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輔穴是一個簡單的穴位,它屬足少陽膽經(jīng),出自于古籍《黃帝內(nèi)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記載:“膽出于竅陰……行于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jīng)。”由此可見陽輔穴就是一個位于我們外踝之上的穴位,它的位置與丘墟穴相近。中醫(yī)教材《針灸學》記載:“陽輔穴在小腿外側(cè),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如果你還是找不到穴位,它還有一個非常簡便的取穴方法。你先找出腘橫紋頭與外踝尖,然后兩者連線,在線的下1/4之處,腓骨前緣即是陽輔穴了。
上文提到陽輔穴又稱暖腳穴,它可補充下肢陽氣。這個說法其實穴位的名字就已經(jīng)告訴了你答案。陽為陰之對,外為陽,也指本穴擅長補陽。而輔即輔骨,也就是指腓骨。陽輔就因此穴在小腿外側(cè)腓骨前,擅長補充陽氣而得名。所以陽輔穴的名字就已經(jīng)告訴了你它對陽氣具有良好的補充功效。再者本穴為膽經(jīng)的經(jīng)穴,五行屬火,位于人體下肢。所以本穴具有扶陽抑陰之效。也正因此,本穴所治人體下肢多屬寒性之陰證,如全經(jīng)下肢冰冷腫痛等。
文章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樣使用輔陽穴,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對大家而言掌握好艾灸以及按摩推拿法就可以很好的發(fā)揮本穴的輔陽效果。艾灸法多可使用艾炷灸穴位3~5壯或者艾條灸穴位5~10分鐘,以局部感到溫熱感為宜。按摩推拿法則是最簡單便捷且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一般是確定好穴位位置后,使用拇指指腹部先點按穴位2-3分鐘,然后用力上下推動陽輔穴1-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