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七)柴胡桂枝湯——盜汗,焦慮,抑郁

56肝氣竄——李宇航醫案

孫某,女,49歲。初診日期:2008年11月19日。主訴:自覺周身有氣竄動3月。現病史:患者于3個月前開始,時常感覺周身有氣游竄,氣竄游無定處,痛苦不堪,用手拍打竄氣之處,打嗝或暖氣后癥狀能有減輕。伴有夜臥不安,夢多易醒,驚惕難安,善太息,胃脘脹滿,口苦,大便干燥呈球狀,小便黃赤等癥。面色蒼白帶有瘀滯之象,舌質暗紅,苔白略膩,脈細弦。診斷:肝氣竄。治則:疏理肝膽脾胃,條達營衛氣血。柴胡桂枝湯加味;

柴胡8g 黃芩8g 半夏10g 生姜3片黨參10g 炙甘草6g 大棗12g 桂枝10g白芍10g 枳實10g 竹茹12g 天竺黃6g草果6g 知母8g

7劑,水煎服,每日1劑。囑其調節情志,禁食辛辣、油膩、海鮮以及牛羊肉。

復診:周身氣竄大減,大便已由原來球狀轉為條狀,小便顏色正常,舌質稍暗,苔薄。更服柴胡桂枝湯加減14服,氣竄消失,情志安和,顏面呈現榮潤之象。《中醫四大經典教學醫案選編》

57誤下——趙守真醫案

農民謝荊生,年二十五歲。先病感冒未解,尋由大便不利多日,腹不痛不脹。諸醫偏聽主訴之言,皆斤斤于里證是務,頻用大小承氣湯。大黃用之半斤,芒硝達乎四兩,且有投備急丸者,愈下愈不通,病則日加劇矣。病家懼,因征于余。診脈浮而略弦,問答不亂,聲音正常。據云:口苦脅痛,多日未食,最苦者兩便不能耳。細詢左右,則謂:“患者日有寒熱,寒時欲加被,熱則呼去之,兩月來未曾見汗。頭身時痛,常聞呻吟,是外邪尚未盡耶?”吾聞之恍然有悟。是病始由外感未解而便閉,屢下未行,乃因正氣足以驅邪,邪不內陷,尚有外出之勢,故下愈頻而氣愈閉,便愈不通,此由邪正之相持也。如醫者果能縝密審辯,不難見病知源。從其腹不脹不痛,即知內無燥結,況發熱惡寒之表證始終存在,豈可舍表以言里。假使因誤下而表邪內陷,仍不免于結胸,或釀成其他之變證,為害曷可勝言。幸其人體力健,抗力強,茍免如此。今當依據現有病情,猶以發汗解表為急,表去則里未有不和者。癥見脈弦口苦,胸脅滿脹,病屬少陽,當用柴胡和解;頭身疼痛,寒熱無汗,病屬太陽,又宜防、桂解表。因擬柴胡桂枝湯加防風。服后溫覆汗出,病癥顯然減輕。再劑兩便通行,是即外疏通內暢送之意。遂進食起行,略事培補,日漸復元。(《治驗回憶錄》)《經方直解》

論:本條是以病在經,誤以為腑實而下之。柴胡提綱,誤下之后,病仍在者,小柴胡湯主之。本條是誤下而未泄,病仍在者,小柴胡湯主之。

58盜汗——代立權醫案

鄧某某,女,65歲。患者于1985年9月24日以“心悸”收入醫院,辨證投以溫膽湯化裁治之,心悸及伴隨癥明顯好轉。然約半月,卒見睡中汗出,醒時即止,尤以頭面及胸頸部為甚,伴有惡寒、微除,口干口苦而不欲飲,胸脅脹滿,呃逆陣作,納食少進,舌苔薄白乏津,脈細數乏力。首辨陰虛火擾,熱迫汗泄使然,故擬當歸六黃湯加生龍牡、麻黃根,投藥四劑罔效;后獨取生脈飲以求斂肺止汗之意,非但于病無益,反見盜汗更劇,諸癥無減,汗出濕衣,可擰下水,每夜須換內衣三次方至天明,汗后惡風。通宵達旦,輾轉懼眠,痛苦難忍,如此持續已月余。細審患者脈證,乃久病正虛,衛陽不固,復感外邪,乃致太少合病所致。遂選用柴胡桂枝湯加減,解表和里,調和營衛。柴胡9克,黃芩9克,法夏9克,黨參12克,炙甘草9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神曲18克,生姜6克,紅棗7枚。

服藥2劑,盜汗有減,寒熱未作,續進原方2劑,盜汗甚微,腹脹、胸悶、心悸時作,呃逆不除,原方加蘇梗4.5克,瓜蔞皮12克,枳殼9克,3付藥后,汗止身爽,諸恙悉除。[北京中醫雜志1987,(3):52]

按語:本案盜汗伴見惡寒微熱,又口苦、胸滿、不欲食,為太少合病,由邪侵半表半里,表里不和使然。成無己在《傷寒明理論》中對此病機闡發甚詳,其云:“傷寒盜汗者,非若雜病之虛,是由邪氣在半表半里使然也。何者?若邪氣一切在表,干于衛則自然汗出也,此則邪氣侵行于里,外連于表邪,及睡則衛氣行于里,乘表中陽氣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覺則氣散于表而汗止矣。”故用柴胡桂枝湯太少同治,解表和里,以復人體上下升降,表里出入之機,營衛調和則汗止。《傷寒名醫驗案精選》

論:本案之盜汗,可擰水下,更衣三次,如此之劇,醒時即止,頭面胸頸為甚。此病因是屬外感,還是內傷?汗后惡風與惡寒都屬正常,衛陽已泄,所以惡風寒。本案就是外感病。以心悸,收入住院。提綱少陽二,或心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本案之汗出者,營衛不解而風泄,相火上逆而蒸泄,夜則陽蒸而不藏,所以汗多。

59泄瀉——葉道仲醫案

肖某,女,49歲,1973年7月30日就診。近兩天來,惡寒發熱,昨日下午開始腹瀉,已十余次,挾有黏凍,便前腹痛,心煩,嘔惡,舌苔薄黃,脈弦數。體溫39℃,大便常規:膿球0~2,紅細胞0~2。處方:柴胡12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黃芩14克,生姜9克,大棗9克。

2劑后,寒熱已罷,痛安瀉止,大便常規正常,但神疲納差,乃改用六君子湯加減2劑而愈。[四川中醫1985,(10):22]

按語:肝膽失于疏泄,乘克脾土則泄瀉,伴腹痛、心煩、嘔惡、苔薄黃、脈弦數,乃肝膽郁滯化火之象。又見惡寒發熱,則表證無疑,故用柴胡桂枝湯以散太陽之邪,和少陽之氣,邪去氣和則泄止。《傷寒名醫驗案精選》

60肝郁——姜元安醫案

郝某,女,22歲。肝氣素郁,經常胸脅發滿,胃脘疼痛,每屆月經來潮之時則小腹拘攣疼痛。當柴胡12克半夏9克生姜9克黨參6克白芍9克大棗6枚炙甘草6克當歸尾6克澤蘭9克。連服六劑而愈。《經方臨證指南》

61瘧疾——袁桂生醫案

張姓婦,25歲。患瘧病,先由西醫診治,服金雞納霜(西醫治瘧藥),瘧止。數日后復發,仍由西醫用金雞納霜,如是者數月,而瘧終不斷。延予診治,瘧病變為間二日一發,面黃頭暈,胸悶作脹,但尚能飲食。舌苔薄白,脈息緩滑。遂與柴胡桂枝湯合平胃散。兩劑,胸脹遂松,癥來亦輕,遍身發出疹塊,上自顛頂,下及兩腿,其癢異常,蓋病氣外泄之微也。仍以原方接服兩劑而痊。(《袁桂生醫案》《經方研習》

62神經興奮

一男孩,11歲,1977年4月3日初診。患兒3年前于兩側肩部和頸部出現酸懶疼痛,身體彎曲,非常痛苦。一天中尤以晨起最為不適。睡眠不佳,每晚著床竟長達兩個小時不能入睡。平素情緒不安定,一刻也不能平靜。一坐在桌旁便頻頻欠伸,身體騷動,旋即稱累離開,不能安靜讀書。易怒,常與弟兄朋友打架,學習亦無辦法。以往亦曾經許多醫院診治,毫無效果。據說患兒常于疲勞后出現不整脈,心電圖亦有所見。屢次發作頭痛,腹內急痛,心部苦悶,動悸明顯,此時多伴有發汗癥狀。行腦電圖檢查,并無變化。患兒面色略顯蒼白,身體適中,雙目無神。在診室初診記病歷時,患兒還比較安穩,未曾亂動。診其脈象為遲脈。患兒父母代訴,人夜則脈遲,不出現不整脈。腹診所見:右脅下有抵抗及輕微壓痛,但腹直肌卻不甚緊張。無舌苔,大小便正常。曾考慮是否痙攣癥,但在診察過程中卻絲毫未發現相應癥狀。血壓為150/70mmHgo.

綜合以上癥狀,究竟以投何方為宜,作者首先考慮的是柴胡桂枝湯或抑肝散,其次還可選擇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和甘麥大棗湯等,最后決定先試投柴胡桂枝湯。以本方散劑1.5克投之,日服2次。柴胡桂枝湯證為:胸脅苦滿、時發心腹卒中痛,有頭痛及發汗之表證;患者多怒、不眠、性急,病癥樣神經興奮顯著。

二診:4月29日。兩周過后,其父母吃驚地發現,患兒已不再打呵欠了。服藥后也不像以前那樣發怒,且已能安寢。肩、頸之痛亦大為減輕。更加令人驚訝的是,他竟能自覺地坐下來學習,這使他的雙親感到非常高興。

三診:6月5日。其后治療經過更加順利,頭痛、腹痛完全消失,動悸、發汗亦皆好轉。雙目顧盼有神,完全判若兩人。連鄰居和學校的老師也都為他的變化而吃驚。(《漢方治療百話摘編》)《經方研習》

63焦慮——仝小林醫案

常某,女,45歲。2010年10月20日初診。主訴:焦慮4年。患者2006年因胃痛、乳房脹痛、下頦淋巴結痛,伴心煩、心率加快、口渴等,當時在當地醫院給予消炎藥后癥狀減輕。此后出現失眠、多夢,且又伴見心煩、口渴等癥狀,經多處醫治,未見明顯療效,故而來診。癥見:焦慮,懼熱鬧,怕異味,心煩急躁,焦慮時血壓升高,服安定后血壓下降,神疲乏力,嗜睡,頭暈,氣短,多夢易醒,記憶力減退,時手指發麻,胸前區肋骨疼痛,肩胛骨疼痛,右臂內側疼痛,右頦下淋巴結疼痛(1emx1em,移動度好),焦慮時疼痛加重,納可,時便秘,小便調,月經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弱。診為郁證,證屬肝氣郁滯、氣機失調。治以柴胡桂枝湯加減。處方:柴胡、半夏各9g,黃芩、黨參、桂枝、炙甘草、浙貝母、貓爪草各15g,白芍30g,生牡蠣(先煎)、炒酸棗仁各60g,生姜3片。14劑,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

11月2日二診:服上方后,焦慮緩解,氣短、乏力、頭暈、多夢等癥狀明顯減輕,心煩急躁改善,異味較以前耐受,疼痛減輕,仍懼熱鬧,舌淡紅、苔薄白,脈偏沉。守上方,黃芩、貓爪草、浙貝母改為30g,另加夏枯草45g,28劑,煎服法同前。后患者家屬因他病來診,述此患者在當地按原方抓藥續服1月而諸癥消失。

原按;此方本為少陽兼表而設的證治,全教授根據臨床實際,發經方之新用,以柴胡桂枝湯疏肝解肌而治療焦慮癥。摘自:彭智平,仝小林教授治愈頑固性焦慮癥驗案1則[J].新中醫,2013,(1):204.《經方治驗精神神經類疾病》

論:都是上陽亢盛之證。心煩,率快,口渴,皆是火逆上亢之象。脈卻為沉?即使脈沉,也應見火逆之數。火逆則脈數,下虛則脈沉,也是可行,為何不見脈數,心率快,不就是脈數嗎?

64抑郁證——郝萬山醫案

管某某,女,42歲。1994年4月16日初診。患者因心情抑郁、頭暈頭痛5個月,加重3個月,由家屬陪同來就診。5個月前,因不明原因的疲勞無力,反應慢,完不成工作而心情郁悶,并常有自責自疚感。后漸見頭痛,失眠,早醒,醒后懶床難起,甚至至午仍未起床,食欲不振,疲乏無力,四肢麻木,肩背疼痛或竄痛,時而覺酸痛如壓重石,對周圍事情失去興趣,至就診時已逾3個月不能正常工作及料理家務,因痛苦不堪忍受,時時有自殺念頭。在某精神病院診為精神抑郁癥,用抗抑郁藥后,出現眩暈、口干、惡心等反應,遂拒絕服藥。  

現癥見兩目呆滯、愁容滿面、端坐不動、問而不答。病情由家屬代述。且手足冰涼、脈細小而弦而數,舌體胖大,舌質暗淡,舌苔白厚膩。西醫診斷: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型,重證。中醫診斷:郁證,辨證為心膽陽虛,腦神失養,肝虛氣郁,神竅痰蒙。治療即用溫補心膽,舒郁滌痰之法。方用柴桂溫膽定志湯和西藥多慮平。中藥處方如下:柴胡、黃芩、桂枝、赤白芍、半夏、生姜、陳皮、枳殼、竹茹、遠志各10g,茯苓20g,人參5g,菖蒲6g,炙甘草6g,大棗5枚,水煎兩次,分兩次服,每日1劑。

用藥后3日,頭痛身痛已減,用藥5日,上午可起床活動,食欲不振好轉,不再想死。用藥后4周諸癥已得到控制。此時中藥去菖蒲、遠志,以太子參易人參,桂枝減量,隔日服1劑,繼服兩周。用藥6周后已可正常上班,停服中藥。多慮平逐漸減量,每減25mg維持5天。約4周后以維持量12.5-25mg繼續服4周停藥。隨訪至今無復發。摘自:貫春節,郝萬山教授治療精神抑郁癥的思路與經驗[J].光明中醫,2001.16(3):54.《經方治驗精神神經類疾病》

論:合方溫膽湯的依據,就是舌苔白厚膩。此也是上焦不通,也是陳皮湯與陳皮竹茹湯的湯證。合方小柴胡,則肺膽胃通治,濁氣之上逆也。為什么手足冰涼?隧道不通,陽不四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經方臨證指南·劉渡舟》 中醫資料 中醫咨詢網
胡派三代經方醫案解析思路
胡派三代經方病案解析思路 馮世綸教授案解析陽明病(里陽證)醫案
胡希恕師徒三代經方醫案解析
▲[經典]胡希恕醫案 完全篇
胡希恕醫案153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改则县| 上虞市| 湘潭市| 安阳市| 和龙市| 隆尧县| 新巴尔虎左旗| 虹口区| 古蔺县| 汉阴县| 牟定县| 阿巴嘎旗| 黔西县| 通州区| 天长市| 咸宁市| 个旧市| 托克逊县| 天水市| 彰武县| 通道| 荔波县| 苏尼特左旗| 冀州市| 荆门市| 克东县| 浪卡子县| 岱山县| 鄂州市| 吴忠市| 宝坻区| 砀山县| 芜湖县| 汉川市| 怀远县| 通州市| 于都县| 招远市| 田阳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