滅蠟燭,愛憐地望著滿屋的月光,任思念靜靜地流淌。披上衣服,走去房間,佇立在月下,任露水打濕衣衫。月光雖美,卻不能捧在手里送給你,還是睡覺吧,希望能在夢中與你相會。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在這個月明之夜,不知有多少人在仰望蒼穹,有多少人在寄語明月,有多少人在企盼團圓,他們的發梢也一樣被秋露打濕。今夜,最深最深的愁思會落在誰家呢?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人想攀登上明月卻是不可能實現的,月亮的運行卻老是跟隨著人在走。詩句反映了人月之間既不能接近又總是相隨的矛盾狀況;似乎是說人刻意追求某種東西總是不能得到,而人不去
追求它時它又會隨在身邊,這真是一種又遠又近、又疏又親、若離若即的奇妙情景。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作者寫此詩時自己在長安,妻子兒女在鄜州今陜西省富縣。。我在長安憐惜地思念著幼小的兒女,他們還不懂得思念這個淪落長安的父親。詩句表現了作者對家中親人的深切思念。香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這首詩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以傳說影射現實,表達了詩人對黑暗朝廷失望至極卻又不忍離去,從而引起的內心掙扎。
朱熹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這首詩描寫的是月光掩映下的山澗清溪,展現出一幅空靈、幽靜的月夜秋景圖。詩歌融情于景,一、二句寫景,三、四句抒情。詩人陶醉在超凡脫俗的自然美景中,不由得羨慕白云、紅葉的悠閑自在,使詩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詩歌寫得清新淡雅,色彩明亮,意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