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寶寶出生前——大腦發育最活躍的胎兒期
在對當媽媽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后,我們就要積極著手準備胎教了。有了準備懷孕的想法之后,就應做好孕期的胎教計劃。要知道,生命自孕育之初,就具有感知能力,母體的健康、情緒、飲食等等都包含著胎教的意義。
第1個月的胎教重點——環境胎教
在對當媽媽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后,我們就要積極著手準備胎教了。有了準備懷孕的想法之后,就應做好孕期的胎教計劃。要知道,生命自孕育之初,就具有感知能力,母體的健康、情緒、飲食等等都包含著胎教的意義。在胎寶寶發育成長的各個時期,科學地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刺激,使胎兒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殖,神經系統和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訓練,以最大限度地發掘胎兒的智力潛能,更是胎教的重要手段。
剛懷上寶寶的第1個月,最應該解決的問題就是為準媽媽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首先,應該給孕媽媽提供一個相對安靜、優雅、環保的居住環境,如果居住臟亂吵鬧,不僅會對孕婦的健康產生危害,而且也會對胎兒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在20世紀70年代,國外曾經有人居住在國際機場附近的居民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當地居民所生嬰兒的體重比其他地區新生兒的體重低,說明強烈噪聲很可能影響了胎兒的發育。家裝污染更是需要孕媽媽們躲避的,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源是甲醛、苯、氨和放射物質。其中,甲醛是世界公認的潛在致癌物,它還能致胎兒畸形。像很多白血病患兒日益增多,家裝污染就是重要殺手。
除了居家環境需要注意之外,孕媽媽們還要提防家用電器的輻射,尤其是微波爐和電磁爐的輻射。據有關婦產專家的臨床調查,排除遺傳、用藥不當等因素,家電輻射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損害人體生殖系統的元兇在孕婦身上主要表現為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
此外,孕媽媽好的心理環境也是優境養胎的重點。她的精神情緒不僅可以影響到本人的食欲、睡眠、精力、體力等幾方面的狀況,而且還可以通過神經體液的變化影響胎兒的血液供應、心率、呼吸、胎動等變化。因此,孕媽媽要注意好心理調適,心態盡量要平和、愉悅。不要大悲、大怒、大喜,做到穩定平和,保持愉快輕松的狀態。
過來媽媽貼心話
孕媽媽如果有吸煙酗酒的習慣要立刻戒掉。吸煙和酗酒均會影響母嬰健康。有些孕媽媽在孕期閑得無聊,愛去人多地方,就可能染上疾病,者被動吸煙。因此,即便是再愛熱鬧的孕媽媽,在孕期為了寶寶的健康,也要盡量選擇人少、安靜的地方散步。
第2個月胎教重點——情緒胎教
有些孩子出生后出現腭裂或唇裂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孕媽媽長期情緒過度不安或焦慮造成的。妊娠第2個月正是胚胎腭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媽媽保持豁達和輕松的心情,是保證寶貝健康的基礎。
作為孕媽媽,雖然你與寶貝的神經系統沒有直接聯系,但有血液物質及內分泌的交流,你的情緒變化會引起某些化學物質的變化,對胎兒十分不利。如果孕媽媽處于負面情緒下,會心跳加快,血流加速,消耗大量的氧和營養素,還會產生比平時高得多的廢物即毒素。要排出這些毒素,體內器官就得加緊工作,這將會消耗更多的氧和營養素,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科學家曾做過實驗,讓各種情緒的人呼出氣體冷凝成水,悲傷者呼氣水的顏色呈白色且渾濁,憤怒的人其冷凝水的顏色偏紫,將這種水注小白鼠,會很快使之死亡,由此可見,負面情緒產生毒素,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
同樣,當孕媽媽生氣、焦慮、緊張不安或憂郁悲傷時,會使血中的內分泌激素濃度改變,胎兒會立即感受到,表現出不安和胎動增加。而且,胎寶貝也是有記憶的,他(她)對外界有意識的激動行為,感知體驗,將會長期保留在記憶中,直到出生后。因此,只有保持愉快、平和、穩定的心態,才能為胎兒大腦的全面發育提供有利基礎,才能促進胎兒記憶的發展。
據報道,1972年在德國某醫院出生了一個名叫克里斯蒂娜的健康嬰兒。從出生開始,這個嬰兒就一直拒不吮媽媽的乳汁,醫生讓另一個乳母去喂她,卻見她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這種罕見的有悖于常理的舉動,不僅使人愕然。經過調查分析,才發現這位母親在懷孕時特別不想要這個孩子,只是在丈夫的懇求下才勉強把孩子生了下來。可見,這位小女孩在胎兒時就已經感覺到了媽媽的想法,所以出生后仍對媽媽“心存怨恨”。
說起來慚愧,在我懷孕初期,因為一下子停止工作返回家庭生活,老公因為工作又沒太多時間陪伴,家里就自己一個人,感覺日子很單調無聊,一時間不知道應該如何適應,情緒很低落。后來翻看到情緒對胎兒的重要影響的文字,還記得那書再擺完事實后,有一段總結,原話是“如果孕婦長期精神憂郁、苦悶,不僅對胎兒發育不利,而且還會影響到胎兒出生后生理、心理以及智力的發展,并會使孩子在出生后具有遺傳性焦慮。”
這段話猶如當頭棒喝,一下子讓我看清了自己的現狀,并且作出了要立刻扭轉局面的決定——在那之前,我還沉浸在對生活轉變的極大不適應中,還在心里感懷過去的社會角色帶給自己的成功和快樂,或者說,突然從過去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出于慣性,自己還處于切換的痛苦當中,但是,認識到情緒對肚子里寶寶的重要作用后,我開始正式接受,或者說是開始享孕期生活了。
過去因為上班,早晚披星戴月,很少去體會生活的美好,我現在可以持續半小時抬頭看天上云朵的變化,也可以瞇著眼睛坐在小區的長椅上享受日光浴,甚至可以慢慢走完一條街,只為在眾多的三葉草中尋找那一株幸運的四葉草……我終于能享受慢生活帶來的樂趣,這一轉變完全在于意識到了自己情緒的重要性——一定要為寶寶好起來!
在孕媽媽的情緒問題上,其實老公的理解和幫助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早一點培養準爸爸也是一項蠻重要的工作。平時也讓老公多讀一讀準爸爸該了解的知識,讓他知道,他需要在老婆懷孕期控制和引導她的情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始至終保持平和、寧靜、愉快和充滿愛的心理,是整個孕期胎教計劃的主要內容。選擇空氣清新、氧氣濃度高、塵土和噪聲都比較少的公園里散步,置身在寧靜的環境里是保持健康心情的好方法,對母子的身心都將起到極好的調節作用。同時,要聽輕松的音樂,看愉快的電影,閱讀輕松的小說或者優美的散文等。注意不要看情節驚險的電影,不聽快節奏的音樂,不看悲傷的文學作品。
過來媽媽貼心話
孕媽媽可以在網上開設一個孕育博客,記錄你從懷孕的最初到孩子出生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各個時期不同的心情和身體變化、感受、胎教方法、寶貝的反應等等,一點一滴地寫下來,讓它成為你孕育生命的最好記錄。隨時翻看這些寶貝成長的點滴,母愛就會油然而生,那愛的情緒一定會感染腹中的胎寶貝的。
在自娛自樂的同時,還能與網上眾多懷孕的女性朋友交流各自的心得體會,這也能讓停止眾多社會活動的孕媽咪找到一定的歸屬感,避免孤單。將來孩子出生,還可以繼續和大家溝通育兒心得,由于長時間的沉淀,還能培養起一批好朋友。
第3個月的胎教重點——撫摩胎教
孕媽媽腹內的胎兒,除了通過聽覺與母體內外的環境發生聯系外,觸覺也是接受信息的一種途徑。用胎兒鏡做檢查時,發現胎兒的手會抓深入宮腔內碰觸他手的胎兒鏡,腳在被胎兒鏡碰觸時會立即避開。這種碰觸能刺激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因此,有些專家據此制定了“撫摩胎教法”,通過對胎兒進行皮膚觸覺的刺激,來激發胎兒的運動積極性和獲得愛撫。在撫摩的過程中,胎兒的大腦感覺中樞的細胞在傳遞這些觸覺神經沖動時得到發展,伸展出更多的樹突便于建立更多的突觸聯系,使大腦網絡更加豐富。
當胎兒長到3個月的時候,已初具人形,可以感受到外界對他的壓、觸,孕媽媽可用輕柔的手法撫摩下腹部,或在搖椅中輕輕搖動,通過羊水的震蕩給予胎兒壓、觸的刺激,這樣會促進胎兒神經統的發育。當孕媽媽隔著母體觸摸胎兒的頭部、臀部和身體的其他部位時,胎兒會作出相應的反應。嬰幼兒的天性是需要愛撫的,有規律的撫摩胎教,就像是媽媽與胎兒的對話一樣,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
撫摩是孕媽媽與胎兒之間無聲的語言,通過對腹部的撫摩,孕媽媽傳遞給胎兒是一份濃濃的母愛。按摩胎教在妊娠3個月時進行,以后在胎兒發脾氣胎動劇烈時,或在各種胎教方法之前都可應用此法。
準備工作
撫摩胎兒之前,孕媽媽應排空小便。撫摩胎兒時,孕媽媽應保持穩定、輕松、愉快、平和的心情。同時,室內環境要舒適,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合適的姿勢
孕媽媽仰臥在床上,頭不要墊得太高,全身放松,呼吸勻稱,心平氣和,面部呈微笑狀,雙手輕放在腹部,也可將上半身墊高,采取半仰姿勢。不論采取什么姿勢,但一定要感到舒適。
方法
雙手從上至下,從左至右,輕柔緩慢地撫摩胎兒。反復10次后,用食指或中指輕輕撫壓胎兒,然后放松。也可以在腹部松弛的情況下,用一個手指輕輕按一下胎兒再抬起,來幫助胎兒做體操。有時胎兒會立即有輕微胎動以示反應;有時則要過一陣子,甚至做了幾天后才有反應。在輕柔緩慢地撫摩胎兒的時候,孕媽媽心里可以默想:“寶寶,媽媽真愛你”;“寶寶真舒暢”;“寶寶快快長,媽媽等你出來玩”等。這個撫摩體操適宜早晨和晚上做,每次時間不要太長,5~10分鐘即可。
過來媽媽貼心話
撫摩胎教從第3個月開始,一直到寶寶出生,都要堅持來做。當孕媽媽有胎動時,也可以使用“指按法”來進行按摩胎教:用食指或中指輕輕觸摸胎兒,然后放松即可。開始時,胎兒一般不會作出明顯反應,待母親手法嫻熟并與胎兒配合默契后,胎兒就會逐漸反應強烈。如遇到胎兒“拳打腳踢”的強烈反應,表示胎兒不高興,應停止動作。8個月時,胎兒的頭和已經分清,此時如胎兒發脾氣,母親可用愛撫法撫摸胎兒頭部,一會兒胎兒就會安靜下來,用輕輕蠕動來回答。此法應定時做,一般在每天睡覺前(晚上9~10點)胎兒活動頻繁時做,每次時間在3~5分鐘為宜。需要注意的是,切勿使用過于強烈的刺激。
第4個月的胎教重點——言語胎教
寶寶剛一出生就能辨別出媽媽的聲音,這是千真萬確的。當新生寶寶哭鬧的時候,只要聽到媽媽的聲音,往往就會停止哭泣,換上一副很專注的神情,似乎在傾聽。這個柔和的聲音讓他感到熟悉、溫暖、安全,因為這是他在媽媽肚子里聽到的最多的聲音。
在胎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對聲音已相當敏感,能分辨和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并能進行“學習”,形成“記憶”,可影響到出生后的發音和行為。如果堅持跟胎寶寶對話,不但胎寶寶會認識你的聲音,還是一條培養寶寶語言能力的捷徑。
臨床實驗證明,進行過言語胎教的寶寶,出生后情緒穩定,視聽能力強,容易被安撫。如果將這種有益的教育延續到出生之后,將來寶寶在語言、認知、情緒和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將遠遠超過那沒有進行過言語胎教的寶寶。
朋友海鷹正處于懷孕4個月階段,有一次去她家,正遇到她老公在和寶寶在說話:“寶寶,周末我帶你去吃香香飯飯,就咱爺倆去,不帶你媽去!”看到這個場景,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孕媽媽當然被逗的咯咯笑嘍。海鷹告訴我說,寶寶有時候在里面動,肚皮有的地方很硬,于是就朝硬的地方揉揉。沒想到老公很嚴肅地批評她:“忍住,不要揉啊,千萬要忍住!你想想咱寶寶現在的小胳膊小腿有多細啊,你一揉還不給揉骨折了呀!”
看來海鷹夫婦倆很懂胎教,胎寶寶四五個月大的時候,最喜歡聽中低頻聲音,這時候是準爸爸們該露一手的時候了。因此,每天爸爸們趴在肚皮上和寶寶說會兒話是很有必要的。準爸爸每天下班回家時向兩個人打招呼:“親愛的,我回來了;寶寶,爸爸回來了。”同時給母子倆一個擁抱。別小看這人人都會做的事情,它會對妻子和寶寶都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當然,言語胎教主要還得依靠孕媽媽們來完成。對寶寶進行言語胎教,孕媽媽不必為談話內容絞盡腦汁,完全可以就地取材,把生活瑣事、工作、學習、娛樂乃至天文地理等作為聊天內容,隨時跟胎兒聊一聊。當然,聊天內容也可以是對寶寶的問候或祝福。早上起床時,你就可以問候他:“起床嘍,寶寶,你可以開始運動嘍!”晚上睡覺前再打個招呼:“寶寶,媽媽要睡覺嘍,你也睡吧!”早晨洗臉的時候,可以告訴胎兒人為什么要洗臉,并介紹香皂和洗發水的相關事宜,吃飯時,介紹都做了什么菜,都是什么顏色,都有哪些味道。出去散步時,也可以講講路邊的小店都賣什么的等等。
每天,孕媽媽可以帶著愉悅的心情朗讀一些優美的散文、詩歌,選擇一些好聽的故事講給寶寶聽,也許將來這些故事會是寶寶最喜歡的呢!科學也證明,寶寶在出生后出現哭鬧時,給寶寶講你在懷孕時經常講給寶寶聽的故事,寶寶會慢慢的平靜下來。準媽媽在給胎兒講故事的時候,要盡量充滿感情,朗讀的同時,盡可能地使故事內容在自己的頭腦里形成一個個具體的形象,盡量將書畫上的內容“視覺化”地傳達給胎兒。“視覺化”就是指將鮮明的圖畫、詞句、影像印在腦海中的行為。研究發現,每天進行視覺化的行為,會逐漸增強將信息傳達給胎兒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胎教故事不應該有陰暗、暴力的東西,也要避免太過激情、悲傷的內容,例如有些故事中涉及兇狠的大灰狼,都應盡量避免,像我們熟悉的《白雪公主》、《小紅帽》等故事,會讓沒有絲毫心理防備的胎兒感到恐懼,會給他的幼小心靈留下陰影,也應該避免給胎兒講述。孩子早晚要感知善與惡的,但還是胎寶寶時就知道這些還為時尚早,人生的路很長,有些事情還是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習吧。
過來媽媽貼心話
每天最好設定固定的“說故事時間”, 最好是夫婦二人每天各念一次給胎兒聽,借說故事的機會與胎兒溝通、互動。選一篇你認為讀起來非常有意思、能夠感到身心愉悅的兒童故事、童謠、童詩,將作品中的人、事、物詳細、清楚地描述出來,例如:太陽的顏色、家的形狀、主人公穿的衣服等等,讓胎兒融入到故事描繪的世界中。言語胎教應一直堅持到寶寶出,讓寶寶在媽媽爸爸溫柔的聲音中更加聰慧地成長。
第5個月的胎教重點——運動胎教
運動胎教是指孕媽媽適時、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和幫助胎兒活動,以促進胎兒大腦及肌肉的健康發育。懷孕中期,胎兒著床穩定,孕媽媽就可以稍微加大點運動量了。
運動能使孕媽媽吸入更多的新鮮氧氣,加速體內廢物的排出,有效地緩解孕期的不良反應,讓胎兒能夠更加順利地度過整個孕期。適合孕期的運動有散步、孕婦瑜珈、游泳等等。
散步可以給予胎寶寶和子宮收縮一樣舒適的刺激,當孕媽媽以輕松的心情散步時,子宮便會產生有規律的輕微收縮,這樣會刺激寶寶的皮膚,讓胎兒感覺溫暖和舒適。散步時宜穿著舒適鞋襪,并采取漸進式的方式來增加散步的時間與速度。
孕媽媽堅持做柔軟的孕婦操或孕婦瑜伽,會減輕身體的壓力,由深度放松的方式得到身心舒緩。運動可刺激腦內啡呔的產生,讓孕媽媽與胎寶寶都心情愉快。
準媽媽適當游泳可以消除水腫,還可以緩解全身慵懶的感覺、調節情緒。對骨盆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但準媽媽游泳時要注意水溫(29~31℃)、時間(上午10點~下午2點),在專人陪同下進行最好。學會在水中全身放松,對產程順利進展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如果懷孕期間每天都出門散步或做適度的運動,就不需要特別再去游泳。而那些在孕前根本不會游泳的準媽媽,也不要在此時學游泳。
需要注意的是,孕媽媽不要運動量過大,另一方面,如進行特殊的體育運動,最好有專業人士的指導。
到胎兒第5個月的時候,小家伙在孕媽嗎的肚子里活動得就更厲害了,這時候,可以幫助胎兒進行運動胎教了。
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的方法是:孕媽媽仰臥,全身放松,先用手在腹部來回撫摸,然后用手指輕按腹部的不同部位,并觀察胎兒的反應。開始時動作宜輕,時間宜短,過幾周后胎兒逐漸適應會作出一些積極反應。這時可稍加一點運動量,每次時間以5分鐘為宜。24周以后可以輕輕拍打腹部,并用手輕輕推動胎兒,讓胎兒進行宮內“散步”活動。如果胎兒頓足,可以用手輕輕地安撫他。如果能配合音樂和對話等方法效果更佳。
對胎兒的運動訓練應當注意,一般在妊娠12周內及臨產期均不宜訓練,先兆流產或先兆早產的孕媽媽也不宜進行訓練。此外,手法要輕柔,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每次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否則將適得其反。
運動胎教對孕婦和胎兒有很多好處,能使胎兒適應相對位置改變及子宮內羊水晃動,訓練胎兒的平衡感。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加胎盤血供,有利于胎兒健康發育。研究表明,凡是在宮內受過“體育”運動訓練的胎兒,出生后翻身、坐立、爬行、走路及跳躍等動作的發育都明顯早于一般的寶寶。
運動胎教同樣對孕婦也大有益處,不僅能增強婦腹肌、腰背肌和盆底肌的張力和彈性,使其關節、韌帶松弛柔軟,有利于孕婦正常妊娠及順利分娩。適當運動還能控制孕期體重的增加,促進產后體形恢復,另外,運動能還讓孕媽媽心情舒暢。
過來媽媽貼心話
有的孕媽媽在孕期準備了大量的胎教讀物來學習,以為接觸的信息越多,寶寶也學得越多,盡管懷孕的身體很疲憊,但每天的音樂、按摩、英語等課程都還是要排得滿滿的。
孕媽媽做胎教都是抱著希望寶寶出生后聰明伶俐的美好愿望,可如果這個愿望太功利,變成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胎教而胎教,拼命給自己加碼,胎教的效果就可能適得其反。試想:如果你每天為了做胎教而把自己搞的筋疲力盡,那腹中的寶寶就更不要說了。所以,孕媽媽們千萬不要“為了胎教而胎教”,把自己搞的很累。定義胎教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外界的刺激,促使胎兒接受更多的優良信息,讓他發育得更好、更聰明、更健康,底線是讓孕媽媽感覺心情舒暢,至少是沒有壓力,所以孕媽媽們千萬不要陷入教條主義哦。
第6個月的胎教重點——求知胎教
很多孕媽媽在懷孕后都變得發懶起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吃好,睡好上,其他別的事情都不愿意干,也不愿意去想了。有人認為,這是孕婦的特性,順其自然好了。但是,這卻是胎教學說的一大禁忌。
孕婦與胎兒之間是有信息傳遞的,胎兒能夠感知母親的思想。如果懷孕的母親既不思考也不學習,胎兒也會深受感染,變得懶惰起來。顯然,這對于胎兒的大腦發育是極為不利的。而倘若母親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則可使胎兒不斷接受刺激,促進大腦神經和細胞的發育。
胎寶寶6個月時,正是大腦發育的高速時期,所以,為了寶寶的聰明智慧,當媽媽的一定要以身作則,平時,要多思考一些問題,多讀讀書,使自己精神上獲得凈化。孕媽媽心情開朗,精神振奮也能對深居腹中的胎禮起到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有條件的話,孕媽媽也可以看一些美術作品,去美術館就是不錯的主意。在孕媽媽理解和鑒賞的過程中,美的體驗同時也傳達給了腹中的寶寶,為培養寶寶將來擁有濃厚的生活情趣打下基礎。
如果孕媽媽依然在這個時間上班,也不必為沒有時間給寶寶做好充分的胎教而內疚,工作時候的思考和判斷,同樣會影響到腹中的胎兒。所以,即便是懷孕也要積極進取,不斷探索新的問題,平時注意觀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看通過視覺和聽覺傳遞給胎兒。總之,孕婦要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學心,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使胎禮受到良好的影響。
過來媽媽貼心話
有些孕媽媽在孕期給未出生的寶寶繡十字繡、縫制小衣服或者做些手工的洋娃娃和藝術品,其實這些活動都會間接地促進胎兒心靈手巧。因為,手指的動作精細、靈敏,可以促進大腦皮層相應部位的生理活動,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孕媽媽的手工活動,能夠通過信息傳遞的方式,促進胎寶寶大腦發育和手指的精細動作。
第7個月的胎教重點——光照胎教
胎兒的感覺功能中視覺的發育最晚,7個月的胎兒視網膜才具有感光功能,因此,可以在7個月的時候進行光照胎教了。
光照胎教主要是借助手電筒的光透過腹壁、肌肉等進入子宮內,在子宮內光線經過羊水會變成紅色,對于黑暗中的胎兒是個新鮮的視覺上的刺激。當胎兒的視網膜的視桿細胞受到光線的變化后,會將這種光線變化的信息以電脈沖的形式在大腦細胞之間傳遞,傳遞過程中所走經的視覺神經通路就會得到發展,就可以在這些細胞的基礎上延伸出更多的樹突或樹突棘,從而為形成更豐富的視神經奠定基礎。
有些孕媽媽擔心光照會不會對胎兒造成過強的刺激呢?對胎兒的視網膜以及視神經有沒有損害呢?有醫院對動物實驗結果證明,光照對視網膜以及視神經有益無害。利用彩色超聲波觀察,光照后胎兒立即出現轉頭避光動作,同時心率略有增加,臍動脈和腦動脈血流量亦均有所增加。這表明胎兒可以看到射入子宮內的光亮。但是,孕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光線進入子宮內后,羊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雖然存在輕微的明暗差異,但對于一個終日處于黑暗中的小生命而言,這點差異完全不用計較。
孕媽媽在7個月的時候通過產前檢查應該已經知道了胎兒頭部的位置,就可以每天選擇固定時間,用手電筒通過腹壁照射胎兒頭部。時間不要太長,切忌強光照射,每天孕媽媽腹部照射3次,胎兒看到光線,會轉頭、眨眼。照射的同時,準媽媽和寶寶進行對話,告訴寶寶現在是什么時間。這樣,可促進胎兒視覺功能發育,對日后視覺敏銳、協調、專注和閱讀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
孕媽媽還應注意把自身的感受詳細地記錄下來,如胎動的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是大動還是小動,是肢體動還是軀體動。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記錄,孕媽媽就可以總結一下胎寶寶對刺激建立的特定反應了。
利用光照胎教還可以訓練寶寶的晝夜節律,孕媽媽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前,用手電筒的微光一閃一滅地照射胎寶寶腹部,告訴他:“寶寶,從小就要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哦!”在晚上準備睡覺時,同樣以用手電筒的微光一閃一滅地照射腹部,告訴胎寶寶:“寶寶晚上需要休息的時間到了!”長期以往,寶寶就會和媽媽一樣,養成白天活動,晚上休息的作息規律了。
過來媽媽貼心話
光照胎教和其他胎教一樣,都是孕婦自身磨練性情、提高修養的過程。如果進行光照胎教,要堅持下去、有規律地去做,才能使胎兒領會其中的含義,并積極地作出回應。
第8個月的胎教重點——藝術胎教
到了第8個月,胎兒初步的意識萌動已經建立,所以,對胎兒心智發展的訓練可以較抽象、較立體的藝術胎教法為主。藝術胎教要求孕媽媽通過看畫、聽、聞,感受生活中一切的美,將自己的美的感受通過神經傳導輸送給胎兒。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被一些藝術作品所吸引,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大自然母親般的胸懷,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和溫馨。這不僅可以使孕婦本身得以充實、豐富,同時熏陶了腹中的寶寶,而且還會刺激胎兒快速地生長,使其大腦的發育優于其他胎兒。由于這種教育使胎兒事先擁有了朦朧美的意識,出生后一般也較其他嬰兒聰慧、活潑、可愛。孩子與母親的關系會因此而倍感親密。 孕媽媽看一些使人精神振奮、情緒良好的書會對自身及胎兒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一位哲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位精神高尚的人在淡話。那精辟的見解、分析,豐富的哲理,風趣幽默的談吐,都會使人精神振奮,耳目一新。”偉大人物的傳記,優美的詩歌、兒歌,令人神往的童話和神話,鼓勵人向上的世界名著,著名的山水和名勝古跡的游記等等都可以作為孕媽媽涉獵的范圍。
畫畫也是令孕媽媽獲得美的感受的方式之一。心理學家認為,畫畫不僅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產生美的感受,還能通過筆觸和線條,釋放內心情感,調節心緒平衡。畫畫具有和音樂治療一樣的效果,既使不會畫畫,你在涂涂抹抹之中也會自得其樂。畫畫的時候,不要意自己是否畫的好,你可以持筆臨摩美術作品,也可隨心所欲地涂抹,只要你感到是在從事藝術創作,感到快樂和滿足,你就可以畫下去。
一些優美的音樂也是能讓孕媽媽獲得陶冶的方式,在下一個月份,我們會重點談到音樂胎教這個話題。
如果孕媽媽心緒不寧,也可以在芳香中放松自己。芳香療法可以使你身體和精神放松。在優雅地享受芳香的同時,輕松地獲得健康。
總之,利用一切可以用來感受美好的東西來使自己心情愉悅,孕媽媽心理狀態好,腦部就會開始分泌快樂激素,這種快樂激素會到達子宮的血管,通過臍帶送到胎兒身上,臍帶血管的放松過程中,提供給胎兒更多、更好的養分和氧氣。
過來媽媽貼心話
孕媽媽不必一一涉獵各種藝術,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種方式就可以。心情愉快,能切實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是最終目的!
第9個月的胎教重點——音樂胎教
音樂胎教對胎兒智力開發具有特殊功能。優美的音樂能使人獲得美感,陶冶人的情操。但孕媽媽聽音樂,不僅能調節自身情緒,對胎兒也很有好處。實踐證明,受過音樂胎教的寶寶,出生后喜歡音樂,反應靈敏,性格開朗,智商較高。
在孕媽媽心情煩躁的時候,舒緩、輕柔的音樂是安撫情緒,使孕媽媽慢慢平靜下來的有效方式,例如絲竹樂《春江花月夜》,就很適合孕早期孕媽媽情緒暴躁時傾聽,能鎮靜孕婦的情緒;古箏曲《漁歌唱晚》:適合孕婦在睡眠不好時聽,它樂聲悠揚,能幫助孕婦的情緒回歸寧靜;當然孕媽媽也可以在情緒輕松、愉快的狀況下聽音樂,這樣更能改善其微循環,從而為宮內正生長發育的寶寶提供優良的宮內生活環境。
胎兒在成長的中期已經具備了聽力,因此在孕晚期可以適當給胎兒聽些音樂。適合胎寶寶聽的音樂應選擇那些委婉柔美、輕松活潑、充滿詩情話意的樂曲。如中國古典樂曲《梅花三弄》,二胡曲《二泉映月》;西方古典樂曲《A大調抒情小樂曲》,德國浪漫派作曲家門德松的《仲夏夜之夢》;現代音樂,如《讓世界充滿愛》,《好一朵榮莉花》等。
音箱可以放在離孕媽媽1.5~2.0米之間的距離,胎教音樂最好每天播放1~2次,每次20~30分鐘,音量不易太大,應控制在45~55分貝之間。
但是,不使用傳聲器的情況下,音樂從空氣傳播到宮內,傳播的效果不理想,如果要保證好的聲音效果,就要使用聲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把傳聲器直接放在孕婦的腹部,其
高頻聲音對胎兒內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纖維刺激很強,耳蝸底部最容易遭到破壞,導致有的孩子出生以后,聽覺能力受到損害,輕者僅能聽到說話,但對高頻聲音聽不到,重者會造成終生耳聾!因此,孕媽媽們不懂樂理知識,為了保險起見,最好不要直接將耳機放置在腹部,以免造成遺憾。
另外,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胎教音樂”磁帶,劣品較多,絕大多數的音樂節奏與胎兒的心率不和諧,而且音量難以掌握,讓胎兒聽了有害無益。
為了謹慎起見,音樂還是以調節孕媽媽心情為主,聽聽舒緩、輕柔、歡快的樂曲,那些悲壯、激烈、亢奮的樂段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嚴重的會造成嬰兒畸形或閉鎖心理,不要選用。
孕媽媽們其實最簡單的音樂胎教就是平時給胎寶寶哼唱歌曲。我在懷孕時經常給寶寶哼唱的就是《魯冰花》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聲音很低,語調很慢,就像給她唱催眠曲一樣,結果等她出生后,每當她不好好睡覺時,我就撫摩著她的頭,給她唱這兩首歌,不一會兒,小家伙就會乖乖地進入夢鄉了,特別管事兒!
過來媽媽貼心話
如果不是有一定的音樂素養,甄別胎教音樂的音質、頻率等都將是個麻煩,所以孕媽媽不如自己給寶寶哼唱歌曲,唱的時候要保持心情舒暢,富于感情,如同寶寶就在面前,可以充分把心底的愉悅傳遞給胎寶寶。而經常聆聽媽媽母的歌聲的胎寶寶,會精神安定,母與子心音諧振,將來寶寶出生后還可以繼續唱,用來催眠,一舉兩得。
第10個月的胎教重點——冥想胎教
在一些孕媽媽的房間里,經常會看到墻上貼著一些漂亮可愛的小寶寶的照片,孕媽媽們天天看這些小可愛,也會在心里描繪自己寶寶的樣子。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觀摩法”,即事先為自己設立了一個形象,之后在心里不斷地像這個形象靠近,最終自己會獲得這個形象的特征。因此,孕媽媽們在受到房間里可愛寶寶的形象刺激后,在內心冥想自己寶寶的具體形象、什么性格、什么氣質,越具體化形象化越好,以“我的寶寶”就是這個樣子的堅定信念傳遞給腹中的寶寶,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言語、動作的形式傳遞給寶寶。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腹中的小生命。在心理學領域,這也是對潛意識的開發,寶寶在腹中是能受到相應的影響的。
10個月的孕媽媽因為馬上要臨產了,內心肯定有些緊張,即便是先前的孕檢結果說明骨盆條件很適合生產,但還是有很多孕媽媽在“自己生”還是“剖腹產”而猶豫,原因就是擔心自己忍受不了分娩時的陣痛,因此想避過這個痛苦,直接在麻醉中完成這個過程。
自然分娩比剖腹產好的種種理由相信早已在相關的孕婦教材、醫院的宣傳中知道了,但生寶寶的痛苦仍會讓80后的媽媽們心有余悸。還有一些媽媽,在陣痛初期就忍受不住而要求選擇剖腹產。
為了減少痛苦和恐懼,將要臨產的孕媽媽們應該多看看關于生產過程的宣傳片,多學習減少痛苦的臨產動作、呼吸方式等,在接受了這些學習后,內心可以多次冥想真正生產時候的樣子,有一個心理實驗證明了心理意象中的練習和實際中的練習對最后的真正行為產生的效果相差無幾,因為神經系統無法區分實際的經驗和生動想象得出的結論,因而心理的意象便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實踐的機會,讓我們可以通過冥想讓自己練習“生寶寶”。
冥想除了以上的作用外,還是貫穿孕期的一種調節孕婦身心的活動。孕婦在做瑜伽的時候可以做冥想練習。普通瑜伽的冥想是讓習練者把思緒只停留在一點上,固定不動,以觀察自我。而孕婦的冥想有所不同,是指進入冥想狀態時,另一個自我在靜靜端詳懷孕的你和你肚子里的寶寶。通過瑜伽的冥想排空雜念,孕媽媽可以獲得自在的智慧和寧靜,使寶寶與你在心靈和身體上都得到平和,這才是懷孕期間我們最想要的胎教和達到和諧的狀態。
過來媽媽貼心話
每天最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來做瑜伽冥想,黎明和黃昏是最好時間。選擇一個幽靜的環境,聽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坐姿一定要穩定、舒適;頭、頸、背挺直,盡量保持在一條線上。在做冥想的時候,呼吸是最重要的,緩慢而深沉地呼吸更能幫助我們進入狀態。孕媽媽的每次呼吸都是與胎寶寶最好的溝通和共鳴,想象寶寶坐在子宮里,胎膜是籠罩寶寶全身的天然光環,正在接受媽媽呼吸帶給寶寶的新鮮氧氣。另一個自己就站在正前方,慈愛地端詳著母子倆,慢慢地、慢慢地,整個畫面都沉浸在無盡的愛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