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次手工揉面做的普通甜面包,做為一個軟式面包,這組織行嗎?)
進入夏天以來,用面包機揉面做吐司,做一個敗一個!我確信我不是心理作用,天氣熱,面包機揉一份吐司面團要一個小時之久,這漫長的時間,氣溫本來就高,再加之機器自身高溫,面團早已進入發(fā)酵階段。即便是用冰蛋,冰水,冰面粉,也收效甚微,做出的吐司組織相當粗糙。
在群里就此問題展開討論,兩條路可走:一、斥巨資敗得一臺廚師機;二、下爪自己揉面。這可真是兩難啊!讓我再拔四五千搬一臺大家伙回家,我那可憐滴LG非要當場吐血倒地!即便他不心疼錢,他也實在不愿看到家里到處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機器、盤子、鍋子、布頭、模具、各種原料,打開雙開門大冰箱,仍然是連門上都塞滿了東西。可是,手工揉面,我一直都心有余悸,我試過一次,一個小時都沒搞出什么名堂來!而且我還好怕滿爪的面沾得抽不出手來。
群里TX七嘴八舌支招,我也受到“大旺”家白吐司的致命誘惑,又觀看了“孟老師的視頻”及一攬子“心得”“攻略”等等,晚上回家就練起來,目標就是“大旺”家的白吐司,那幾張吐司的照片尤如仙女般將我引誘得心神不寧,最近我就死磕上這面團,沖那仙女去鳥~~~~~
第一次揉面,我記錄下來了,是為了以后有進步時再回過頭來比較一下自己的差距,中間很多照片是果子幫我拍的,他在大戰(zhàn)僵尸,被我一會兒一叫過來幫忙,心生不爽!整個揉面比我想象中順利得多,出了那么一個膜,用了三十分鐘,大受鼓勵,做了一個種子,下一戰(zhàn)就是吐司了!
一、稱量出所需的水,留出一小部分做為最后調整,將酵母加入水中攪拌靜置一會兒
二、再加入雞蛋或牛奶、淡奶等其它液體材料
三、加入除黃油外的所有粉類材料
四、用刮刀略微攪拌
五、將拌成雪花片狀的面團倒在操作臺上
六、揉成面團,并根據(jù)面團的軟硬程度決定是否加入剩余的水,需要時可將水一點點揉進面團中
七、反復揉,揉幾下水就會被吸收,再加下一次
八、繼續(xù)揉面
九、面團會有些濕黏,沒關系繼續(xù)揉
十一、將軟化的黃油放在面團上
十二、將面團包裹住黃油
十三、把黃油揉進面團,直到吸收,這個過程也不會很慢,看起來非常黏的面團,一會兒就會吸收全部黃油變得很光滑,此時面團就一點也不會沾手了
十四、黃油全部吸收后,反復揉面團,并配合摔打的動作
十五、一手抓著面團摔到臺面上,抓面團的手不要松開,直接抓起另一頭折過來繼續(xù)摔打
十六、反復揉和摔面之后,面團會變得非常有韌性,取一小塊面團拉開試一下薄膜,這個狀態(tài)做軟式面包就可以
十七、揉好的面團放在盆中蓋保鮮膜做基礎發(fā)酵
十八、發(fā)酵好的面團較之前的面團有2-2.5倍大,手指沾干面粉戳入后形成的洞不會消失即為發(fā)酵完成。可以進行整形了。
第一次揉面的一些體會:
* 不要再用面板、胿膠布之類的東西了,直接把廚房的操作臺洗干凈來用,否則使不上勁
* 揉面不僅是用手掌和手臂的力量,應該是通過手掌把全身的力量都施加在面團上
* 強烈建議百度一下孟老師的揉面視頻來學習一下,揉面的過程僅用文字和照片很抽象,看一次就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