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竭盡全力給予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為他們創造無拘無束的成長環境,卻往往忽視了“開放式”的教育的弊端,孩子在成長初期三觀尚未完全形成,自控能力較差,如果父母還是堅持散養政策,只會導致他們變得越來越自我。
對于孩子而言,早期教育的本質在于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制定家規去規范孩子的言行,讓他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禮儀家規
1、見人要打招呼,對長輩必須稱“您”,在任何場合都要以禮待人。
2、學會感謝,對于他人的幫助,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必須說“謝謝”。
3、在公共場合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即使在家里,也不能打擾他人休息。
4、拿別人東西之前要征求許可,用完應及時歸還并感謝。
5、保證衣服整潔,個人形象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女孩子,衣著要得體。
二、學習家規
1、在作業完成的前提下才能玩、看電視,不允許講條件。
2、上學期間,必須保證健康的作息時間,9:00之前必須上床睡覺。
3、向父母學習做家務,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生活家規
1、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該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切不可視而不見。
2、學會贊賞他人,不能對別人的努力進行任意貶低和詆毀。
3、珍惜糧食,不能浪費,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食物,吃菜不能亂翻。
4、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負責。
5、要勇于認錯,不能為了逃避懲罰而推脫責任,坐錯事必須道歉。
幫助孩子學習規矩的同時,家長也應該注意:
1、以身作則,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如果你規定孩子禮貌待人,自己卻做不到舉止有禮,這樣很難做到讓孩子信服,孔子也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
2、規矩明確,很多家長雖然制定了很多規矩,卻在孩子的軟磨硬破下沒有堅定執行,例如說好的9點上床睡覺,卻因為孩子要玩手機一再退讓,寬限時間,長此以往這些所謂的規矩在孩子眼中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所有的自由都不是完全自由,家長可以愛孩子,但絕不可以溺愛,我們能做的,便是在當下給予孩子獨立幸福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