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杰
今日頭條問答欄曰:“很多人到中年才懂:左右自己人生的,是金錢,有錢就好。你怎么?”
我是這樣想的:
“有錢就好”!
這句話連現在的小孩都知道的,何況中年人呢?錢是世界物質基礎的集中體現,錢是硬貨,沒有錢,又如何使人類社會流通與通流呢?
但人活著,特別是中年人,正在人生路上爬坡,家中柴米與油鹽、就學與養老、事業與發展、人情與事故、春秋與冬夏,旅游與住房等等,處處要錢養,時時需錢用。所以,沒有哪一樣不要錢的;所以,人到了中年,更感覺肩上的擔子如同千斤般重,好象壓得都快喘不過氣來了似的——人到中年方開悟!因為人生的戲臺搭在了自己的面前,自己由看戲的長成為演戲的,角色發生了轉換。
但凡人活著,光有錢的力道還不夠,還要有人的氣度。這個氣度就是:精、氣、神。
人總要有一點精神的,有了這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精神,“您”才能理清頭緒,分類科學,把握得當,修正完善,免入異途,收獲希望;才能舒解壓力,繼續前行!
但有兩點要記住:一是要創造價值并守成未來,光創得好但守不住,也是白搭。誠所謂:“創業好比針挑土,敗家如同水推沙”。難,但也不難!二是要有良好的思維路線。要運用好三種思維,即:正面性思維,本質性思維和正確性思維,有這三種思維路線作引領,“您”的人生行為必定正當,人生事業必定中興,家中老小必定笑逐顏開!
此時,“您”的壓力都變成了動力,萬事萬物都化作為“您”的能量,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