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太調皮怎么說都不聽,打罵無數遍可孩子依舊我行我素,這可怎么辦?家長殊不知,孩子不聽話,或與不是孩子的問題,可能是家長沒做對。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不聽話簡單地歸結為任性不懂事,所以很容易形成這樣一種惡性循環:講道理→孩子不聽→責備他不聽話→還是不聽→以獅吼功或強制干預結束這場1V1.那么家庭教育到底哪里出現錯誤呢?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卻做不到
有的父母再喝孩子溝通事表達的觀點,自己卻沒有去做。希望孩子積極樂觀,自己卻經常為一點小時而抱怨,負能量滿滿。希望孩子學習好,熱愛閱讀,自己卻從來都不碰書,希望孩子有愛心能上進,自己卻懶懶散散從來不做公益。父母沒有做到卻要求孩子去做,父母沒有成為孩子的榜樣卻責怪孩子不聽話,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大問題,孩子也會越來越難以管教。
你總嘮叨他,話語被削弱力量
很多家長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總是一直不斷的嘮叨,嘮叨孩子不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結果越嘮叨孩子越叛逆。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超限效應,關于它的解釋是這樣的: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說白點,就是:'要想說出的話有力量,就別嘮叨'。為什么再刺兒頭的孩子,到了部隊里都服服帖帖?因為部隊教官的指令干脆堅決,從不拖泥帶水。越是冗長、繁瑣的指令,越沒有執行力。
同樣是批評孩子沒做完作業就看電視,一種方式是:
你看你看,沒記性!上次說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這次成績多差是吧?沒點羞恥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點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種方式是:5分鐘后,我要看到你坐到書桌前寫作業!要不然這一周都沒法看電視了。
對比一下,那種方式效果好呢?
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有的時候并不是打罵才能教育好孩子,當孩子不聽話什么聽不進去的時候,家長更需要的是放下情緒靜下心來和孩子好好溝通,告訴孩子你的內心感受,比如:媽媽剛才那樣做是不正確的,可是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你太讓媽媽傷心了,媽媽覺得非常生氣,你以后可以不讓媽媽這么傷心和生氣嗎?讓孩子主動去承認錯誤,這樣反而可以讓孩子影響深刻!
教育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一個父母不斷去摸索并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對于孩子現在的一些小毛病,家長要做到不著急不惱怒,要拿出做父母的耐心和智慧以身作則,做孩子人生路上的榜樣,爭取做一個和孩子做朋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