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趙莉 郭會橋 實習生陳婷 左雨婷
一個內心滿溢著幸福的教師,才能教會學生快樂、感恩、細細體味幸福,引導孩子們樂觀地走上社會。第28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從9月3日起,本報與大楚網聯合推出專題策劃——“教師幸福感”調查及“念師恩尋恩師”微博互動活動。截至昨日下午5時,“教師幸福感”調查共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5022名教師參與。結果顯示,僅有兩成教師感覺幸福。
學生成績好 教師最幸福
調查顯示,僅兩成教師感覺“很幸?!焙汀氨容^幸?!?,而學生進步且取得好的成績是他們獲取幸福最重要的來源。
本次“教師幸福感”調查中,教師工作所在地分化較為明顯,其中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的教師數量占29%,中小城市占29%,邊遠地區的則占到42%。接受調查的教師中,2%是幼兒教師,27%是小學教師,59%是中學教師,3%是職業學校教師,9%是高校教師。
公辦校教師占絕對比例,達到了94%。參與本次調查的教師中,中青年教師數量相對較多,20—29歲的占19%,30—40歲的占43%,40—50歲的占30%,50—60歲的占8%。教師教齡在10年至20年的占絕大多數,占調查總數的42%;教齡5年以下的占10%;教齡5年至10年的占12%;20年以上教齡的占36%。
從調查結果看,接受調查的教師的學歷相對較高,本科學歷的占69%,??茖W歷為21%,碩士學歷占8%,博士及以上學歷占2%。
在本次調查中,僅有4%的教師感覺自己很幸福,19%的教師感覺比較幸福,46%的教師感覺一般,也有31%的教師感覺自己并不幸福。相比其他工作,教師每年有兩個集中的長假,這也是其他行業艷羨教師職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記者調查發現,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們在假期中為工作“充電”儼然成為主題。新學期開學,一些教師仍是一臉倦容,聲稱整個暑假幾乎沒怎么休息,一直處在緊張的背教案、課改培訓中。正因為如此,教師們對節假日還是相當期盼的,在接受調查的教師中,有60%的教師經常期待假期的到來。
六大壓力讓教師感覺好累
“剛畢業時到學校教書覺得挺好的,以為清閑、假期又多。但這些年過去了,方方面面的苛求和壓力明顯在增加,每天不努力工作都不行,說實話,身心俱疲!”一位在重點初中教書的年輕教師告訴記者,工作日里,教師們總是早上7點左右就到教室,下午6點后才能下班,整天忙得手腳不閑。
調查顯示,教師們多是超負荷工作:近一半(48%)的教師每日工作8—10個小時;27%的教師每日工作10—12個小時;每日工作超過12個小時的教師占12%。
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們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六個方面(該題為多選題),其中來自升學率的壓力、評職稱的壓力、管理部門的壓力、學生及家長的壓力、考核的壓力、教改的壓力分別占到11%-18%。
調查中記者發現,近年來,教師們明顯感受到了來自教改的壓力,教改的加速推進要求教師在課余付出更多的努力,對教師綜合能力要求大為提升,而相對應的配套服務、評價體系卻沒能跟上,這使得教師們常常處在痛苦的困惑中,壓力來源又增加了一個。相對而言,教師們感覺繼續學習的壓力相對較小,只占到6%。
調查顯示,教師當前需要得到的幫助是:收入有所提升,占到38%;其次是工作得到尊重和認可、住房有所改善、有豐富業余生活的渠道、有心理減壓的渠道,分別占21%、15%、14%、12%。
來自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最新抽樣數據顯示,教師中70%容易失眠,近四成教師覺得壓力巨大,還有少數教師經常表現出頭疼、少食、抑郁、煩躁、忍不住要發脾氣。而64%的教師選擇自己解決這些心理問題。“當前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人人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教師的期望值也隨之升高。”武漢大學心理特聘教授尹鄧安認為,社會將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壓力也轉移到教師的身上,孩子在校稍有問題,家長就過分責難教師,導致教師工作難度加大,使得教師心理壓力變得更大。
過半老師認為工作比較穩定
今年,武漢市通過公開招聘547名教師,吸引了逾萬人報考。近年來,該市教師招考競爭熱度逐年升溫,近20人搶奪一個教師的職位早已不是新聞。
教師招聘的持續火熱,反映出還是有不少人希望從事教師這個職業。該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教師工作時間相對較長、壓力較大,但目前全國各地教師招聘依舊火熱,學校對求職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當教師工作穩定,收入也還可以;另一方面是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比較大。
為何選擇教師職業的問題?調查中,超過一半(63%)的教師認為工作比較穩定,也有24%的教師是因為熱愛這個職業;此外,還有21%的教師看中的是有較多的假期;各有9%的教師認為可以獲得成就感、社會對這個職業較為尊敬(該題為多選題)。
在調查中,28%的教師認為對教師這個職業“難以言表”,選擇喜歡的僅占15%,感到一般的占36%,對工作比較厭倦的教師達到21%。
唯有身心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健康樂觀的學生。有幸福的老師,才有幸福的教育。在此次調查中,38%的教師認為,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就可以讓自己獲得幸福感;16%的教師認為集體融洽能獲得幸福感。此外,家長的支持、領導的肯定、工作環境舒適、工作有趣也是教師認為幸福的來源,分別占13%、12%、11%、9%。
如果有再次選擇工作的機會,你還會當老師嗎?面對這一問題,明確表示不放棄的教師占23%,選擇立即放棄的占17%,說不清的占27%,走一步看一步的是“多數”占33%。
期待改革為教師減壓
老師,您幸福嗎?面對這樣的話題,不少受訪的學校校長和教師先是沉默,而后話便多了起來,仿佛久未遇見傾訴者,話匣子一打開就關不住。
他們說,網上曾流傳著這樣一個帶有腦筋急轉彎意味的謎語,謎面是“睡得比貓少,起得比雞早,干得比牛多,吃得比豬差”,打一職業?謎底就是人民教師。“現在教師體罰學生、教師補課、師德敗壞等教師負面新聞層出不窮,使得很多人對教師存在誤解,誤認為教師活不重,收入高、對學生不上心……其實我們絕大多數教師都是用心奉獻的,很累,不被理解,心就更累?。 ?/p>
一所著名初中校長一語破的,由于升學制度的存在,分數決定一切,升學成績掛鉤職稱評定和績效工資,升學成績決定了教師的地位和收入。在強大的升學壓力下,教師尤其是重點學校的老師面臨了沉重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而且,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面臨來自學生家長、社會輿論的壓力。
今年4月份,河北館陶縣一名高三年輕教師自殺,他留下遺書稱,活著太累,每天無休止的上班讓人窒息?!爱敃r我們開會說到這個新聞時,一些教師慟哭不能自已,感同身受吧!”該校長說,社會應該關注教師的工作狀況,避免教師悲劇的再次發生,必須真正開啟教師減負、減壓之路。他認為,國家改革升學制度的步伐應該再邁大些,真正改變分數決定一切的制度;改革教師職稱評定制度,建立合理的教師評價體系,廢除以升學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
作為心理專家,尹鄧安則表示,教師職業是一個壓力來源較多、壓力強度較大的職業。教師壓力過大已經成為一種典型的生存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自我解壓就顯得尤為重要,“不會自我調控的老師容易陷入壓力的泥潭里,痛苦不堪。教師應該學些基本的心理調控方法,努力化壓力為動力,找尋職業的幸福感。”尹鄧安說,為教師心理減壓,學校、教育行政部門都應該擔起責任來,豐富教師的課余生活,時常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被成就感圍繞。
本版制圖:羅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