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智慧慈光工作室
慈光文化 2023-01-26 07:00 發表于福建
收錄于合集#菜根譚111個
巧剪窗花兔拱月,妙裁錦繡燕迎春。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癸卯年的農歷新年終于來到,無論過去的一年您都經歷了什么,新的一年都要懷著美好的期許,通過不斷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自己的生命得以進步與升華。
廣狹長短 由于心念00:0005:32點擊上方聆聽 菜根譚
時間的長短是由于人的主觀感受,空間的寬窄是由于人的心理體會。
所以,對忙里偷閑的人來說,一天長過千年;
對心胸曠達的人來說,即便是一間小房子,也可以像天地一樣寬廣。
《詩經》中說:“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何其長也!
陶淵明卻說:“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一生又何其短也!
可見,時間的長短,是與人的心理感受相聯系的。
故事 | 陋室銘背后的故事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在“永貞革新”失敗后受到株連,被貶為安徽和州通判。按規定,劉禹錫在和州衙門應享有一套三室三廳的住所,但因和州知縣是個勢利小人,見劉禹錫被貶下放至此,便對他百般刁難,先是讓其搬出衙門,在城南門外面江而居。劉禹錫自是心知肚明,看著滔滔江水不但不生氣埋怨,還順手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見了,心想:“我不但沒有制伏你,反倒為你辦了個好事。”
于是,知縣又將劉禹錫從城南門搬到城北門,住房也由原來的三室減為一室半。劉禹錫發現新搬的房子雖小,也不臨江,卻位于德勝河邊,岸邊還有一排老柳樹,風景十分秀麗。于是,他便又題了一首《竹枝詞》:“楊柳青青河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見后,便又讓他搬到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凳的小土屋中。就在這里,劉禹錫寫下了傳世佳作《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表達了劉禹錫不慕名利的高風峻節,以及其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貴品德。
房屋的大小優劣和所處環境因人而異,在劉禹錫看來,房屋雖小,但環境雅致,“友人”脫俗,主人品德高尚,陋室也勝過華屋。
同理,時間的長短也與人的心理感受相關。
善于利用時間的人,一生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他的生命價值由此得以延伸;而不善于利用時間的人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年老之時,只能徒留傷悲。
孔老夫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間如流水一樣靜靜流淌,新的一年,愿我們都能珍惜時光,提升德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