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不吵架,不理解。
白天的時候看一眼,夜里各入眠。
夫妻倆,仿佛是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很多人的婚姻,在進入某個階段后,這樣的生活成了他們的常態。
“為什么他/她和我越來越沒話說?”
在我們的后臺,常常收到這樣的問題。
有時候,你可能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想和TA說,但看著坐在沙發上低頭看手機的另一半,“嗯”“哦”地回答你,所有的話都咽了回去。
婚姻進入某個階段,倦怠感滋生,婚內孤獨感生根發芽,榨取著夫妻之間的好感度。
01
無話可說,婚姻的一大隱形殺手
很多婚姻最終走向終點,其實并沒有家暴、出軌等激烈的矛盾沖突。
而是兩個人的婚姻,成了一個人的獨角戲。
臺灣有一個微電影《餐桌上的陌生人》,里面的情節讓人感到窒息,也得到無數人的共鳴。
結婚多年的夫妻倆,妻子是全職太太,而丈夫是直播翻譯員,工作非常的忙。
有這樣一個場景:
妻子回家后與丈夫分享:“剛在樓梯遇到鄰居,她女兒長得很快呢。”
而丈夫戴著耳機忙工作,根本沒有聽見。
空蕩的房間只剩電視聲、鍵盤敲擊聲,兩人也沒有了交流。
有一次,妻子打掃房間的時候,撿到一個錄音筆,里面記錄了夫妻二人的日常對話,當她聽了整整一天后,才發現,原來他們之間的交流已經變得如此蒼白。
“幫我拿一下遙控器”“嗯”“現在生菜好貴哦”“是哦”“明天回來吃飯嗎”“會”
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中間隔著的是幾年的婚姻時光。
仔細想想,你和你的愛人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呢?
你想和對方溝通,卻根本找不到話題;或者是你想傾訴,對方卻根本不聽。
沒有回應的婚姻,讓你的孤獨感不斷上升。
02
為什么結了婚,卻感覺越來越孤獨?
1. 兩人有效鏈接時間不夠
不少現代婚姻的常態是,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
夫妻倆平時上班各忙各的,晚上回到家,還要做飯、照顧孩子、輔導作業。
忙忙碌碌都收拾好了,還想玩會兒手機、刷會兒視頻或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放松一下。
然后,又到了要睡覺的時間。
夫妻之間可以有效溝通,建立鏈接的時間變短。
躺在床上,偶爾交流,也僅限于老人身體、孩子教育、水電費等雜事。
日復一日,當這樣的日子成了常態,再好的感情,也容易被消磨。
2. 不懂正確表達自我需求
同一件事情,當你運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比如,老公經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如果你用抱怨指責的方式去表達:
“天天加班到半夜,你心里到底有沒有這個家,你真的在加班嗎,是不是工作比我和孩子都重要!
作為老公,聽到這樣的話會有怎樣的感受?是不是更容易造成一次爭吵?
那么,如果換一種方式表達,不是抱怨,而是說出自己的需要和脆弱呢?
“老公,你每天回來這么晚我都好擔心,而且自己一個人在家還挺害怕的,你能把一部分工作帶回家做嗎?”
這樣,是不是會更容易和老公建立起情感鏈接,讓對方接收到你的需求?
3. 缺乏共情能力
婚后,夫妻越來越孤獨,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真正“共情”彼此。
什么是共情?
就是能夠深入對方的內心,去體驗TA的情感和思維。
共情分為情感共情和認知共情,前者讓你察覺對方的情緒,后者讓你理解對方為何會有這種情緒。
多少人,在結婚時間變長以后,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足夠了解彼此,不用多說。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并沒有被感同身受,而是被認為“你怎么又這樣,很煩。”
當你想要表達情緒、想法時,卻被回復“你想怎樣就怎樣吧。”
婚姻里的兩個人,并沒有產生共情。
一方的情緒、感受、愿望,沒有得到理解和接納,反而得到的是無情的壓制。
內心的力量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又怎么不會產生孤獨的感覺呢?
當然,共情是雙方的,而不是你單方面被理解滿足,卻忽視我被理解的需求。
03
婚內孤獨,并一定是嫁/娶錯了人
有些在婚姻里掙扎的人,會將原因歸咎于“我嫁/娶錯了人”,要是當初嫁/娶的不是他/她,我就不會這樣了。
其實,孤獨感,是婚姻的一種常態。
每對夫妻都在婚姻中感受過孤獨,即使再完美的伴侶,都無法保證,能時刻看見你、聽見你。
不同的是,幸福的夫妻,懂得如何表達愛,他們不會將孤獨感上升到關系層次。
而常常在婚內感受到孤獨的夫妻,容易將孤獨感歸結為“是這段關系的錯”。
然后,當矛盾發生時,不再聚焦于事件本身,而是在伴侶身上,幸福感也不斷下降。
04
幸福的夫妻,都懂得表達愛
無論何時,我們都強調婚姻里夫妻溝通的重要性。
很多夫妻,在提起與另一半的溝通時,都直搖頭:“雞同鴨講,根本溝通不了。”
你知道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什么嗎?
你沒辦法按照我的方式去溝通。
夫妻溝通時,常常出現的狀態是:想要另一半做出妥協。
你可能會說:“沒有啊,我也讓他表達意見。”
但最終,你是不是想要對方能夠聽從你的意見?
當TA發出反駁意見時,你會想出各種理由駁回。
然后,做出妥協的一方,心有不甘:“憑什么每次都是我先讓步?”
于是,沉默、回避等情況出現,對方想以此方式,換取家庭的短暫寧靜。
但這樣的模式,又讓你再次陷入了孤獨。
幸福的婚姻,夫妻倆都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告訴對方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希望如何、不希望如何,這樣的表達也給自己的愛人指了一條愛自己的線路。
多建立有效的溝通,懂得巧妙地表達情緒,化解沖突。
多向對方表達愛,學會欣賞彼此,促進情感的雙向流動。
學會共情,看見彼此,理解彼此、回應彼此。
“孤獨并不是因為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你無法向他人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卡爾·榮格
你的感受、心情都無人分享,無人傾聽,無人回應,才讓孤獨感油然而生。
學會表達,有效溝通,彼此共情,是建立健康親密關系的重要因素。
如此,能夠更好地開啟通向對方內心世界的通道,拉近距離,靠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