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終你會擁有你想要的一切,但它們不會同時到來。
2、如果每個人都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樣子。
3、你越是孤獨,越是沒有朋友,就越是要尊重自己。
4、人總是會變的,因為不變的人需要付出很大代價。
5、很多時候,導致一段關系破裂的并不是矛盾或爭執,而是那些積極的、熱烈的共振消失了。
6、多要求自己,你會更加獨立,少要求別人,你會減少失望。寧愿花時間去修煉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費時間去期待完美的他人。
7、最難溝通的,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那些滿腦子都被灌輸了標準答案的人。
8、同樣的錯誤你根本不會去犯第二次,如果有,那就不是錯誤,而是你的選擇。
9、多盼著別人好,別人可能不好,但你會好;盼著別人不好,別人可能會好,但你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10、人生不可能只如初見,亮面互相吸引,暗面彼此原諒,這才是人與人之間的全部。
11、一個人選擇用怎樣的方式過完這一生,那都是他自己的選擇,但是,不耽誤別人是一種美德。
12、如果把一個人做事的動機解剖的深刻一點,你就會發現,永遠沒有人做任何事是完全為了他人。
所有的行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有的服務都是利己的,所有的愛都是自私的。
13、年輕時,你決定把生命獻給愛情。后來你沒死,年輕卻為你抵了命。
14、一個人,理解的越多就越痛苦,知道的越多就越撕裂。但與痛苦相對稱的是清澈,與絕望相均衡的是堅韌。
15、你可以放棄你不擅長的事,但決不能放棄你想要變好的信心和勇氣。
16、你知道他們不是壞人。他們只是沒有受過教育,不諳世故,沒出過遠門,不道德,不文明,外加愚蠢罷了。
17、你本身就是一個完整且圓滿的個體,無需借助名譽、財富、地位或者配偶來讓自己變得完整。有了自然錦上添花,沒了也不會影響你自身的完整與和諧。
18、你真的不必逼著自己去做不像自己的人,強大固然好,可柔軟和脆弱也沒什么不對。
一個人不用活得像一只隊伍,只要活得像個人就好了,有夢想、有尊嚴、有追求,也有頹廢和軟弱的時候。
19、成年人的生活,只能用如履薄冰來形容,每次覺得稍稍可以松一口氣的時候,幺蛾子馬上就來。不敢發出“最近真幸福”的感嘆,生怕被命運聽到。
20、結婚這件事,是雙方愿意讓另一半與自己的關系受到法律保護,并且也愿意把其中一部分感情變成責任而契合的浪漫。
而不是兩個適齡的路人,在還沒想好要不要互相將就一輩子的時候,就匆忙步入婚姻殿堂,每晚做著駭人的噩夢。
21、我們這屆年輕人,其實活得特別擰巴。一方面受西方思想影響,個人意志和自由精神在不斷覺醒,另一方面卻難以掙脫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傳統觀念。
想要的不被允許,不想要的卻被強加,最終活得既不像自己,又不像別人。
22、如果你要做自己喜歡的事,那么畢業5年的同學聚會,你不要去,因為那時的你會處在最艱難時期,而你的同學們,很多都已經在大公司里平步青云,同理,10年的同學聚會,你也不要去。但是,20年的同學聚會,你必須要去。
因為你會看到,那些堅持夢想的人,和隨波逐流的人,人生軌跡將會變得怎樣的不同。
23、真正珍惜你的人,不會打擊你、輕蔑你,從人格層面否定你。因為但凡有點共情能力的人都知道,有些話說出來會對你造成什么樣的傷害。
如果對方仍然選擇這么做,那么就是他愿意犧牲你的感受,去滿足自己的一時之快,刻意的殘忍最殘忍。
24、有時候,你覺得對方“不懂事”,只是因為那個人沒有朝著你希望的方向去發展。
這個'不懂事”,是不懂你的事,不理解你的苦楚,不順從你的意志,甚至為什么不犧牲他的利益來遷就你。
很多時候,“我希望你懂事點”,其實是“我希望你變得更合我心意”。
25、父母那一代人其實很難理解你現在的“累”,他們理解的累應該是干農活,工廠做工的身體累。
而不是你這種看不見的、身體上的、精神上的、人際關系上的,以及面對未來那種無力感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