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飲食結構能使人長壽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已逐漸認識到,食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作用相當于一劑強效藥。
例如,某種食物能引起心臟病或有助于你防止患心臟病。有些食物幾乎立即見效,如那些令人易睡或導至血壓升高的食物。但大多食物都相當于慢性藥,一般在數月、數年后才會見效。
飲食如同吃藥一樣,你應該知道的是,在你這樣的年齡段,在你這樣的身體狀況下,食用多少食物,食用何種食物效果最佳。營養學家對此提出了忠告:飲食一定要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適度的蛋白質。
成年人每天進食的最佳選擇是:每天應食50%~60%的碳水化合物(演粉質食物和糖類),15%的蛋白質,30%的脂肪(2~12歲的兒童可以稍高一些)。這種進食法將會使你避免心臟
病,腎臟病、高血壓病、減少糖尿病對身體的損傷,減輕風濕病的病痛,少患乳腺癌和脂癌。而且這種進食法會幫助你達到和保持理想的體重,不用吃藥你就會獲得身體變化過程中所需要的全部維生素。
什么樣的營養結構最為合適呢?下面列舉五類基本食物:
(一)肉、無皮家禽肉、魚、豆類。每天吃2~3份,你會吸收到所需蛋白質,以增強和再造肌肉。當你的血液中膽固醇突然升高和患有心臟疾病的可能時,選擇食物時請你注意:瘦肉,無皮家離肉比一般肉類要優,魚又優于家禽肉,而豆類是最好的食品。
(二)乳制品、牛奶類。男性每天要食2~3份,女性3~4份,這些食物中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維生素A、D,可預防老年性骨質疏松,要選脫乳和脫脂乳制品,一般商場有售。黃油及含牛奶高的乳酪,含有大量的動物脂肪,過多食用,會使膽固醇升高。
(三)面包、谷米、面粉、大米。你每天應食用6~11份,這些食物正是醫生所要求的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要選擇豐富纖維和維生素B的谷類制品。燕麥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特殊效力,如果你的碳水化合物中放了過多的脂肪調味汁,或者過多地吃含有大量脂肪的烤制食品,那么你會發胖。
(四)水果類。每天食2~4份。
(五)蔬菜類。每天食用3~5份,水果蔬菜都含有大量的纖維系及維生素A和C。
合理控制血脂 可以延年益壽 合理控制血脂 可以延年益壽
血脂是在人體血漿中含有的人體所需的脂質成分,包括脂肪和類脂。
脂肪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之一;膽固醇是類脂中的一種,血液中所含的這些脂質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質是人體細胞膜、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膽固醇還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質。皮下脂肪可以阻止熱量散發和吸收外界的熱量,維持正常體溫;脂肪還有保護內臟免受沖撞的作用。
膽固醇過低對人體不利,因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減少,對人體許多生理功能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人體的白細胞有一種特殊的吞噬功能,可以清除衰老細胞和癌細胞,如膽固醇過低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
但是,事物是有兩面性的,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少人體內脂肪集聚過多,膽固醇等血脂水平都在升高,心腦血管病已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血脂過高會導致危險
雖然血脂對維持生命有重要意義,但是高血脂卻對人體有危害,其中最主要的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對身體的損害是非常隱蔽、緩慢、進行性和全身性的。因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動脈供新鮮血液和氧氣,一旦動脈被粥樣斑塊堵塞,就會導致嚴重后果。高脂血癥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脂血癥還可能促進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和脂肪肝等。
中老年血脂應控制在什么水平
提到血脂異常,有些人只關心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異常,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血化驗單上的“血脂”應至少包括以下項目: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其中HDL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是抗冠心病的保護因子,被稱為“好膽固醇”;LDL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被稱為“壞膽固醇”。
應把血脂控制在什么水平呢?
理想的膽固醇水平為5.17毫摩爾/升,甘油三酯<1.8毫摩爾/升,HDL應>1.3毫摩爾/升,LDL應<3.12毫摩爾/升;如已患過心肌梗塞或作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者,LDL應<2.6毫摩爾/升。降膽固醇除了應注意飲食等自我保健外,還可服用他汀類藥物,力求把血脂控制在這樣的水平,這樣可大大減少心肌梗塞和缺血性中風的危險。
控制血脂的關鍵是自我保健研究表明,運動和體力活動消耗體內大量的能量,既可以降低血漿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又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對增強體質、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非常有益。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種類,運動量要適當,并持之以恒。煙酒和高血脂癥的關系很密切,有吸煙習慣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2-6倍;長期大量飲酒會加重高血脂癥。
預防高血脂癥,調節飲食也很重要。
中年人應該注意少吃動物脂肪、動物內臟及甜食,因為糖在肝臟中可以轉化為甘油三酯,使血漿中的甘油三酯濃度增高,所以應該限制甜食。不過,酌情吃些肉類并非不可,吃肉時如同時吃些豆制品,豆中的磷脂可使膽固醇處于懸浮狀態,而不致沉積在血管壁上;蛋黃中的膽固醇是肥肉中的17倍,但蛋黃中富含磷脂,故每天吃一只蛋是可以的。美國營養學家曾提出“蛋乳素食”的主張,即在素食的基礎上,每天吃1~2只雞蛋,并適當喝牛奶,這個主張是有見地的。中老年人要重視多吃蔬菜、豆制品和水果。
已經出現高血脂的人,尤其是40歲以上的男性,絕經后的女性或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人群一定要改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并吃合理的膳食。在此基礎上,再在醫生的指導下考慮是否服降脂藥物。
十類人最有可能長命百歲
健康、長壽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數項國內外研究表明,有十類人最有可能長命百歲。
1、身材矮者:美國科學家認為,人類存在一個最適宜生存的高度,這個高度是:男子165—168厘米,女子159—162厘米。
2、稍胖者:美國科學家在調查600萬人的體重與壽命關系時發現,稍胖的人體能、抗病力均比瘦人強,因而壽命長。
3、禿頂者:男子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多精力充沛,平均壽命長。
4、耳長者:耳朵長者多高壽,這可能與中醫講的體內腎氣旺盛有關。
5、腰細者:活過70歲的腰細者占總人數的95%,且很少患心血管疾病。
6、頭胎者:我國的數據表明,一、二胎者壽命最長,在90歲高齡組中,第一、二胎出生的占60.6%,在100歲組中則占77.3%。
7、居住環境中多植物者:物質生活條件相同,常年忙碌于綠葉紅花中的花匠,比長居住在花木稀少、空氣污濁的鬧市的人平均多活7年。
8、多夢者:日本研究人員發現,人腦中存在影響睡眠的物質——催眠肽。多夢者因催眠肽少而更易長壽。
9、B型血者:B型血者多溫和平靜,從容大度,不過分爭強好勝。在長壽人群中,B型血的人占83%。
10、血壓略高者:芬蘭醫生發現,80歲以上的壽星,其血壓多在160/90 毫米汞柱左右,存活率遠比血壓只有120/70毫米汞柱的人高。
老人保持心情快樂四法
1、常打電話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特里薩說,保持長期的友誼,對維持快樂心情和身體健康大有好處。而僅僅通過打電話與朋友聊天就讓血壓降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此外,每周至少參加一次社交活動的人,思維會更敏銳,并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
2.記錄愉快時光
記錄下愉快的事能夠提神。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顯示,寫下所有值得感激的事的人在未來一周會更樂觀,對他們的生活也會更為滿意。不過,這也不要做得過火。有研究顯示,那些一周寫1次感恩日記的女性,比那些每周3次的人更覺得幸福。因此,要找到適合你的次數,以免讓它成為負擔。
3.多做好事
美國心理學專家索尼婭博士的研究顯示,一天做5件好事能使人變得幸福和安寧。當然,做善事不必事先計劃,一些舉手之勞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讓你感到意外的回報。如果你很難每天做足5件好事也不必煩惱,索尼婭博士指出,做到本性善良就有收獲。
4.回憶過去
每周抽出一些時間,寫下或錄下,甚至是只在心里回憶過去的重大事件。美國
長壽中心主任巴特勒說,可以以不同的時間段來撰寫你的人生史:大學時代、新婚之始、職業生涯、初為人母(父),寫下每個人生階段的勝利、失誤以及對未來的教訓。
回憶不好的時光與回顧美好時光一樣有用。因為很多事情只有在若干年之后,你才能發現,那次“損失”為你開啟了另一扇門,并最終解開心結。
歡迎您光臨溫馨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