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臺表演的那天,怎么也不敢吭聲,最后差點哭出來。可給愛面子的媽媽氣壞了: 給你花了那么多的錢學習才藝,看看你表現的慫樣,好意思嗎?
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內心的不自信,完全與父母的教育有關,長大后也難以在社會立足,取得相應的成就。這4種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危害特別大,希望你不是這樣的家庭!
一、不懂得尊重孩子、當外人面說孩子不是的家庭
有些家庭父母很強勢,內部只有一個聲音,根本容不得別人反駁。比如,孩子從小上什么補習班,跟什么樣的朋友玩,到長大后選學校,全是都是父母做主,孩子說的話根本得不到父母任何的重視。
只要孩子犯錯,父母就不分場合,當面數落孩子,這樣的孩子,童年會過得很辛苦。從小就得不到尊重,長大后也難以體會那種被尊重的感覺,自然不能自信的起來。大多會表現出做事沒主見,別人說什么他就聽什么,孩子往往會錯失很多機遇機會,想要取得相應的成就,難難難。
二、沒錢沒關系 但別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有些父母總喜歡把“窮”字掛嘴邊,這個你不能要買不起,那個先看看多少錢再說, 孩子我沒錢哦,不要去了,讓他們去吧,因為我們家里很窮...
孩子自尊心是很強的,如果一直接受這種思想的灌輸,會讓自卑的心理深入孩子骨子里,很容易在其他同學面前抬不起頭,長大后總覺得低人一等,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更別提什么氣質可言。即使想努力做好一件事,有時也會因為錢的原因,選擇放棄。
窮不可怕,最怕是孩子思維上的貧窮,內心已經接受了自家窮的事實。所以,家長們都不能因為盲目的窮養而讓孩子失去自尊和希望。要告訴孩子,現在雖然窮,但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財富,要時刻保持精神上的富有。
三、動不動打罵孩子的家庭
是孩子都會犯錯,孩子犯錯最能體現出父母的修養。有些家庭因為孩子不小心做錯一件事或被投訴,立馬就是“棒棍伺候”孩子被打只會激發他的逆反心理,對孩子成長沒有一點好處。
即使孩子犯了再大的錯,父母也要先了解孩子犯錯的前因后果,耐心的疏導,讓孩子明白犯錯的過程,促使他不再犯,這才是上策。
還有,夫妻之間因為家庭瑣事吵打架,會讓孩子感到恐懼,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缺乏安全感,很容易自卑不自信。俗話說,一個家庭幸福指數越高,孩子就越自信越有安全感。
只要父母教得好,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熊孩子,也不會有沒出息,成為家庭負擔的孩子。
四、喜歡比較給孩子貼標簽的家庭
你看看你,這學期的成績考成什么樣,你看看隔壁的**,學習又好,又懂事,你再看看自己,一無是處,好意思嗎?父母類似這樣的話很多很多。。。
無形間給自家孩子貼上“無能”‘不懂事’‘一無是處’的負面標簽,孩子看到別人的好,就會覺得自己越一無是處,反正我努力也沒用,自甘墮落的想法就會在孩子內心應運而生。
所以,家長別再這樣做了,尤其不要在人前比較孩子,很容易讓孩子內心失衡而且對自己產生懷疑,總會覺得“我真的很差”
別做這4種傷害孩子的事情,每個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請珍惜!
但愿我們的孩子長大后不是沒自信,努力也沒有出息的人。父母只有不斷的鼓勵孩子,你只要相信自己所走的路,大步向前走就好,然后就那樣成為一個能讓別人帶著笑容守望著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