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智商相比,父母們越來越看重孩子們的情商,有的人還特意把情商和智商對人的影響編成打油詩:情智雙高的人,事業有成;情商高而智商低,總有人暗中相助;情商低智商高的人,往往與伯樂擦身而過;情智雙低的人,啥也別想了,洗洗睡吧。育兒專家也認為:從孩子的未來著眼,情商對他的影響要大于智商,情商好的孩子比較善于與人相處,而情商較低的孩子,往往會在人際交往當中遇到各種問題,不利于在社會上更好的立足。
有些人會把情商高解釋為:會來事、誰也不得罪,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讀,真正的高情商表現為懂得尊重他人,可以跳出自我局限,站在他人角度想問題。而低情商的人經常會執著于語言上的高下之分,只顧自己說的痛快,卻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會尊重人等等。與這樣的人相處,確實讓人感受不佳。三歲開始,孩子們就有感知情緒的能力,有些家長會抓住這個重要階段,有計劃性的培養孩子的情商,我們看看這些聰明父母都做了哪些努力?
首先,他們注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同理心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它的基礎就是“愛著你的愛,痛著你的痛”,這就要求孩子們能夠嘗試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寶寶不懂事,一個媽媽還說,孩子明知道媽媽身體不舒服,還硬拉著她帶自己出去玩。這就是沒有同理心的緣故,在孩子們的世界里,自己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人都可以被無視。父母平時應當多提醒孩子換位思考,他打哭了小朋友,可以問問他:你愿意別人打你嗎?如果不愿意的話,你也不應該去打別人。
其次,教會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情商除了感知能力之外,還包括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高情商的人知道什么時候該發脾氣,該如何正確的發脾氣。而家庭作為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學習情緒的學校。讓孩子嘗試說出自己的感覺和情緒,然后教他們如何表達情緒,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家長們需要準備好足夠的耐心。當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父母應當告訴孩子,生氣可以直接告訴對方,也可以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慢慢平復下來。
第三,教孩子學會說話的技巧。說話不僅僅是傾訴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要學會好好說話。“毒舌”并不都意味著個性,還關乎到個人修養,是個情商問題,很容易讓別人產生反感,勢必會影響未來的人際相處。
最后,要學會感恩,別人幫助了你,要對人說聲感謝;自己做錯事情,要勇敢說聲對不起;學著發現身邊人的優點和長處,經常贊美人家;在和人交談的時候,也要考慮他人的看法的建議,孩子的情商就在這點點滴滴當中,被培養起來了,不知道您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