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危樓愚夫》,相信不少人也被推薦看了這電影,結尾讓人印象深刻:
現實裝修現狀其實和電影有點像:消費者容易上當受騙,但他們多半選擇閉口不談甚至找人接盤,因為說穿被笑話還于事無補,因此奸商可以一個接一個的坑,整個裝修行業和國內商圈大多如此殘酷——消費者因為信息差,人人都可能是韭菜。
而更可怕的莫過于,有的人站出來述說相關經歷與事實,最后還可能被商家、業內人士、品牌粉絲嘲笑、暴錘甚至圍毆......
上一篇文章本就是寫我后悔合集的,我自己承認被坑所以才后悔,實際上定制衣柜/全屋定制所產生的費用有可能比半包裝修還要多,所以真的應該花更大的心思和精力去研究考察。而我后悔的主要原因確實是我當時沒做功課,結果就正好在衣柜把各種坑都踩了一遍,這個經歷自己本可以不說,因為我也害怕被圍毆。
我之前一直拖更甚至不想更,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定制衣柜本身時間線就很長,涉及的內容和素材以及個人觀點很多且非常雜亂。
只是又到了裝修旺季,有不少人催更我衣柜的文章,所以決定還是繼續更新分享一下自己定制衣柜的相關經歷和事后補的一些相關知識吧。
感興趣或者覺得有幫助的可以收藏慢慢觀看和討論,如果沒有幫助請自動無視右上角。
“天還很黑,路還很長,至少沒有忘,至少在路上,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周峻緯
其實很早我就分析過關于產品售價與品牌的一些聯系,在小米10手機的發布也感慨頗多:
在裝修中很多產品本身是同一個產品,可是經過各種人手之后到你手上價格已經翻了很多倍了。
大家都想往上尋找源頭,減少“中間商賺差價”,但現實往往并不存在。
對于大多數沒有渠道和辨別材料的消費者而言,選擇有能力優化材料的品牌是風險較小的方式,但是定制衣柜和櫥柜這些相關設計、售后服務其實一般和品牌關系不大,基本取決于當地經銷商。
如果一些品牌只是資源整合然后貼牌的話,那么能找到材料供應商自己整合固然好;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可靠渠道和資源的,高回報也伴隨著高風險和高投入(比如時間)。
對于大多數普通的我們往往還是會回到品牌,只是得接受同一個品牌產品,在不同地方的門店也可能有不同的定價。
像紅星美凱龍/富安居等全國連鎖家居市場定位高、價格自然也很高,可無奈的是我們明明知道這些,但整個城市只有那里有一家小店。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都互聯網購物裝修了,但消費者卻低估了廠家割韭菜的刀法:
很多品牌都出現了嚴格的控價手段或采用線上線下款式。
再來看看桔家衣柜我定的款式,網上商品只有1000塊的價格,里面的內容你幾乎是完全無從知曉;還有很多像這樣的定制產品網店,里面的評論甚少且大部分都還是刷的,對于像金牌桔家這種小品牌小流量的店面我個人現在是不建議的,后面細說。網店存在的主要目的其實僅僅是為了給線下引流而已。
比如當時我老婆當時傻傻的在天貓金牌櫥柜這邊留了一個電話號碼,后來某天開始幾乎每天都收到來自廈門的電話,就很像那廣告傳銷的電話,將你從淘寶逛店落實到線下櫥柜和衣柜店鋪的引流。
這里溫馨建議:準備買房或準備裝修的朋友,可以先去營業廳辦兩張新的電話卡,裝修完之后就可以把卡扔了。
如果你像我這樣類似情況:我老婆喜歡金牌桔家衣柜的宣傳圖,然后在淘寶留了電話號碼,最后經過“專業引導”,然后到“高大上”的紅星美凱龍去定某衣柜高端系列的時候,其實就注定和應該清楚花費肯定不會低。
當然我后悔選擇它并不是說價格比預期翻了好幾倍,而是說金牌桔家衣柜有非常多隱形不透明的消費,以及在衣柜購買到安裝整個過程中,有很多不專業、坑錢甚至缺德黑心的地方。
可能我們所想的衣柜是希望衣柜“頂天立地”,一整面墻都做成衣柜與房子結構完美契合。定制根據房子墻面/層高/橫梁的情況進行最優的設計和最佳的利用,最終達到顏值、實用、經濟和環保的目的,可實際上是這樣嗎?首先放一下老婆最初看上桔家衣柜最終入坑的圖。
1.套餐價格與內容
裝修我和老婆的原則是看你信什么就買什么:比如你堅信進口的好,那就買進口的;如果你堅信實木才是最好的,那就買實木的,比如你信木工打柜子,就請木工到家里......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可以談和操控的,就看你付錢多少而已。
關于板材:
絕大多數品牌的衣柜定制都是顆粒板,板材環保級別這些不科普了。關于板材本身,這里我不想過多討論顆粒+三聚氰胺板 和實木板的環保性,感興趣的可以去小家2有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多看書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不過對于實木這里還是提醒一下那先選擇實木的,市面上的橡木和橡膠木你們還是稍微區分一下,大多數廉價的實木不過是橡膠木指接板。
另外三聚氰胺板雖然都是顆粒板,但是表面的花色也是有差異的,通常好看自然的紋路花色商家就賣更貴的價格。另外只有較大的工廠才有大型的壓邊機器,做到比較完好的封邊,有效較少的甲醛排放。所以現場工人直接切割越多,有害物質釋放就越多。
關于板材既然已經選了,我覺得更應該留意的是柜體各面的厚度,通常很多厚度“文章”在背板上,背板有沒有必要和其他面一樣18mm,就看你口袋了。桔家衣柜反正是9mm,甚至有些衣柜是6mm。
關于五金:
比較基礎的五金有鉸鏈、阻尼、滑軌等,櫥柜五金更多這里就不列舉了。
五金比較出名和常見的品牌:海蒂詩、百隆、格拉斯...... 自行百度吧。
桔家衣柜套餐默認的為金牌自己的鉸鏈,質量對比進口的就不清楚了,當然加錢自然也是可以換進口的;滑軌用的海蒂詩的,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抽屜和五金畢竟是另算的。
滑軌大致由帶不帶阻尼、多少節、滑軌長度等因素決定了售價,我對這方面沒有做特別細的研究。五金部分可以對比淘寶價格,各種規格對應不同的價格,通常還是一分錢一分貨。這部分定制家具自然是賺錢的,通常會婉拒你自行購買并幫你安裝,畢竟餐館吃飯通常是謝絕自帶酒水。
不過五金就算你選好了品牌、款式和規格,也還是需要注意五金位置設計和使用的數量以及柜體是否有預埋鉸鏈孔,這很大程度影響了成本和壽命以及使用。
另外提一下,像玻璃鏡門的衣柜為什么報價感覺貴得離譜:1.天地鉸鏈、天地軸本身很貴;2.承載的極窄鋁合金框架模具與成本;3.安裝難度增加的人工費用;4.高端偏奢侈的產品自然利潤與溢價更大。
關于柜面:
前面的五金再加上柜面就基本決定了衣柜的系列和定價,烤漆工藝本身就比較復雜且時間比較長,如果你選擇烤漆面的基本都不便宜的,無論衣柜、櫥柜、木門都是如此;雖然烤漆溢價更高,但是烤漆的質感和顏值我還是認可的。
關于套餐:
在談套餐和套餐內容的時候,那些銷售人員一定會有意的規避或者提起上面的很多環節,而是會選擇那些他們有吸引力的方面對你進行洗腦,引導你提交定金趕緊確認下來;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慎重考慮清楚,和問清楚柜子相關的各種細節,沒有什么是不可以談的,只有把各種都講清楚了,落實在訂單之上才是交定金的時候。
雖然我們不喜歡什么套餐,里面暗藏各種套路,但現實上你不按套餐走他的單價可能更貴,有時候的無奈就是明知道前面是坑,但你也只能選一個跳,大小而已。
既然是套餐下單,那么就意味著肯定有超過套餐的部分的價格如何計算,這個部分往往決定了坑的大小。
我的套餐內容我也不知道準確版本是什么了,因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紅星美凱龍品牌店里交付定金,最后居然沒給我詳細內容的訂單,我不知道是故意還是忘記,定金收款只給了一個收據,反正后來讓他們出示或補,對方也一直沒給我們明確的套餐內容和訂單。這里的一個大意就為后面的大坑埋下了伏筆,因為套餐內容他可以翻臉不認或者自己決定,所以第一個坑就來了,后面我們再細細說。
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對口頭承諾翻臉不認的情況:當初和我們說是榻榻米是按榻榻米原本的套餐價格單獨計算的。后面一直在那哭窮,這單不賺錢什么的,榻榻米要和蔻蔻這個系列一并計算面積計算價格,我和老婆有時候就是太好說話和太善良了,也就不去和他們計較和翻臉這個面積了,實際上榻榻米使用的面積乘以兩系列產品的差價他們就立馬賺了幾千塊。
2.配件價格表
相信不少人也是看中別人的宣傳圖沖動消費的,那么看看實際買家秀是怎樣的呢。這圖是我從評論區拿的圖,明明都是訂的一個產品系列,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
沒錯,首先那個略丑的把手就直接拉開了檔次,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他這個系列套餐里面是并不包含這個關鍵部件的,而那個黑色的把手實際就一塊黑色金屬,根據長度價格為100/200/300左右,估計這個買家覺得貴就用套餐默認的把手了。 這里確實有一種較為廉價的替代方案,就是隱形把手涂黑漆,外觀看起來效果接近。
同樣的配件還包括拉直器、抽屜、首飾盒子、掛衣桿、榻榻米的升降臺等,這些基本通常都是要額外單獨算錢的,但是這些他們計算價格基本不提,畢竟才是真正賺錢的核心嘛。
所以個人建議就是一定要讓商家拿出配件清單表給你看看,看完那些高昂的配件價格可能你就不是那么想訂了,如果訂的話要明確配件的折扣以及數量,寫在訂單上。
手動升降機1500塊,液壓升降機2500塊,看看這虎狼價格,對比下淘寶價格不知道賺多少倍。
問題在于他們一直和我們說的液壓升降臺,當時我們覺得1500雖然貴了點也認了,結果1500買回來個手搖的升降臺。再看看當時的聊天記錄和 合同上面只寫了一個“升降臺”,我自然默認為之前和我說的液壓升降臺,最后告訴我液壓升降梯2500塊,我是不懂金牌衣柜憑什么賣這么貴。
這也是我們和他們最后聊不下去投訴到12315的點,只不過翻臉來得太晚,交了全款已經完全被動了。
3.衣柜的側面
1)側面材質
衣柜和櫥柜都是柜門和柜體區分單獨收費的,因為材質和工藝不同單獨收費不可厚非,但是衣柜比櫥柜需要多留意的就是衣柜的見光面很多時候并非只有正面。
所以定制衣柜就涉及到了衣柜的頂面、側面的材質和顏色,如果你不希望是衣柜內的木色,而是柜門一體的材質或顏色 ,側面如何計價以及取舍就是一個問題,我這里側面目前自然不好看。不過后面可能會做玻璃屏風,所以我可能用白色材質貼之后安裝玻璃屏風解決。
當時我們開始按面積來計算電視柜的時候,覺得電視柜占用面積也不是很大0.35*2.4,價格不貴也就直接在這里做了。然而側板*2+2.4米長的頂板的費用基本可以再弄一個柜子來,加錢能加到我懷疑人生的感覺真棒。
2)側面圖及柜子深度
我不懂是他們軟件不行,還是他們水平太差還是有什么別的目的,一直都給不出很好的出側視圖,最后側視圖我是到了衣柜送來安裝的圖紙里才看到的,結果最后側面還是有點翻車。
比如電視柜頂板稍微突出了一點點,并不是完全平的,念在影響倒不是特別大,我不想再與他們糾結這個了。
最后我仔細翻看了他所有的側面圖信息,發現錯誤的根源在于他所有的側面數據只計算了柜體的,卻忽略了柜門的2cm厚度。
其他地方2cm對效果影響倒不大,而翻得比較嚴重的地方是兒童房這里,中央空調已經將吊頂做好了,我要的自然是衣柜與吊頂齊平,結果柜門就是凸出來的。
我自然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效果,他們提出的兩種解決方案:將柜體削薄2cm,達到齊平效果;或者將后面的梁削2cm,最終能夠齊平為止。
他們自然想偷懶動我家里的梁或者是工人當場切薄2cm,這種不是蠢就是壞的餿主意我自然不會采納。我自然要求他們削柜體,并且拿到工廠去封邊,收口條切割不封邊畢竟會釋放有害物質。
當他們提出要動房子梁的時候可見這些人為了省事和偷懶真的什么都干得出來。
4.關于衣柜面積
關于衣柜的投影面積還是展開面積計算我這里不說了,和你們聊一聊收口條。
衣柜安裝通常分為地板安裝前后,前者是是通過下方墊木條切割契合的方法,確實可以做到絕對的頂天立地但往往現場切割較多;大多數定制衣柜通常是選擇壓在地板上做的,但是就會涉及到地板或墻面不平的問題,通常采用收口條來處理。
桔家的衣柜反正是沒有提供底部調平的方案,他們會告訴你這里就必須使用收口條了,這樣才能做到契合。了解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很多所謂的定制衣柜都有點水,怎么感覺和自己理解的定制有點誤差呢。不要問為什么,問就是工藝;真正好工藝的衣柜定制聽說可以做到不用收口條達到完美契合。
收口條不要小看他高度沒有多少,但它是按照套餐單價來計算面積的,整體算下來絕對可以賺不小的面積和材料,加上不低的單價這里就能吃到不少的價錢,搞清楚你要的是衣柜而不是收口條。
這里在桔家淘寶看到買家秀也是大量使用了收口條。當然收口條可能還有更多花樣:比如收口條與面積二次計費、收口條材質要與門板統一再次收費等等。
再看看這里最初給我提供的收口條寬度是13cm,買家秀看到不少收口條都是十分粗壯的。最后收口條我們普遍壓到6-8cm的寬度;
而且最后收口條也是師傅在場臨時切割和調整的,現場切割的效果自然比不了工廠大型機器經不起細究,說實話收口條效果和作用真的很水,個人認為能真正做到沒有收口條或盡量少現場切割那才叫高標準。
可以看到中間還是沒有很好的貼合墻面,而且他們的品控也并沒有多好,其中一根收口條顏色就不對,要求返廠重新制作了。
5.柜子非標定義與非標價格
通常對于衣柜的長度、寬度、高度、厚度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度,廠家將超過這個規格和限度尺寸的板材,要么沒法做要么就需要加很多錢。
通常房子鋪完地板的層高在2.6-2.7米之間,然而桔家的門板最大長度是2.4米,當然一些進口品牌的大板是有2.7米這樣的尺寸的,具體還是看品牌是否有或者價格了,還有要小心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假冒的進口板。
據我了解桔家是沒有的超過2.4米的,所以上面的那個圖如果你仔細看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個人并沒有真正的做到“頂天立地”,而是在衣柜之上還有吊頂;而且這家衣柜的底部沒有很好的調平方案。
所以這個時候我和老婆都傻眼了,衣柜要么分為兩段,要么就得做吊頂,再多安裝一個分機的話,費用又是直線上漲。
最后我家的衣帽間只能采用兩段式的衣柜,效果離最初所想相差略遠,而且還使用了更多的把手。
原本我計劃的電視柜是在2.6、2.8米的規格,但是說了很多次對方都是給設計的2.4米,根本原因就是板子最長只有2.4米,超過就得兩塊板拼接。
最后看看所謂定制的電視柜長度也只是2.4米,所以你覺得所謂的定制真的很定制么,感覺其實不過是在他們標準尺寸里的拼湊而已。
這里另外提一下柜子磨邊的設計處理,比如我電視柜這個邊在打開柜門的時候是會礙手的,這里就沒有設計磨邊,所以站著用手打開電視柜的話,手會碰到頂板上沿直角有點疼。
6.關于橫梁的利用
前面提到了偷面積和所謂定制的問題,還有一個他們常用坑爹方案這里也分享一下:
相信很多新房子都會遇到這樣的房屋橫梁,房間內往往會有突出一截的梁,在使用和利用上都不是很方便,或者經常無法使用。
小家3中好像有提到這部分的“偷”面積,方法就是將墻重新做,這樣可以擴寬走廊的使用面積,走廊通常都會做吊頂;而房間內使用也會更加便利,當然這樣做的拆墻和砌墻費用就需要自己衡量了。
我們當初小家3的書并沒有發布,自己也不覺得有太大的問題。在衣柜定制的時候確實遇到了利用困難的問題,而且當時坐吊頂僅考慮了足夠中央空調使用,并沒有齊平橫梁來做。
再來看看桔家衣柜他們給出的意見和方案(方案2收口條自然沒那么寬約8cm):
這里再次涉及到前面提到的深度非標問題,吊頂和橫梁已經超過了60cm,只不過對方眼里就是錢;而我只想有更好的效果,畢竟都花了不少錢了。
雖然前面提出的方案1看起來損失并不是很多,但我們最終還是自己動手:
這個地方的衣柜我當時就直接說了,你家定制衣柜這不能做那不能做,只能方案1解決的話,那我可以找別家做,然后他們就可以按下面的圖做了。
所以上面提到的削2cm柜體是因為上半部分柜體后背是貼梁設計的,已經完全沒有了操作空間。
7.背板結構安插連接方式
不過上面可以能達到那樣設計和操作的前提條件是上下柜體是獨立的,這些都是前期很容易忽視,還有之前在網上看到別的行內人員分享的柜體拼接方式,顯然這也影響了柜體的成本和性能。
桔家在結構上確實是比較好的插接式,不過價格都這么貴了,一些基礎參數達標也是應該的。
這里簡單分享一下定制衣柜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以定制衣柜的引流
早期文章我就說過裝修行業引流帶客是有回扣和提成的。桔家畢竟是金牌衣柜出生,自然從一開始到后來衣柜都反復引流我到金牌櫥柜(廚房高柜他讓我繼續在他那里做)。之前在深圳看金牌的櫥柜也是一樣的套路引流到衣柜,只是聽說在外地就沒啥興趣理我們了。
而且看了幾次金牌櫥柜,算下來的價格也是感人的,關鍵普通套餐包含的柜面都很丑,至于好看的臺面或者巖板價格特別可怕,所以衣柜實際上并不能給我帶來什么實質性優惠,我也沒什么好糾結的。
裝修我一直堅持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一個籃子里,這個衣柜的老板也是有裝修工程隊的(也就是和我簽合同的南寧公司),目前接手一個房子和我家戶型很像,有很豐富的經驗,開始還假裝好心,不懂的可以向他咨詢。
所以衣柜這次雖然踩了雷,但是其他項目目前倒沒什么大錯,如果我把裝修也交給他來完成的話,可能我裝修款可能都要翻倍了。
2.關于店鋪信息參考
店鋪的規模和設計師人數往往反映了店鋪的經營情況,結果在我們交全款的時候就已經在紅星美凱龍撤柜了,所以在后面維權的時候也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可惜這是我們后來12315投訴后才了解到的,我們也才明白為什么當時他們打著什么套餐、優惠、年底的各種借口,那么焦急的催著讓我們趕緊確定方案,催著讓我們趕緊付款,我說去店鋪刷卡付款的時候和我說網上支付也可以的......
前面也說過了雖然你選擇了某一個品牌,但品牌通常只把控了原材料,而當地經營只要給錢基本就能加盟的,基本不需要什么水平或者資質。
所以我建議裝修/衣柜/櫥柜這種在選購的時候,如果你預算不是特別低,真的不建議選擇太冷門和小眾的品牌和公司,金牌桔家本身就不是一線品牌,在我們這種小城市雖然有但店面也是很小的,實際接觸也就他一個老板和一個設計師兼顧看店。
3.關于設計師水平
人手少的弊端無論是房屋測量、產品設計、運輸安裝、售后等方面通常都會有一定的劣勢或弊端。
比如最后在設計溝通的時候,你發現他們設計不行的時候,但就這么一個設計師。而設計師在衣柜中的作用還是挺大的,比如五金的設計、衣柜燈光的設計、衣柜結構的設計、柜門打開方式等等。
我們和他們設計溝通過程簡直用不堪回首、飽受折磨來形容:
1)很多時候你感覺對方就是聽不懂人話一樣,經常一個問題溝通了幾次還是在原地,我們脾氣那么好的,后面都都受不了了。溝通效率實在是太低,后來每天晚上下班和他們溝通到深夜,持續了一個星期才溝通出來個大概,后來也埋下了不少坑。
2)有些問題實際上他們心里明白得很,因為它們的出發點和你的根本不一樣,它們只是想辦法讓你花更多的錢,比如推薦更多的結構,做更多的柜子桌子之類的,腦子里只有錢的所謂設計是根本沒有靈魂的,甚至都沒和我們提燈光電線的相關,這也是為了營銷他合作的智能燈。
本來這里并不是很想做旁邊的結構的,結果弄個這樣的開放結構就算了,最后上面擋了一些空調回風口,最后還無法完成契合。
3)經常和他們溝通特別的困難也就算了,看看他們通常的處理方式,師傅現場解決一下就行了,可見他們對于原本環保的噱頭毫不關心。
3.現場復原柜子的尺寸
不是所有柜子都做整面墻的,由于很多設計可能都是金錢所驅使,所以一些柜子往往“偏大”,在效果圖出來之后可以在現場大致畫出具體尺寸,實際看看柜子做出來之后比例大小整體效果是否讓人滿意,操作難度并不高。
4.之前關于測試圖和深度數據一直沒有詳細提供,我個人猜測可能和一些貓膩有關。
側面深度涉及了柜體的深度,柜體內空間的利用情況,還有與之配套的軌道情況。具體我并非專業人員,就無法判斷了。
4.關于付款及簽合同
在我后來維權的時候才注意到一些細節:
最初定金的時候其實可以在美凱龍交錢,最后他們引導我支付寶付款,公章蓋的是他柳州的一個小公司章;再后來合同的施工方卻是他南寧的另一個公司;估計我付款要簽合同的時候他們似乎已經在美凱龍撤柜,所以一直強調可以網上付款;我堅持刷卡,各種理由不在店,最后讓我到另一個建材市場的金牌櫥柜刷卡的。
所以我這里強烈建議大家在實體店購買商品時盡量不要使用網上轉款的方式,而且在付款的時候最好是確保時間、地點、公司和人物這幾個信息的統一,日后萬一維權都會方便很多。
5.合同還需要注意的內容
因為前期已經摸清了對方,簽合同我們已經小心和提防了,在注意到沒有詳細的側面圖和側面深度數據,簽合同的時候我們要求將深度在合同上,所以后來出現門板突出2cm的時候這個數據錯誤問題的時候,不會出現扯皮的情況。
一定要謹記口說無憑這句話,特別是對于這些狡猾商人,任何可能出現爭議的信息都要清楚的寫入合同內,比如上面提到的“升降臺”問題,沒寫清楚是什么升降臺就能翻臉不認賬進入扯皮。
需要注意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側視圖數據、門板打開方式、顏色信息、配件信息、抽屜信息等等。裝修建材采購中都不要輕易被對方帶了節奏,每個內容慢慢的仔細看清楚再簽字。
還有一個就是售后內容也一定要事先說清楚,往往這些商家會以這是“定制”產品,非質量問題可能直接不會給你退換。
6.發貨和安裝
另外品牌衣柜通常都是外地加工好之后物流發送到當地,然而衣柜的所占空間還是非常大,小店鋪還可能沒有倉庫對貨物進行存儲保管,如果你家里當時無法擺放安裝,就有可能出現物流存儲費,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7.安裝師傅人員配比與實際安裝
這種定制衣柜的安裝其實說簡單不簡單,說難其實也不算很難。安裝師傅也都是按照說明書像積木一樣把衣柜拼起來,安裝人數基本決定了安裝速度,反正據我所知給我安裝衣柜的兩個師傅也安裝金牌的櫥柜。
衣柜安裝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點:
12315直接微信小程序或者打電話都可以進行投訴。
原本想寫的原話:12315沒太多作為,在目前這種監管不健全并且維權成本過高的大環境下,還是通過學習武裝自己,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
不過后來我調整了投訴思路,在寫文之際12315那邊好像開始有所動作,投訴從我原本紅星美凱龍店所屬的區又轉到了另一個區并聯系到了我。不過目前在外地也沒抱太多的希望,結果最多也就升降臺的更換和之前沒弄好的返廠修補好而已,畢竟合同一簽其實大局已定。
如果后續有新的進展,我也許會再另外更新補充。
回想起來自己和老婆甚至不知道當初為什么要急著去定制衣柜,明明我們早就對衣柜有了規劃和安排,在地板安裝完之后再定衣柜其實都是可以的,結果定金下了之后一路被帶節奏。
最后我偶爾感嘆人心不古,裝修從開始到后面絕大多數都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太多商家都是抱著能騙一個是一個能坑多點多坑點的心態,很少有商家是誠實守信的做生意。
仔細想想總結一下自己衣柜為什么被坑:其實奸商不可怕,可怕的是奸商有文化。
整個過程就宛如被溫水煮青蛙:從一開始的哭窮博同情到講道理需要加錢,再到最后“誠信經營”......對方一步步一點點慢慢的讓你掏錢,每一次都恰巧沒有讓你徹底爆發翻臉,讓你選擇再花點錢了事;甚至你對于你的投訴或指責,對方還是一次次“心平氣和”的打電話“講道理”;最后我都翻臉了,他居然還提出升降梯歸雙方都有責任,我出差價他出運費,這種“真心”希望解決問題的態度(榨干最后一分錢)。
對于這一點我是真心佩服的,直到最后我都表明要投訴他了,對方還能忍心吞聲、苦口婆心,不禁讓我聯想到曾經看到的這段話:
“他們殺黨員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黨員;當他們殺工會分子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人;當他們殺猶太人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隨后他們向天主教徒而來我沒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當他們殺我的時候沒有人說話,因為已經沒有人了。”
經常感覺自己和老婆很多時候是真的太好說話了,我們每一次忍讓、理解、讓步換來的只是對方的得寸進尺與變本加厲永無止境……當下不要臉和不講誠信、不講道德的商家就是可以更容易坑到錢。在我們意識到衣柜坑挺大的時候,實際上有裝修群友建議我們從定金超過20%入手退定金或者只做1W的柜子及時止損或脫坑,可是我們想想自己這樣做了,會不會慢慢像他們一樣有些耍無賴不要臉。
所以我們家的柜子因為意識到了坑之大,甚至想過不要那一萬定金,最后是只做到了套餐的22平米,想著早點結束就算了,提醒別人大家不要重復我們的路子便是。
可我們家還是有不少柜子沒有做的,比如玄關柜、餐邊柜、陽臺柜、貓墻等等。我在這里雖說的金牌桔家衣柜經歷了很多坑,但它可能是個例但也可能是整個品牌甚至行業現狀。
未來可能有兩個柜子還得去定制,反正是不可能再看金牌或者和別人推薦金牌的了,只是我也不敢保證別家坑不坑,經歷了這些最多讓我不再掉同樣的坑。可是定制衣柜還有太多工藝和細節,除了我所經歷的部分可能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很多黑幕和貓膩甚至從業多年的人都不一定了解,懂得最多的往往還是奸商。
另外我應該也不會選擇在家里打柜子,家里有鄰居是木工直接打的,打柜子在家里產生的木屑和各種氣味,柜子的做工細節與封邊可能也無法讓我滿意。
所以現在我們余下的柜子打算就是能買宜家就買宜家吧,盡量用宜家成品柜往現有數據上設計,餐廳吊頂后的高度實際上還是挺容易契合的。可能有些人說宜家的柜子不怎么樣,但至少消費透明,購買放心、質量可靠。
別問,問就是宜家~
關于上文當中一些人單純的比單價,比總價其實真的挺幼稚的,總想著自己以最少的價格得到了至少9成好的產品,實際上你真的賺到了嗎?
另外還有一些人說文章沒啥干貨,可實際上本文很多東西也都沒怎么展開或引入就已經超過一萬字了,而且文章太長不一定有多少人看完。如果要詳細展開來講,那我一個非專業人士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時間,翻閱或詢問更多專業的資料和人員來佐證了,再詳細撰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