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枇杷顆粒和枇杷止咳顆粒 是藥店里常見的兩種止咳類中成藥 由于兩者的名字基本相同又都是止咳藥 不少顧客會誤以為兩者是同一種藥物 覺得只要是咳嗽了,就能隨意購買兩者使用 其實,隨意混用這兩者藥物,后果很嚴重!
事實上它們之間的成分、功效以及用藥禁忌上卻都有所不同,稍不注意用錯藥反而適得其反,延誤病程。嚴重者甚至可能損害身體健康......作為藥店人一定要學會鑒別兩者,為顧客做好薦藥工作。
中成藥,組方是關鍵
止咳枇杷顆粒組方
枇杷葉、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腦。輔料:蔗糖
枇杷止咳顆粒組方
枇杷葉、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腦、罌粟殼。輔料:蔗糖
從組方上可以看出,這兩種藥成分基本一致,但枇杷止咳顆粒比止咳枇杷顆粒多了一味“罌粟殼”。
組方解析
1、枇杷葉性寒味苦,歸肺、胃經,有清肺止咳的功效;
2、百部性溫味甘,歸肺經,有潤肺下氣的功效;
3、白前性溫味辛,歸肺經,有消痰止咳的功效;
4、桑白皮性性寒味甘,歸肺經,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
5、桔梗性平味苦,歸肺經,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的功效;
6、薄荷腦性涼味辛,歸肺、肝經,有宣散風熱的功效;
以上幾味藥材,都是寒涼性質,所以止咳枇杷顆粒與枇杷止咳顆粒的基本主治功能是相近的,都是清肺、止咳、化痰,適用于肺熱咳嗽。
兩者區別的關鍵所在就是枇杷止咳顆粒多出來的那一味“罌粟殼”。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
罌子粟殼,酸主收澀,故初病不可用之。泄瀉下痢既久,則氣敗不固而腸滑肛,咳嗽諸病既久,則氣散不收而肺脹痛劇,故俱宜此澀之、固之、收之、斂之。
罌粟殼性平味酸,歸肺、大腸、腎經。有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的功效。主久咳勞嗽。
也就是說,雖然止咳枇杷顆粒與枇杷止咳顆粒主治功能上相近,但由于多了一味適用于久咳勞嗽,能夠斂肺止咳的罌粟殼,所以枇杷止咳顆粒相對更適合久咳不止的肺虛之癥。
長時間肺熱咳嗽不愈者,應該選用枇杷止咳顆粒
肺熱咳嗽初期癥狀較輕者,應選用止咳枇杷顆粒
兩者的用藥禁忌有所不同
兩者最為明顯的是由于罌粟殼里含有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多種生物堿類物質,所以含有罌粟殼的枇杷止咳顆粒是嚴禁兒童、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使用的。雖然這些生物堿的含量較低,但如果長期服用仍然會有成癮性,而且還會損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在說明書的注意事項中,枇杷止咳顆粒還比止咳枇杷顆粒多了幾項內容:
1、不宜長期服用;
2、嚴格按規定用法用量服用;
3、年老體衰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醫中藥博大精深,即使藥名相近,功能相似,但只要有一味藥的差別都能對應的病癥和人群都會有所不同,千萬不能隨意混用,對癥用藥方能藥到病除。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
文章、編輯、排版:甘迺迪
資料參考來源:《本草綱目》、《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