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益生元,盡管只有一字之差,都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但是他們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下面,我們就分別來介紹一下它們:
什么是益生菌?
所謂益生菌,是外部添加的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大家千萬不要認為細菌就一定對人體有害,這里的細菌,是特指有益人體的細菌哦。2001年,FAO/WHO對益生菌的概述進行了規范,“益生菌(Probiotics)為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有足夠量的活菌體到達宿主腸道、定植從而改變宿主腸道菌落平衡,進而對宿主起著健康效應”。
所有關于益生菌的定義都包含著兩個共同點:①活的微生物;②具有改善宿主健康的功效。這些細菌可以參與調理人體腸道菌群,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從而協助人體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預防和治療便秘及腹瀉、提高免疫力、降低血脂、抑制腸道病源和腐敗微生物的生長,分解致癌物質等。
什么是益生元?
簡單的說,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只有保障有足夠的益生元(食物),才能夠使得益生菌有足夠的能量生長繁殖,發揮作用。
益生元是不能被宿主消化吸收的低聚糖類,例如常見低聚果糖,就是一種能夠促進腸道內雙歧桿菌等腸道益生菌生長的優質益生元。
這樣,我們就不難發現兩者的區別所在:
1,成分不同,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細菌,而益生元則是低聚糖類。
2,作用方式不同,益生菌是外部細菌,作用更加直接,我們可以根據身體不同的體質及病因,添加不同的菌種,如雙歧桿菌對胃腸道疾病有顯著功效等。而益生元是以未經消化的形式進入胃腸道,通過投喂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間接地促進胃腸道健康和營養素的吸收。
3,免疫系統應答,我們的人體具有免疫功能,能夠識別外部攝入的細菌,不同的體質可能會因此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
4,在胃部強酸性的環境下,益生菌作為添加的外來細菌,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胃酸的破壞,只有活著進入胃腸道的有益菌才能發揮功效;而益生元只是一種糖類,而不是生物,不存在存活率的問題。在胃部強酸性的環境下,外來細菌的存活性會受到考驗,因為只有活著進入胃腸道的有益菌才能發揮功效,而益生元不是生物,不存在存活率的問題。
5,生產工藝不同,益生菌菌株存活環境要求高,對生產和包裝工藝都有很高標準要求,益生菌的載體最好是片劑、膠囊和粉末。益生菌產品必須低溫冷藏保存,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中活性益生菌的數量。如乳酸制品中的益生菌,一般保質期在1個月內,冷藏溫度控制在2~10℃左右。而益生元的生產和保存的工藝則沒有這方面的嚴格要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內的有益菌將逐漸減少而有害菌將漸漸增加,這也是我們應該重視合理攝入益生菌及益生元的重要原因。
益生菌的補充起作用嗎?
益生菌有很多好處,市面上亦有很多產品含有豐富的益生菌。但是,直接口服補充的益生菌,很難到達腸道和發揮功效。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益生菌難以貯存。益生菌很容易會被高溫和氧氣殺死或破壞,一般的益生菌補充劑,處存于室溫中,很容易變質,令它們的活性下降。以一般的補充劑為例,在服用前或過程中,益菌可能在未到達前已經被殺死,要得到實際的效用,估計大概每次都要服用起碼一百億個益生菌!那么,購買益菌的補充劑,其實只是在浪費金錢!
其次,我們的身體為了避免腸道受到感染,會沒有選擇性地阻止一切的細菌--包括益生菌--進入腸道,使它們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
益生菌耐酸性有限,在經過口腔和食道時要面對唾液中的抗菌酶,到了胃部又要對抗胃酸,結果令能成功進入腸道的益菌其實所馀無幾。加上,進入腸道后,這些益菌還需要成功地進行一段時間的定植過程,才可適應腸道環境,發揮益菌功能。
可想而知,服用益生菌補充劑以增加腸道益菌這個方法,效用其實非常有限。
所以,調解腸道菌群,我們應該首選補充益生元(如貞暢玖水溶性膳食纖維),為什么呢,益生元不受人體免疫機制及體內環境影響直達腸道,在腸道中作用于益生菌,幫助我們人體內的益生菌繁殖生存,發揮作用。
OK,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益生元和益生菌的區別,合理攝入,才能合理腸道菌群,發揮益生菌的巨大作用。
產品優勢:
是全球最大的益生元廠家生產的
是市場上純度最高的
是效果最顯著的
能做到一次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