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你們好!
歡迎你們的到來,感謝你們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到學校,這是對我們學校工作和老師的理解、支持。我們都有著共同的目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家庭、學校,社會三大支柱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最基礎性的,每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要創造一個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家長的思想境界、人生觀、價值觀及其對工作、生活的態度、待人接物、舉止談吐,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即便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當然學校的教育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我們相互、共同、花大力氣影響、教育孩子,使他們成才。
看著孩子一年年長大,我想你們除了為孩子的成長感到喜悅外,也會有更多的憂慮:孩子升入三年級了,一切都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語文知識的學習更加廣泛了。中高年級的學習不同于低年級的學習,現在除了基礎知識以外,就是閱讀和寫作。而閱讀則是學生對文章的分析、理解、歸納和概括等綜合能力的體現。所以,有不少家長覺得語文學習是一件頭疼的事情。確實如此,如果說,數學有一條線,牽一發而動全身,像直瀉而下的瀑布的話,那么,語文就好比是茫茫無邊而又深不可測的大海。孩子們怎樣才能在這樣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呢?怎樣讓他們在小學階段的后三年跑得穩、跑得快、后勁足呢?這就是我們共同要探討的問題。
要正確對待孩子,以平等的心來對待他們。孩子在物質上可以說是幸福的,但一門心思花在吃穿用上,就會養尊處優,形成惰性,好逸惡勞,不思進取,不思學業,但對孩子學習上的需求應盡量給予滿足。不要動不動就發火,責罰太多就會失去意義,向反方向發展。要細心地發現孩子真正的需求,好的支持,不好的加以引導,堅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由。
要科學地愛孩子。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關愛,更需要有精神上的支持。孩子不需要父母的溺愛,溺愛只會使他們走入歧途;他們也不希望有過于嚴厲的關愛,在適當的時候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表揚與支持,好孩子有時是夸出來的,就是我們成年人不也需要夸贊嗎?何況是孩子。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思想道德的行為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舉足重輕的作用。家長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讓自己的言行在孩子的心目中做個好榜樣,讓自己真正成為孩子生活中的老師。
三年級與一年級相比真的大不一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絕大多數學生還是不錯的,能夠及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課堂自覺守紀律。我們有這樣的感覺,大凡各項作業都能獨立認真完成的學生成績都是優秀的,這就是好的學習習慣出的成果。不要怨孩子這里哪里不好,我們做了些什么呢?好習慣會使孩子終生受益,最終出成效。有些學生,他們在課外的表現不盡人意,作業字跡潦草,有的甚至干脆不做。因此我們希望家長,要用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作業,要有耐心,一定要嚴格把關,不認真就一定要重做,直到認真為止。有壓力才有動力,才能形成好的習慣,即使孩子沒有優秀,但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點點的進步也是好的,常言道:功夫不負有心人。要讓孩子知道干什么事都要有責任,從小樹立責任意識。我們尋求家長的幫助,請你們也參與到孩子的作業中來,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這不是老師在推卸責任,而是我們都有共同擔負培養孩子的習慣,教育孩子成長的責任,而且孩子在家的時間比在校的時間長呀。要知道這畢竟是你的孩子,是你的未來。為了你的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家長行動起來吧。
教書育人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應盡的責任,我們會盡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我們攜手努力,為孩子鋪就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