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生草栽培是指在果園樹體行間或者樹下種植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豆科、禾本科草本植物,或者進行自然生草,屬于土壤的一種管理模式。
不少果農朋友聽說生草栽培有著保持園區水土、改善微生態環境等作用,便著手嘗試,但未得要領,有的弄了個“草盛豆苗稀”,有的則是管理成本加重,直呼種草還不如蓋膜劃算。
為此,筆者整理了一份柑橘生草栽培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生草栽培的優勢與不足
優勢篇
對果園環境的積極影響:改善橘園小氣候環境;減少主要病蟲害的發生;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改善土壤pH值;提高土壤養分含量與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
對樹體的積極影響:增強果樹的根系活力;提升樹勢,特別是促進秋梢生長;提高果實品質與產量。
不足篇
①存在一定的肥水競爭,對幼樹生長及樹冠的形成有影響。所以對于幼齡果園建議只在行間生草,成齡果園可在行間和株間生草
②部分病蟲發生情況會有所上升,如銹蜘蛛、脂點黃斑病、青苔、根腐病等會較生草前嚴重,要視情況調整防控對象及方法。
果園生草的兩種方式
①人工種草
通過播種適合當地土壤氣候的草種,在果園土壤表面形成一個蔭蔽的空間,同時在與雜草的競爭中占據優勢,致使雜草無法正常生長以達到控草的效果。
優點:針對性強、人為能夠控制,基本不用人工除草
草種要求:多年生,淺根系;植株低矮,覆蓋效果好;耐陰,耐踐踏,管理簡單;與果樹無共同病害,不是果樹害蟲和病菌的寄生或宿生場地;具有一定的產草量。
常見草種:白三葉草、黑麥草、紫花苜蓿、箭舌豌豆、百喜草、鼠茅草、蔓花生等,比較推薦后者,適合南方特別是兩廣地區的氣候環境。
②自然生草
選留良性草,除去惡性雜草,結合除草。
優點:植物群落豐富、適應性強、穩定性好
留草要求:選留一年生的、根系分布淺、須根多、無宿根、矮生性且與柑橘無共生性病蟲害的,對于主根發達、高稈的惡性雜草,應予以鏟除。
果園生草的方法
①人工種草
生草播種:春播可于3月下旬至4月播種,秋播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播種。播種前將果樹行間深翻20~25cm,整平,灌水,待墑情適宜時采用溝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種。
幼苗期管理:出苗后,根據墑情灌水,在出苗不整齊時,及時補苗,之后可隨水施些氮肥,以減小與樹體間的養分競爭。注意及時去除雜草,特別是那些容易長高大的惡性雜草。
刈割:果園生草幾個月后,對于植株高達30cm以上的需刈割,割下的草覆蓋樹盤,秋季長起來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蓋。
②自然生草
分類除留:對于主根發達指深度超過20cm,高稈是指莖干高于50cm的惡性雜草予以鏟除,還要注意去掉寄生性植物或有共生性病害的雜草。
樹盤控草:樹冠滴水線以內,除去雜草或覆蓋處理,以減少雜草與果樹的水分競爭。
適時刈割:在草旺盛生長季節割草,控制草高度在10cm以內,高溫干旱到來之前,通過壓草來覆蓋樹盤,待到果實成熟期對留草淺鏟或割除,則有利于促進果實品質的改善。
淺根除草:果實采收后,結合冬肥施用,對園內死亡干枯雜草進行淺耕,樹盤處可將覆蓋的干枯雜草翻入土內,以增加土壤有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