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多子女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一種“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中蔓延。
比起曾經“重男輕女”式的偏心,這種偏心行為更可恨,但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存在問題。
鄰居家的女兒樂樂,原本是一個快樂的小姑娘,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弟弟出生時,樂樂4歲,當姐姐了樂樂也很開心,可這一切都在奶奶來帶弟弟后,發生了改變。
這六年里,每當樂樂和弟弟有沖突,奶奶都會第一時間責罵她,給樂樂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弟弟1歲多時,樂樂在陪他玩耍的時候,弟弟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上的水杯,水流得到處都是,正在做飯的奶奶走過來,對著樂樂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吼罵,問她這個姐姐為什么不把弟弟看好?
弟弟3歲多時,兩姐弟因為玩具起了爭執,弟弟非要搶她最喜歡的芭比娃娃,樂樂不給,于是奶奶又把樂樂罵了一頓,還強行把玩具搶過來拿給弟弟,還不忘批評樂樂:這么大了,還不知道讓著弟弟?
弟弟5歲多時,把樂樂的作業本給撕爛了,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作業毀了,樂樂忍不住吼了弟弟,奶奶聽見后,直接動手打了樂樂,理由是:她是姐姐,不能這么兇弟弟。
這樣的事太多了,樂樂不明白,難道因為自己比弟弟大,就要不分青紅皂白什么都讓著他?什么錯都要替他背嗎?
對于樂樂的遭遇,不少人會感到同情和憤怒,可仍有很多“執迷不悟”的家長認為,大孩子比小孩子懂事,就應該讓著小的。
本來,“大的讓小的”是一種“兄友弟恭”的謙讓行為,可由于父母的誤解,讓這種行為變了質,演變成無論是誰不對,最后都是大孩子的錯,甚至還要懲罰大孩子,殊不知,這樣的“新型偏心”對老大的傷害非常大,也不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
1)“新型偏心”會讓老大失去安全感
常因為弟弟妹妹而被家長責罵的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從而失去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變得膽小和懦弱,會為了討父母歡心而刻意乖巧。
久而久之,當這種討好形成習慣,孩子長大后就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一輩子都為了別人而活;還有些孩子因為父母的“冷漠”,會通過叛逆,甚至走上極端的道路來獲得關注,讓他們的人生蒙上陰影。
2)“新型偏心”會讓老二“恃寵而驕”
被“偏心”的老二會認為,父母最愛的是自己,仗著家長的寵愛,孩子會變成一個蠻不講理的“小霸王”,會養成目中無人、我行我素的性格。
這樣的人,在交際中是不受歡迎的,一個情商不高的孩子,未來的成就也不會很高。
3)“新型偏心”影響家庭成員關系
相信很多父母生二胎的初衷,都是為了能讓兩個孩子互相有個伴,即使將來父母老了,兩個孩子也可以互相照顧,但父母的“偏心”行為,會嚴重破壞兩個孩子的感情。
老大會把對父母的怨恨,轉移到老二身上,當他們長大后,老大勢必會躲開原生家庭,減少和父母、弟妹的接觸,來撫平自己童年的陰影。
總而言之,家長一定要明辨是非,當多子女家庭中,兩個孩子產生矛盾時,家長要做到客觀公正地解決問題,不要總讓老大“背鍋”,這樣當孩子長大后,他們才能相親相愛、互相扶持一生。
今日話題:你認為該怎么做到對兩個孩子“不偏心”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