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八大東方色彩常識,你知道多少?
userphoto

2023.02.08 四川

關注

2023年春晚的節目《滿庭芳·國色》讓人眼前一亮,桃紅、凝脂、緗葉、群青、沉香等如詩如畫的東方色彩,在舞臺上綻放著穿越千年的文化自信。東方色彩在古代壁畫、工筆重彩畫、水彩畫中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若在一幅重彩畫中色彩的搭配、比例運用得當,那么畫面就像蘇軾筆下“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一樣吸引人。

《滿庭芳·國色》

重彩畫畫家蔣采蘋先生深諳東方色彩的魅力,她在繪畫作品中盡情的揮灑著對色彩的熱愛,勾勒出一幅幅或熱情洋溢或靜謐沉靜的畫面,但無一例外,每幅畫都充滿了生命力。她從現代藝術科學的角度為大家普及了八大東方色彩常識,或許將刷新你對東方色彩的認識與理解,來看看你知道的有多少?

01三原色、補色、七種基本色

先秦《考工記》記載青、赤、黃、白、黑五色為正色。秦漢時代又提出五間色為綠、紅、碧、紫、騮黃。即五正色與五間色。

如果我們從現代的色彩觀來看,將五種“正色”與當時和“正色'聯系在一起的'五行'說分開,又將黑白二色不算色彩(黑白二色是心理學的色彩),那么就是“紅、黃、藍”三原色的現代藝術科學對色彩的論點。三原色亦可稱為基本色。

三原色

如果我們從現代的藝術科學的色彩觀來理解秦漢時代的“五間色”,會發現其實“五間色'中包括了三補色,即綠(黃與藍二原色合成)、紫(藍與紅二原色合成)、騮黃(紅與黃二原色合成)。

古代的正色和間色可以對應現代的三原色和三補色。實際上,從正五色和五間色中去掉黑白二色和紅色,正好是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基本色,與現代三棱鏡分出的七種色一致。

02色彩的主從關系

清代畫家鄒一桂在他的著作《小山畫譜》中談設色法時提出:“五彩彰施,必有主色,以一色為主,而他色附之。”畫面色彩不必平均對待,應以一色為主色,其他為輔色。正如中藥的方劑中有一種為“君藥”,其他為“臣藥”,藥中的配方要有君臣關系,即主從關系。如果多種色平均羅列于畫面上,全畫色彩關系會亂套,形不成總色調。

蔣采蘋《并蒂雞冠花》67cm×67cm

03色彩的對比關系

晉代畫家顧愷之在《畫云臺山記》中將色彩歸納為三要素:色相、明度、彩度。畫面中應當有色相對比、明度對比、冷暖對比。

蔣采蘋《篩月》67cm×67cm

04色彩在畫面上的總色調

例如青綠山水畫,是以青色和綠色這樣的冷色為主要色調,輔以赭石等色,形成冷暖色調的畫。但是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獨創的金碧山水是以金箔或泥金底作青綠山水畫,利用金色的暖色與青綠的冷色作強烈色彩對比,又形成另一類型的華麗冷艷的總色調,自成一格,以獨特的色彩圖式流傳至今。

新疆的克孜爾石窟壁畫為古龜茲遺存,其色彩大多以紅與藍兩色的強烈對比色為主色調,其使用的朱砂和青金石的明度和彩度都很高,受印度佛教藝術影響較大。但到唐代的敦煌洞窟壁畫中,其風格已受中原繪畫的影響,色彩總色調趨向柔和。其壁畫總色調是以赭石、白、石綠、朱砂和少量藍銅礦為原料的石青等幾種顏料(故意使用不鮮明的石色,鮮明的石色只用在泥塑佛像上),使整幅壁畫的明度和彩度降低,總色調已與克孜爾石窟壁畫色調大不相同。

法海寺壁畫 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局部)

05象征性色調

金色底:金箔貼成或泥金——金粉涂滿地。例如近代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是12條屏巨幅畫作,全畫為泥金底上以重彩技法完成。因其畫的內容為仙境,故用金底以增加其神秘感。

黑底色:例如宋人小品畫《子母雞圖》,用墨色底,突出了母雞與小雞的姿態和造型。

石青底:例如近代于非的《玉蘭黃鸝》,石青的藍色底色突顯了春天的氣息。

朱砂底:例如近代任伯年的《牡丹孔雀》(中國美術館藏),他在朱砂色全底上做金粉小寫意技法的描繪,描繪出孔雀高貴典的身姿。任伯年還有黑紫色底的用真金銀粉繪制的小寫意花鳥畫6條幅,均藏于中國美術館。

蔣采蘋《金芭蕉》84cm×84cm

06色彩中的黑白灰關系

西方現代藝術中的黑白灰樣式已被中國畫家接受多年,色彩繪畫并不多指這三種色本身,而是指畫中應有最深的色、最淺的色和二色之間的中度深淺之色。當然畫面上黑白灰三種色不必平均分配,最深色也不必是黑、最淺色也不必是白。中國的水墨畫有“墨分五色”之說,實際上說的是“色階”,“黑白灰”說的也是色階。中國畫家很易接受色階的理論。

蔣采蘋《月下芭蕉》76cm×76cm

07色彩的均衡關系

西方現代色彩學中的均衡關系也為中國畫家接受多年,中國畫的傳統說法是“呼應”,也是指均衡關系。20世紀50年代,我聽油畫家董希文先生在講色彩學時提到“斑點對稱”,這是西方用語,也與中國畫講“呼應”是同一道理。

蔣采蘋《一品紅》92cm×60cm

08色彩的兩種審美形式:錯彩鏤金與芙蓉出水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在他的名著《美學散步》中提出'錯彩鏤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他認為這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現在詩歌、繪畫、工藝美術等各個方面。宗先生將此二者定為中國美學史上兩種不同的美感,而且提高到美的理想高度。他還說:“兩種美感,兩種美的理想,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貫穿下來。”

1940年,最早去敦煌考察和臨摹古代壁畫的張大千說:“敦煌是大師的作品。”他是20世紀最早肯定'錯彩鏤金'藝術美感的現代畫家。“芙蓉出水”一詞出自李白的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它是指文藝作品要有清淡典雅之氣韻,歷代文人體系的畫(包括水墨畫和工筆重彩)以追求此類風格為終極目標。

蔣采蘋《編鐘樂舞壁畫彩稿》(壁畫原大500cm×150cm)

宗白華先生說:“這兩種美應'相濟有功’,即形式的美與思想情感的表現結合。”重彩畫家應當將“錯彩鏤金”與“芙蓉出水”這兩種美感和美的理想融合在一起,或是兩個審美體系互不排斥、互相取長補短,各自走向自己的終極目標,從而使古老的、有著3000多年歷史且從未中斷的中國重彩畫,在偉大而多彩的現代重現輝煌,走向世界。

八大東方色彩常識貫穿繪畫的始終。當對色彩知識熟稔于心時,你在繪畫時更容易得心應手,而且像蔣采蘋先生一樣合理運用色彩,也會讓你的作品充滿生命力。

作者簡介

蔣采蘋,1934 年生,原籍河南省洛陽市。中央美術學院教授。2007 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重彩畫研究會會長。曾擔任第七、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評委。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收藏。

圖書簡介

《中國畫顏料與重彩畫技法》是蔣采蘋先生50多年來教學經驗的總結,也是她畢生繪畫創作和研究成果的集大成。本書不僅有對中國畫傳統顏料的制作和性能的詳細介紹,而且結合作品講解了顏料如何使用以及重彩畫的繪制方法。對于中國重彩畫的發展來說,本書是一部承前啟后之作,是在重彩畫界產生重要影響的一本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里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祝大年藝術初探(上)
馮長江畫筆下美艷的女人
韻如芙蓉出水 工比錯彩鏤金——著名畫家廖志標筆下的工筆重彩山水
金尚丹青系列展(之四百)網上展廳·張導曦
中國書畫名家推薦:景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淮南市| 奈曼旗| 新野县| 南丰县| 沂南县| 晋城| 永寿县| 左权县| 隆德县| 虹口区| 稻城县| 霍州市| 筠连县| 文水县| 南溪县| 临泽县| 江阴市| 蕲春县| 古浪县| 平定县| 永定县| 普兰县| 晋中市| 泰宁县| 大邑县| 府谷县| 伊宁县| 南皮县| 仪征市| 东台市| 隆回县| 华池县| 任丘市| 溧阳市| 曲阳县| 维西| 满城县| 商南县| 华坪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