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朗月,不期而遇
古詩詞賞析
看久了會寫詩的
往期精選
2022\10\31
今天,來讀李清照最有名的桂花詞。
宋·李清照
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注:輕紅,一作“深紅”。
“暗淡輕黃體性柔”,這七個字概括桂花的風韻,真是恰到好處!
“暗淡”是相較于其它色彩鮮艷的花而言的,金桂、丹桂色彩明麗,其實并不“暗淡”,但與春天的桃花、海棠,夏天的荷花、紫薇花,乃至秋菊、冬梅相比,桂花的“淡”、“輕”特質就體現(xiàn)出來了。當然,李清照說的也可能是銀桂,其花近黃白色,如一種褪了色的黃,“暗淡”無光。“體性柔”,言桂花秉性溫柔,像一位嫻雅的女子,不以色取悅于人。“柔”也有弱不禁風之意,風雨襲來,花即零落如雨。
下句“情疏跡遠只香留”,又把桂花寫成一位隱居山林的高士,他情懷疏淡,不滯于物,不困于情,以其德馨,贏得世人欽佩。詩詞中德桂花多生長于高山之上,如李白“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朱熹“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故曰“跡遠”。“情疏”,感情淡泊之意,這與其“淡”“輕”的特質是密不可分的。朱淑真謂“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言桂花與與人親近,卻不過度影響人的感情,你散發(fā)你的幽香,我點燃我的心香,我們各自相安,互不干擾。李清照在另一首詞中稱“終日向人多蘊藉,木犀花”,用“蘊藉”形容桂花,也是說桂花把情感深藏于心,而不顯露,這些都是“情疏”的體現(xiàn)。
前面說了那么多,就是為了引出“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二句。“淺碧輕紅色”是其他以“色”取勝的群花,而桂花完全不在意,也不屑如此做,故曰“何須”。她的“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足以奠定她在作者心中“花中第一流”的地位。
過片開始極力推崇桂花,說 高潔孤傲的梅花見了也要心生妒忌,堅貞恬淡的菊花見了也要掩面含羞,自嘆不如。“梅定妒,菊應羞”,李清照不惜貶低她曾經(jīng)最愛的梅菊,來稱頌桂花,可見真愛無疑。這還不夠,她還要接一句“畫闌開處冠中秋”,說桂花是中秋時期的花中之冠,不接受反駁。
贊也贊夠了,下面該寫什么呢?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忍不住為桂花鳴不平:屈原啊,當年你寫《離騷》時,可謂遍收群花,可咋把桂花給漏了呢?你真是情思不足啊!
“情思”,一指情感、情意,二指才情,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屈原都得滿分,但李清照直接批評他“無情思”,給了不及格,不禁令人愕然:李清照對桂花到底有多深的“情思”才敢毫不客氣地批評先賢呢?讀完這首詞,你感受得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