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教學論文 山東淄博市教研室 王玉強
1、中文核心期刊是一個誘惑
我看了一下全國各省評選正高級教師的條件,有一條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須在全國中文核心刊物上發表至少一篇文章以上。這是必需的,否則一票否決。從這次山東評選正高來看也是如此。如果推薦到省里,也會馬上被刷下。這次山東省各地市推薦正高級名額是350名,推薦到省里以后,省里不是馬上評選,而是再進行條件的甄別。真正符合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或有專著)這個條件的只有176名,這176名教師才最后正式推薦評選。最終共評正高148名。也說明這個道理。
作為語文的核心刊物,官方2012年第六版公布的只有三本--《中學語文教學》(首都師大主辦)《語文建設》(國家語委主辦)和《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陜西師大主辦)。部分年度評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曾經還有《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月刊》等。
在這些刊物上我都發表了很多文章,都是以一個普通作者投稿的,沒有任何關系。記得剛當教師時,《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最容易投稿,而《語文學習》很難發表。于是我就專攻《語文學習》,在這個刊物舉辦“全國中學生微型作文比賽”時,我的學生張澤軍的微型作文《工地暮色》獲得了全國一等獎第一名,我也因為品評獲獎的19篇微型作文,寫作了《碧天里的星星》,終于在《語文學習》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近幾年,反而在《語文學習》上發表的文章多了,而在其他刊物發的少了。當然,《語文建設》《語文月刊》也有發表。
我的觀點是,要發表文章就要問鼎中學語文刊物的最高點,向最有影響的全國刊物看齊。
2、要細細地研究刊物
作為一位教師,要想發展自己,或為了順利評選正高,必需在上述刊物上發表論文。如何發表呢?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自己訂這幾本刊物中的一兩本刊物,然后自己閱讀刊物。就是要研究刊物,我的經驗是至少你要研究這本刊物一年的時間,知道刊物需要什么文章,喜歡發表什么文章,文章的長度是多少。進而研究自己的教學,自己的教學與刊物發表的文章,有哪一些是自己可以或者說是能夠寫的,就是達到“我也能寫”的心理沖動。
就是研究刊物,從中找到自己教學喜歡或擅長的方面與刊物發表文章的切合點。只有找到這個切合點,找到這個突破口,那就好辦了,你就按照人家的語言風格,論文的語言,去完成自己的論文。
3、靜悄悄地寫作
寫論文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選取相對安靜的環境,自己一個人,靜靜的寫作,不要別人打擾。我的寫作感受是,必須在夜晚或者星期天、節假日,自己在書房里寫作才行。人聲嘈雜,在辦公室里是永遠寫不成的。 論文的語言,也是有講究的。就是不要描述的語言,要借鑒人家的語言風格,表述方式,闡明事例,申明主張。
寫論文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事,必須樹立自己研究的目的,有恒心。如果僅僅是為了評職稱,我想你也很難發表的。為什么?因為你不春天播種,是不會秋天收獲的。你為了評職稱,你只是一時興起,也不會認真研究刊物,也不會把寫作作為自己研究的目的,你就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你能發表嗎?當然,有時候,可能出于評職稱的需要,而自己也深深癡迷研究刊物、撰寫論文了,那么你盡管出于個人的功利,但最后卻達到了以研究語文為目的了,那到另當別論了。
4、圍繞一個主題的行動
論文的寫作是有規律的。我的經驗是文章必須有一個中心與主題。
一篇文章一定要圍繞一個中心寫作,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解釋。例如,我曾在《中學語文教學》發表過十幾篇文章,就是圍繞一個中心或主題寫作的。這些論文的題目是《文章來自細致的觀察——從一篇科學小品的寫作說起》《辯證性——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個重要特點》《看<背景>,說<背影>》《豐富、全面、新穎——十六年全國高考作文評述》《說說我們的課外小報》《學點議論句式》等等。
5、題目是思想的臉龐
文章的題目很關鍵,它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你的思想的臉龐。
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定不同的文章題目。例如,我寫了幾組讀書的片段,發給上海的《語文學習》,這本刊物是講究詩意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充滿詩意的,靈動的,新穎的。這本刊物是很難發表文章的。我給這組讀書的片段選取了一個名字《窗前誰種思想樹》。這是來自李清照的詩句,我給她改動了,由“窗前誰種芭蕉樹”改為“窗前誰種思想樹”,一詞之改,大有深意,也把書里的大家思想給突出出來了。
編輯部來信說,你的這組讀書的文章是很新穎的,我們從來也沒有發表過這樣的文章,我申請一下看看。結果給全文發表了。
6、要有新穎的獨見
論文要有創新的新穎的東西,才會容易發表。
創新的東西有三點:一是新的發現。就是自己對教材、對習見的觀點、對注釋、對文章的主題等等,有新的發現,新的主張,可以寫寫。但這些理論一定要有證據;二是綜合評述。就是把很多觀點,進行梳理,總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是對每年的高考作文進行獨到的分析,也是自己的研究方面。三是自己的做法。這也是與別人不同的方面,就是自己的做法。我曾經在教學一線時讓學生辦手抄報,每天兩期,一干三年。我曾經撰文《談談我們的課外小報》,分文摘報、文選報、小草在歌唱三個階段寫作,就是自己的實踐總結。
7、最佳字數是兩千字
論文的發表也有相對的字數限制,一般的論文最好在2000字內。你寫的時間長了,有經驗了,也可以根據刊物的不同有所調整。
因為辦刊物的人手很少,就是三四個人。他們根本不會對你的稿件進行修改的,也不會簡單的刪節。所以你要保證一遍成功,一字不改的。那么,你要對投出的稿件反復修改才好,更不能出現錯別字。那也是致命的。有可能因為錯別字就被淘汰了。
還有一個原因,一本刊物的一頁,一般就會發表1500多字。你可以寫在1500字左右,這樣也容易發表的。
8、連續投稿增加命中指數
這是我的一個經驗。就是連續對一個刊物連續投稿,至少三次。當然必須是不同的文章了。
為何?因為一本刊物,你反復投稿,一月一篇,連續寄發。他們就會覺得你是十分真誠的,是很用功的,也是很堅持的。估計你的第四篇文章就可能被發表了。
我曾經做過此事,也收獲了。那是投稿《中學語文教學》。剛工作的第一年,我們高青一中的孟慶忠老師是語文組長,他曾經在《語文教學通訊》上發表過分析古文的文章,很有見底。他也鼓勵我們年青教師積極寫論文。于是,我剛剛20歲,師專畢業,年輕氣盛,血氣方剛,不甘示落,于是就連續給北京的《中學語文教學》投稿。那時確實年輕,又有時間,就是熬夜,周末不回家,在辦公室寫作。我曾經達到一周寫一篇論文,連續投給編輯部。那時沒有網絡,就是書寫啊。周一寫完寄發,等周末回復,如果沒有回復,就可能錄用了。但是我大都收到的是“大作收悉,不適發表,請投它刊”的文字。當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我給《中學語文教學》反復投稿三四次之后,果然開始發表了,我高興啊。
我曾經問主編孫移山,為何三次投稿后就開始發表了呢?他說:主要是你的文章符合發表的要求了。第一篇你的文章肯定幼稚,之后你再寫就有進步了,你再學習別人的文章,研究刊物的經驗,你再寫,再改,等你寫完第三篇時,你的文章就達到發表的水平了。這才是根本原因啊。
9、寫作應該是你的常態
你不要渴望一蹴而就,也不要淺嘗輒止,你確實要把研究作為事業來對待,你的教學才會長久,你的教學藝術才會常青。
寫論文只是你的教學教研的一個小小的浪花,你只要把教研作為自己教學生涯的終極目標,那寫論文就會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你的教學只是糊口,只是隨波逐流,只是人云亦云,只是光盯著分數,只是按部就班,只是滿足現實,你就沒有前途,你的教學生命就沒有閃光的時候。只有把教學作為事業,作為研究的起點,作為工作的樂趣,作為享受,作為一生的依托與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個探索者,研究者,創造者,時時提醒自己——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今天的教學不是昨天的教學,今天的創新在哪里?我向優秀者學習了多少?我今天探索了嗎?我今天的收獲是什么?我今天有什么文字寫就了?我這一個月是不是要寫點什么東西?我這一個學期發表了什么?與全國的教師分享了什么?等等。那么,你的語文教學教研的春天就會到來了。
我企盼著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研成果開花,我喜歡聽開花的聲音,那是靜謐的、十分美妙的聲音。
2013。11。29