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老師語文研究工作室 2023-03-11 07:00 發表于重慶收錄于合集#作文素材58#中國古代名人圣賢59#文化常識65
兵圣—孫子(中)
公元前512年,經吳國大臣伍子胥七次推薦,孫武及其《孫子兵法》十三篇受到吳王闔閣的信任和器重,吳王闔閣任命孫武為將軍。從此,孫武開始了叱咤風云的軍旅生涯。
吳王闔閣為考察孫武的軍事才能,讓孫武用180名宮女按照兵法進行演練,并授以軍權,孫武對不聽指揮的吳王兩位美姬,按軍法處以死刑,保證了演練成功,顯示了孫武依法治軍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軍事原則,這就是膾炙人口并被傳為佳話的“吳宮斬美姬”的故事。
在以后的歲月里,孫武與伍子胥共謀伐楚,五戰五勝,鞏城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名顯諸侯,稱霸中原。
孫武在吳國的對外戰爭中,戰績最顯赫的就是西攻強楚。春秋時期,楚國疆土最大,國力最強,又好戰。吳本來是楚的屬國。至吳君壽夢時,吳晉交通后,才逐漸強大。
數至闔閣,他雄心勃勃欲圖強稱霸,在軍事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吳楚之間拉開了戰幕。
公元前508年,豫章之戰,重創楚軍。
公元前507年,栢舉之戰,吳破楚入郢(楚國的都城),最后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這一場戰爭歷時三個多月,千里行師,實施了機動、決戰、追擊、攻城等戰略戰術,打敗楚軍20萬,創造了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突出戰例。
在此戰役中,孫子的“兵者詭道,上兵伐謀,勝兵先勝,避實就虛,兵聞拙速,因敵制勝,動敵,造勢”等戰略戰術,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運用,顯示了孫子戰爭指導的重謀略,重虛實,重要人為的鮮明風格。吳楚栢舉之戰是商周以來規模最大,戰場最廣,戰線最長的一次戰爭?!吨袊ㄊ贰贩Q此戰是東周時期第一大戰爭,而孫武的軍事思想,也在此次戰役中得到檢驗而大放異彩。
孫武伐楚勝利后,吳國從此強盛起來,吳王闔閣死后,其子夫差繼位。
公元前494年,吳越夫椒之戰,夫差攻越取得勝利,占領了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越王勾踐求和,于是吳王夫差讓越王勾踐做了自己的馬夫。
隨著孫武輔助吳王西破楚國,創出的輝煌時刻的到來和吳王霸業的建立,孫武顯赫的名聲達到了極點。同時,孫武似乎也走到了功名的盡頭。
孫武已不受到重用,吳王夫差重用奸相伯喜否,大興土木,又迷戀越國美女西施、鄭旦,沉醉于酒色之中。國力日衰,民不聊生,國民怨聲載道。而另一方面,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圖謀東山再起。孫武看到吳國已危機四伏,災難不日將至,自己已無力挽救瀕臨傾覆的吳國,便飄然北歸,在故里隱姓埋名,安度晚年。
此后,孫武的名字便從各種史料中消失了,孫武也便了人們的視線,他不再理會誰勝誰負,誰輸誰贏。然而,他的兵法巨作卻流傳下來,影響了一代又一對的人們。
縱觀孫子的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為人類留下來《孫子兵法》這部偉大的軍事著作。
關于軍事理論的產生,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一句很精辟的話:一切帶原則性軍事規律或軍事理論都是前人和今人做的關于過去戰爭經驗的總結。因此,孫武著述的《孫子兵法》也必然是對春秋末期及其以前戰爭經驗的總結,它既表示了軍事家個人的才智,又是所處歷史時代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