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一位素質差的老師可能帶壞一幫學生,而一位素質差的校長會帶壞一校的學生啊!一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取決于一校之長的管理素質和管理能力。校長做為育人專業的指揮員,應該是有思想深度的學校管理者。校長的工作對象不同于一般的社會人,而是教書育人的教師和尚未精工雕刻加工的青少年。校長要帶領教師將學生教育成才,就必須有為“長”的專長,施“長”之方略,方能做得校長。
作為一名合格的校長,應具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高尚的行為道德素質、豐富的文化知識素質、科學的組織管理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強健的體魄,才能帶領一支好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所好的學校。
關鍵詞:政治思想素質;行為道德素質;文化知識素質;組織管理素質:生理心理素質
正文
一
蘇霍姆林斯基講“校長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這就是說校長對學校的辦學方向,對學生的發展目標,對校風、教風、學風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校長必須具備堅定的政治信念
校長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帶頭者,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領航者。校長應該具有扎實的的理論水平和較高的政策水平,堅持全面發展的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全面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上絕無主觀隨意性和搖擺不定性。校長要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如同陶行知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心為公,廉潔自律,講真理,明是非,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具有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高尚的楷模,帶領全校師生沿著正確道路前進。
(二)校長必須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
端正辦學思想是辦好學校的前提和基礎。正確、鮮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現代化學校的精神內核,是引導學校個性化發展的旗幟。如果一所學校失去了這面旗幟,學校只會急功近利地去應付日常的事務,不可能培養出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只有端正了辦學思想,才能規范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校長還要注意引導全校師生端正教育思想,使大家自覺貫徹教育方針,做到德、智、體一起抓;面向全體學生,好、中、差一起抓;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知識、智力、能力一起抓;全面完成學校任務,升學、就業一起抓,盡最大努力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四有”新人。
(三)校長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現代教育的學習觀、人才觀、成才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立足于人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受教育者的創新潛能。校長應當熟悉創新的理論和方法,以創新為專長。他不以教師和學生的健康透支為代價,用大運動量訓練的方法換取考試的高分,卻總能在世俗的、傳統的舊軌道中辟出蹊徑,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分析和應用能力。
校長要開創學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須擺脫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和傳統教育思想束縛,大膽地對學校各項工作進行改革。發展是現代學校的根本特點,創新則是現代校長的典型特征。一往直前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校長領導學校求生存、謀發展的必備精神品質,校長應當具有堅定的自信心,創造性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能力。校長要帶動教師創新,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校充滿生機和活力。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提出學校新的奮斗目標,才能鼓舞全校師生勤奮向上,開拓進取,使學校保持欣欣向榮的活力;只有不斷創新,經常提出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才能沖破因循守舊觀念和陋俗習慣思維方式,使學校辦出特色。
(四)要有一生為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
校長領導學校工作,要少講空話,多辦實事,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對待師生、家長的需要和利益。校長要有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有勇攀高峰絕無滿足的開拓進取精神;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做到對反對自己的人要熱情,對犯過錯的人要關心,對過頭的批評要諒解,對不切實的責難要容忍。要對事業無比熱愛,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關懷倍至,在校園中營造和諧、寬松、團結的氛圍,真正做到敬業、樂業,全心全意地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
二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吾日三省吾身。”做校長要謙虛,決不能夜郎自大,官架十足,盛氣凌人,要有古人“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的風范,這樣,一個校長才能有親合力、凝聚力和號召力。
(一)大公無私,以身作則
校長不以教謀私、不沾學校任何便宜,也不允許別人損公利己,如此身體力行,就可使教師產生敬重的信賴感,從而樂意效法。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求教師、學生做到的,首先校長自己要做到;要求教師、學生不做的,校長自己首先不做。
(二)謙讓容人,和諧環境
作為校長,聽不得不同意見,“老虎屁股摸不得”,必然導致獨斷專行,群眾對你“敬而遠之”、“畏而遠之”,甚至“鄙而遠之”。部下萬馬齊喑,鴉雀無聲時,也就是領導者失誤之時,決不能妒賢忌能,求賢愛才是領導者應具備的基本品質。
作為校長,應多承擔責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敢于認錯,多做自我批評,不文過飾非。這是領導者的起碼品德,否則一定會使學校人人謹小慎微。如果下屬老擔心穿小鞋,那怎么能把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呢?久之,“恐懼癥”就會在學校蔓延,校長必然失去領導的權威,失去和諧的環境。
(三)虛心納諫,頑強自制
校長要虛心學習,善于聽取意見,用人之長,容人之短。要控制自己的感情,用理智戰勝魯莽。那種聽風是雨、一觸即發的不冷靜思考的處事作法,只能把事情越辦越糟。聽到刺耳的、挑釁的話,就火冒三丈,大發雷霆,會使自己陷于困境。戴高樂說:“沒有什么比沉默更能增加權威了。”這教誨我們遇事要頑強自制,冷靜沉著,才能把事情辦好,才能把學校治理好。
(四)服務學生,服務教師
如果學校沒有很強的服務意識,那么學校今后的生存就會遇到很大的挑戰。作為校長來說,在服務中還必須明確為教師服務,而不是讓教師為自己服務。同時,校長應該有為學校長期發展服務的意識。因為任何校長,你任期再長,你干的再長,你也是學校發展中的滄海一粟。理想的校長應該把學校的發展視同自己的眼睛一樣。
三
學校是個學習的環境,良好的人文環境、校園文化環境不僅會對學生終身的發展產生長遠作用,甚至對教師的發展也會發生巨大的影響。
人類生活最高貴、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其學習的能力。要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都要求校長具備極高的人文素質,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的管理知識,一定程度的教學能力。要讓學生學,必須教師學,要讓教師學,領導帶頭學,教學對象在變化,教學內容在更新,教學手段在發展,教學方法在改革,校長必須與時俱進,才能跟上形勢,把握潮流,才能帶領自己的團隊發展。要想在教學思想及其它方面領先,校長必須首先是個學習者。
校長要領導好教育教學工作,首先自己必須是一個知識廣博而又有專長的人才,在教師中起骨干作用,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具有扎實的課堂教學技能,同時應熟悉各方面的教學工作,深入課堂教學第一線,熟練掌握教學的第一手材料,堅持和師生共同研究教育教學問題。如不加倍努力,掌握新信息、新理論、新知識,思想就會僵化,固步自封,就難以深化教育改革,就難以把學校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校長還應是教育科研的行家里手,應具備良好的科研意識、科研能力和對學校科研的管理水平并能把自已的科研意識滲透到全體教師隊伍中去,使學校形成以研促教的良好氛圍。好教師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長期培養出來的。校長不僅能夠正確處理校園內的各種情況,而且應該具備培養優秀教師的能力。
作為一個校長,要在學校領導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就必須努力具備多種能力。
(一)科學決策,與時俱進
校長工作的對象是教師,是知識分子,不能靠手中的權利和由權力而衍生的壓力。靠理可以聚人,把教師團結在校長的周圍,靠“力”可以“拒”人,使教師遠離校長,使校長成為孤家寡人。在工作上,不能一人說了算,要民主,群策群力,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要多聽取群眾意見,博采眾長。要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單憑個人的智慧和才能對重大問題作出科學決策是很難的。
科學的決策能力是校長素質結構中的關鍵能力。作為校長,指導思想要正確,工作要深入,態度要堅定,決策要科學。要善于綜合分析,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把握主流,分清主次,在做出決策時要根據客觀實際,果斷地科學決策。作為校長,要想把好學校這艘船的舵,就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縝密的分析能力,能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育發展現狀對學校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的態勢作出科學的預測,加強學校的目標管理。同時把學校看成一個整體,明了和掌握學校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清晰認識學校與教育界、社會以及整個地區的各種經濟、政治、文化力量之間的關系,并能充分注意到當下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各個可能性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
校長要能夠制定學校的長遠規劃和實現當前目標的學期工作計劃,并要求校長和其它行政領導相應制定出各主管部門的工作計劃,圍繞規劃和計劃,還要制定相應的有效措施。校長要有宏觀指導能力,要當好指揮員,決策前謹慎,決策后大膽,目標要明確,要有前瞻性,工作思路要清晰,部署要及時。要講原則、講效率、講方法。要把操作性放在重要的地位來考慮,不能人云亦云。
(二)思想領先,知人善任
校長在學校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全面,多講奉獻精神,多講典型,多表揚好人好事,樹正氣、壓邪氣,與同志要多交心,多談心,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動人,表揚批評都要與人為善,從培養造成優秀教師的角度去教育人、理解人,思想工作就有人情味。校長要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要把大家緊緊地扭在一起,形成一個和諧的集體。對下層,任務要明確,要求要具體,指導要及時,檢查要嚴格,評價要公正。校長對其學校的每一個教師的長處、短處、工作能力、個性特長、人際關系等都要了如指掌。這樣,該誰做什么工作,安排在哪個崗位最合適,就能很好地把握,揚其所長,幫其所短,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使絕大多數教師能夠在各自合理的崗位上,盡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實現其人生價值。
(三)協調溝通,善于交際
學校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它依附于社會的大環境。校長要引導大家團結一心、目標一致、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使全校凝聚成一種合力,這樣才能把學校辦好。
教育優先發展,要靠社會支援,社會支援靠校長去爭取,校長坐在辦公室里等別人來支援是不行的,要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廣泛宣傳,八方求援,要用極大的辦學熱情、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去感化各級領導。校長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講家、外交家,不失時機、多種方式、靈活巧妙地爭取領導、群眾及各行各業對學校的了解、理解、支持和支援。因此,與社會各方面的交往能力,就成為校長能力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第一,學會和政府溝通。政府的支持,是任何一所學校都不能缺少的。
第二,注意與企業的溝通。跟企業家、公司老板成為朋友,他會源源不斷地給你支持,這樣的溝通相當重要。
第三,學校之間的溝通。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就需要學校與學校之間共同合作。
第四,要與家長溝通。
總之,校長要樹立上靠領導,下靠廣大師生,外靠朋友的辦學觀念,在校內和教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外部要主動爭得領導部門、企業和社會及時了解和支持,通過廣泛的工作,使學校得到充分的承認,成為人民心目中自己的學校。
(四)系統管理,科學管理
校長應結合學校實際,立足當前,著眼將來,以達到最佳實現教育培養目標。校長應科學地組建管理系統,建立懂政治、會決策、善管理的行政領導班子,逐步形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顯其能、相互支持,團結一致的領導集體。組建師資隊伍,建成一支思想進步、學科配套、學有專長、教有特色的師資隊伍。建立健全,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獎懲條例,制度的擬定要考慮必要性、合理性、科學性和教師勞動的特點,制度的貫徹應體現嚴肅性、強制性和自覺性,使教師言行規范、表里如一。
校長要注意激勵教師,適時采用表揚和提高工資、獎金、福利等手段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校長還要從學校實際出發,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以獨具特點的正確理念,凝聚人心,教育師生,激勵斗志。
作為一個學校,它的最高目標應該是教育所有的人,將自己的信念變成現實,應該鼓勵所有的人共同參與管理和領導工作,并從中受益。
良好的心理品質,是校長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素質,它不僅是校長不斷前進的內驅力,也是實現和從事學校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古人說:“知人為聰,知已為明”。一個明智的校長必須正確地認識自己,并努力進行自我修養,更新個性素質的內容,形成健全的校長個性。
管理一所學校,作為校長,應該激情,有創造沖動,有不斷挑戰自我的成就動機。沒有大的志向不可能做出大事業來。只要你有夢想,你就有可能把夢想變成現實。如果你連夢想都沒有,你就不可能圓你的夢。有夢想,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信心。你要自信,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把學校建設得非常輝煌。
校長的情緒色彩對師生影響極大,大事臨頭,校長如果表現出驚慌失措,則師生更是舉棋不定,惶惶不安;如果校長暴烈急躁,則師生更是雪上加霜。反之,如果校長沉著、穩定、從容不迫,師生就有自信感、安全感,從而能自覺與校長保持著一種整體意識,同舟共濟,奮力拼搏。
校長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擔負紛繁復雜的學校領導工作,才能挑起艱辛的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校長既要成為實干家,又要成為藝術家,既是改革者,又是教育者。
參考文獻
1.專著
[1]. [美]Pam Robbins,Harvey Alvy:《新校長成功策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9
[2]. [美]Terrence E.Deal,Kent D.Peterson: 《校長在塑造學校文化中的角色》.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10
[3]. [美]Roland S.Barth: 《如何提升學校的內力》.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10
[4].管斌全 徐建華 朱向軍: 《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6
[5]. 陳桂生: 《學校管理實話》.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9
2.論文集
[1].沈玉順主編: 《走向優質教育: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精品講座》.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2
本文發表于《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