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很多人又在盤點一年來讀了多少本書。
有人一年只閱讀了一本書,因為那本書叫做《金瓶梅》。
有人一年閱讀了兩百多本書,因為有好多卡通和兒童繪本書。
以前,我特別羨慕那些讀了很多書的人。曾經,我也像他們一樣盤點自己又讀了多少本書。
但是,今年年初,我捫心自問:讀了那么多書,我理解了多少呢?
我的一個朋友(真有)從去年到現在,找了各種快速閱讀的方法練習,一直沒有成功。我勸他,閱讀都是從慢到快,你先把某個學科的代表著作讀透了,當你再閱讀類似的書籍進,速度就快了。他不信,依舊我行我素,直到我復制了一段話給他看。
“有研究表明,速讀時對內容的理解程度是會降低的。無論是多么厲害的人物,一旦進行速讀,理解程度都會相應地降低。反過來,那種讀書一定要逐字逐句理解的想法也是不對的。通過快速閱讀掌握百分之五十的內容就已足矣。學者們也是這樣做的。”
這段話出自《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作者是茂木健一郎,日本腦科學家,索尼計算機科學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曾任職于理化學研究所、劍橋大學。以主觀感覺為關鍵詞研究大腦與心的關系。主要著作有《創意腦》《大腦活用學習法》《大腦活用工作術》等。
老實講,這本《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是一本分享選擇書籍、閱讀以及與實踐相聯系的方法,沒有科普類書籍嚴謹的論證和推演,也沒有論文式的系統性。不過,作者是一個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腦科學家,對于想提升閱讀的人來說,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家避開一些錯誤的閱讀觀念。
閱讀紙質書籍是因為智商低?
我曾經聽到某個大學教授這樣呵斥學生:“這么低級的錯誤也能犯?你從三本院校考上來,智商本來就偏低了,還看什么電子書?”
對于這位持“智商天生論”的教授,我無意爭論什么。只是當時,我就納悶:按他的意思,智商高的人才看電子書,智商低只配看紙質書嗎?
說實在,搜索、下載電子書真的很方便,可是我跟很多人一樣:電子書缺少紙質書的觸感,看完一本電子書后,很容易將內容記混,將A記成B如此之類的。
如果按那個教授的意思,我就是智商低嘍。
幸好,作者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里談到這個問題,他說:“有報告結果顯示,閱讀電子書與紙質書在對書中事實的記憶方面并無差別。但在記憶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和時刻方面,閱讀電子書更容易使人產生混亂。”
換句話說,閱讀電子書容易將內容記混了,是一件正常的事,根本與智商無關。而紙質書擁有“易瀏覽性”對于整體上把握事件更為有效。
作者對電子書和紙質書對記憶的影響進行區分,給了我一個啟示:需要從整體把握事件的重要書籍,一定要購買紙質書。反之,購買電子書就行了。
聰明人只會閱讀艱深厚重的書籍?
曾經,我以為大學里那些博學多才的教授只會閱讀“之乎則也”和密密麻麻的外國論文。
《如保用閱讀改造大腦》的作者也有和我類似的見解,直到他坐飛機發現日本外交和神學方面的專家佐藤優,居然也看當下的暢銷書和流行的小說和影視劇時,他才意識到自己錯了。
其實,真正的聰明人都會閱讀不同類型和領域的書籍,因為人的大腦適合“雜食”。比如說,關于人類的起源,達爾文的進化論和上帝創造論,哪個是真理呢?我們不妨閱讀關于兩種理論的書,最后自己判斷嘛。
最忌諱只讀了一種理論,深信,然后反駁另一種理論。說實在,生活中這種人還蠻多。因此,作者勸讀者“面對自己人生中的問題,無論是什么領域,都去探索一切可能性,并從中摸索出自己的答案。”
我贊同。
閱讀暢銷書的人是膚淺的?
其實,這是關于選書的問題。真正閱讀能力強的人,并不見得他的閱讀速度有多快,但他至少是一個懂得選書的人。
《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在選書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議。
首先閱讀各個領域的“冠軍”。
這里“冠軍”是指各個領域里的代表人物撰寫的書籍。比如說,代表日本文學的作家是夏目漱石,那么想了解日本文學的人就要閱讀夏目簌石的代表作:《我是貓》《三四郎》《坂上之云》等。
其實,這個也就是以前語文老師跟我們講:看文學的書先讀一流作家,再去看二流作家的書。至于那些第一次聽說的作者,只能把他們的書排在最后面看了。
判定一本好書的關鍵在于“會不會想要談論此書”。
從遠的說,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從初次出版到現在至少兩百年以上,我們依舊換著方式談論它們。
從近的說,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自傳《成為》,上市不到兩個月,全球銷量就突破了五百萬冊。我們的朋友圈里也很多人正在談論這本書。
作者認為“人們愿意討論的事物更容易走紅”,談論過后,仍然稱之為佳作則是由讀者的口碑引發的。從這個角度說,每一冊經典書籍首先是當時的暢銷書,時間久了也就成了經典。
可見,閱讀暢銷書的人也不見得是膚淺之人。
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為什么能醫愚呢?《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里有專業的說法:“通過讀書可以在大腦的顳葉內不斷積累信息數據。”讀書,相當于增加自己的經歷。還有讀書,是最鍛煉大腦的方式之一。
很高興在新的一年里,我就閱讀了《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及時地更正幾個關于閱讀的錯誤觀念。
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有一顆更聰明的腦袋,為此我會更努力地讀書。
原創文:靈林玖玖,圖片來處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